麝,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包括原麝林麝黑麝马麝喜马拉雅麝五种。又称为麝獐、香獐,在有角下目是现存最原始的科,种类少,麝的前肢短,后肢长,蹄小耳大,雌雄都无角,雄性有发达獠牙。体呈棕色,背部较深;有的呈灰褐色,有的略琏不甚明显的土黄色条纹和斑点。雄麝脐香腺襄中的分泌物干燥后形成的香料即为麝香,是一种所谓名贵的药材与香料,因此麝招来杀身之祸,中国总群数量从上世纪60年代的300万只下降到目前的几万只。是中国人的异癖。
麂,俗称麂子。哺乳纲,偶蹄目,鹿科,比麝略大。成体体重16-25千克,体长75-115厘米。腿细而有力,善于跳跃,通称“麂子”。“獐无香,有香者麝也,俗称土麝,呼为香獐”。雌雄均无角,雄性獠牙发达,尾短被短毛、四肢较宽。冬毛粗而厚密,枯草黄色;夏毛细而较短,光润而微带红棕色;腹毛略呈淡黄色;全身无斑纹。初生仔鹿暗褐色,有浅棕色斑点,随胎毛更换而逐渐消失。
麂是小型鹿科动物之一种,被认为是最原始的鹿科动物,产于亚洲东部及东南部,1870年代被引入英国。中国有三种,分别是黑麂,赤麂和小麂,其中以黑麂数量最少,是中国一级保护动物,其它赤麂和小麂为三有保护动物。麂在中国长期遭受猎杀。
獐,中国二级保护动物。四肢细小发达,肩高略低于臀高。无额腺,眶下腺小。耳相对较大,蹄子较宽。尾巴特别短,几乎被臀部的毛所遮盖,所以常被误认为是一种
麂,俗称麂子。哺乳纲,偶蹄目,鹿科,比麝略大。成体体重16-25千克,体长75-115厘米。腿细而有力,善于跳跃,通称“麂子”。
獐,中国二级保护动物。四肢细小发达,肩高略低于臀高。无额腺,眶下腺小。耳相对较大,蹄子较宽。尾巴特别短,几乎被臀部的毛所遮盖,所以常被误认为是一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