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77)祁连余脉的佛影:天梯山石窟

2025-04-22 11:09阅读:3
《华夏深处》(第三十七天) 5月24日
在进入武威市之前,先去了天梯山石窟。天梯山石窟只开放13窟,也称大佛窟,属唐代的造像。都说天梯山石窟是云冈石窟龙门石窟的源头,是石窟的鼻祖,而云冈石窟我是清楚的,著名的昙曜五窟开凿于公元460-465年,时间上远比唐代(618年-907年)要早,这正是我所疑惑的。
(77)祁连余脉的佛影:天梯山石窟

(77)祁连余脉的佛影:天梯山石窟

百度上说天梯山石窟创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397—439),由北凉沮渠蒙逊于公元412年至439年开凿。敦煌莫高窟虽始创于前凉升平十年(366),但在北魏时期莫高窟并不出名,没有对云冈和龙门石窟产生直接影响,而凉州僧人及凉州石窟却是声名显著,因而在学术界有着“石窟鼻祖”的称誉。这其中一个重要因素,我想就是昙曜这个人,他是天梯山石窟开凿的主持人。北凉被北魏灭掉后,昙曜去了大同,成了云冈石窟“昙曜五窟”的开创人,源流关系即在凉州僧人身上。
(77)祁连余脉的佛影:天梯山石窟
(77)祁连余脉的佛影:天梯山石窟
(77)祁连余脉的佛影:天梯山石窟
平视和略带俯视的角度看大佛,缘因站在坝上。
(77)祁连余脉的佛影:天梯山石窟
1958年“大跃进”时期,为兴建黄羊河水库,天梯山石窟遭到了灭顶之灾,因为它正处在水库的淹没区内。一些可以移动的文物被转到甘肃省博物馆,但大佛窟因为体量过大,无法搬迁,只能撒手不管了。随后黄羊河水库的水位逐渐抬升,最高时佛窟内的大佛被水浸至腹部,彩绘及泥塑脱落。
直至1991年,我国北方遭遇60年不遇的严重干旱,黄羊河水库水位明显下降,武威当局趁机在大佛窟外筑起了18米高的钢筋混凝土围堰大坝,形成了我们所见的坝内奇观。
(77)祁连余脉的佛影:天梯山石窟
(77)祁连余脉的佛影:天梯山石窟
走到大佛底部观看,这才是正常视觉。大佛窟残高约28米,进深6米,窟内一佛二菩萨二弟子二天王塑像,窟顶绘有佛本生图。
(77)祁连余脉的佛影:天梯山石窟
(77)祁连余脉的佛影:天梯山石窟
(77)祁连余脉的佛影:天梯山石窟
(77)祁连余脉的佛影:天梯山石窟
事后我看了一些资料,黄羊河水库的水位只影响到大佛窟,其最高水位离最底层的小窟还有5米。当年的搬迁使得小窟(北凉石窟)文物支离破碎,也使文物散置于各处。所以才有建议去天梯山石窟前,要先去甘肃省博物馆和武威博物馆参观相关展览。由此可见,当年的天梯山石窟搬迁无疑是在自毁“石窟鼻祖”的证据。
这无疑是令后世遗憾的。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