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潮州手拉壶介绍

2015-03-18 17:50阅读:
潮州手拉壶介绍
“手拉壶”是潮州枫溪一项代代相传的民间茶具工艺。“手拉壶”采用手工拉胚法(或叫轮制法)成型,是最原始辘轳制陶技法。自宋以来,已拥有一千多年的历史。
潮州手拉壶介绍
(谢华)
一、源于宜兴紫砂工艺,发祥于潮州枫溪,制作方法不外传
潮州的制壶工艺源于江苏宜兴,同时也吸收潮州民间艺术之精华,形成富于艺术特色的自家风格。潮州枫溪是手拉坯朱泥壶的发祥地,而制作手拉壶一直是祖传作坊,有各家的泥料配方及制作手法,传内不传外(也即传男不传女)。
潮州手拉壶介绍

(章燕城)


二、手拉方式,决定其形状只能是圆形的,也决定了一把好壶工艺的随机性和珍贵之处
手拉壶的塑造技艺是采用古老的手拉方法,运用手指按一块放在自动转盘上的泥,将泥料自下向上伸延且内外翻转,其成形过程系成型时手指和手臂对泥料的捏压按挤促使坯体绞转多姿。因为转盘是做圆周运动,所以手拉壶也只能做成圆形的。制作手拉壶,工序繁多,全靠熟练的工艺师凭经验手工完成。先拉壶身后拉壶盖,大小及造型完全由双手控制,壶盖严密合缝。装镶壶把、壶嘴,使手拉壶造型比例协调,富有艺术性。窑温高达1000度以上,连续烧制十多小时,结合工艺师十多年的实践经验,一把好的手拉壶在深厚的手工底蕴下才能制作出来。
潮州手拉壶介绍
(张瑞端)

三、高岭土材料,浇釉发,容量偏小
目前说到朱泥壶一般是宜兴的紫砂壶的一种,实则,潮州的手拉壶才是名副其实的朱泥壶。潮州的红泥因材质细所以用手拉的成型方法,潮州的陶土潮人俗称“红泥”,也属高岭土,但其原土最大之特点是含极高的氧化铁,质地细腻,含砂率较小,可塑性高;干燥收缩率较大,从泥坯成型到烧成收缩约15%,生坯强度较低;因含氧化铁,原土呈黄色,煅烧后呈红色,表面再施上釉水,烧成后则油光可鉴。又由于“潮州人茗饮喜小壶”,加之最早的潮州手拉壶还兼有酒壶的用处,故而一般潮州的壶容量在200-250CC。
潮州手拉壶介绍
(池松荣 荣记)

四、潮州四大手拉壶家族
传承至今,潮州手拉朱泥壶名家辈出。形成了谢氏“俊合”号、章氏“安顺”号、吴氏“源兴”号、张氏“裕德堂”四大手拉壶家族。
以章氏“安顺”世系为例,“安顺”号为章大得创立于清代,作坊设枫溪西塘。“安顺”茶壶,负盛誉,在港、台及东南亚地区颇有影响。章大得传子章贞坤、章贞平(第二代)。章贞坤传子章永添、章永杰(第三代);章贞平传子章永江(第三代)。章永添传子章燕明、章燕城、章燕标(第四代);章永杰传子章赞文、章壮雄(第四代);章永江传子章金财(第四代)。章燕明传子章海元(第五代);章燕城传子章广鑫(第五代)。章氏“安顺”世系,迄今已传五代。
潮州手拉壶介绍
(吴锦全)

五、潮州手拉壶价值在提升,具有收藏意
这些年,宜兴紫砂壶作为江苏地方产业,结合文化代表意义,加之文艺文化市场的推波助澜,紫砂壶被一次次被推上历史高位。2011年,顾景舟先生一壶拍过千万,引领宜兴紫砂行业一路飙飞,世人对紫砂壶的追捧达到空前,现今,随着紫砂原材料被控制和限制,机器制造的介入,各类以次充好,机器代劳,以及盲目逐利的不良世风,让紫砂市场鱼龙混杂。潮州手拉朱泥壶与宜兴紫砂壶相比,制作工艺难度更大,但是同水平段的工艺大师所制的壶,价格却相差十几,甚至几十倍。这几年,随着谢华,张瑞端等大师的手工壶拍卖价格逐渐上涨,潮州紫砂壶未来将迎来更广阔的前景。
潮州手拉壶介绍

(吴旭斌)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