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经典职业规划理论之15-生涯决策平衡单
职业决策工具和方法
“决策平衡单”(decision-making balance sheet)经常被应用于问题解决模式和职业咨询中,用以协助咨询者有系统地分析每一个可能的选项,判断分别执行各选项的利弊得失,然后依据其在利弊得失上的加权计分排定各个选项的优先顺序,以执行最优先或偏好的选项。
主体框架
(1)自我物质方面的得失(utilitarian gains or losses for self)。
(2)他人物质方面的得失(utilitarian gains or losses for significant others)。
(3)自我赞许与否(self-approval or disapproval)。
(4)社会赞许与否(social approval or disapproval)。
实际应用时,由于认为“自我赞许与否”和“社会赞许与否”仍显得笼统,所以台湾生涯辅导专家金树人将最后的两项改为“自我精神方面的得失”与“他人精神方面的得失”,就是从以“自我——他人”,以及“物质——精神”所构成的四个范围内来考虑。
平衡单的设计,是用来协助决策者作出好的重大决定。它可以帮助决策者具体地分析每一个可能的选择方案,考虑各种方案实施后的利弊得失,最后排定优先顺序,择一而行。
步骤
(1)列出可能的职业选项:咨询者首先需在平衡单中列出有待深入评量的潜在职业选项三至五个。
(2)判断各个职业选项的利弊得失:平衡单中提供咨询者思考的重要得失,集中于四个方面,分别是:自我物质方面的得失、他人物质方面的得失、自我赞许(精神方面)的得失、他人赞许(精神方面)的得失。详如下表所示。咨询者可依据重要的得失方面,逐一检视各个职业选项,并以“+5”至“-5”的十一点量表(+5,+4,+3,+2,+1,0,-1,-2,-3,-4,-5),来衡量各个职业选项。
编辑
1.平衡单“决策平衡单”(decision-making balance sheet)经常被应用于问题解决模式和职业咨询中,用以协助咨询者有系统地分析每一个可能的选项,判断分别执行各选项的利弊得失,然后依据其在利弊得失上的加权计分排定各个选项的优先顺序,以执行最优先或偏好的选项。
主体框架
(1)自我物质方面的得失(utilitarian gains or losses for self)。
(2)他人物质方面的得失(utilitarian gains or losses for significant others)。
(3)自我赞许与否(self-approval or disapproval)。
(4)社会赞许与否(social approval or disapproval)。
实际应用时,由于认为“自我赞许与否”和“社会赞许与否”仍显得笼统,所以台湾生涯辅导专家金树人将最后的两项改为“自我精神方面的得失”与“他人精神方面的得失”,就是从以“自我——他人”,以及“物质——精神”所构成的四个范围内来考虑。
平衡单的设计,是用来协助决策者作出好的重大决定。它可以帮助决策者具体地分析每一个可能的选择方案,考虑各种方案实施后的利弊得失,最后排定优先顺序,择一而行。
步骤
(1)列出可能的职业选项:咨询者首先需在平衡单中列出有待深入评量的潜在职业选项三至五个。
(2)判断各个职业选项的利弊得失:平衡单中提供咨询者思考的重要得失,集中于四个方面,分别是:自我物质方面的得失、他人物质方面的得失、自我赞许(精神方面)的得失、他人赞许(精神方面)的得失。详如下表所示。咨询者可依据重要的得失方面,逐一检视各个职业选项,并以“+5”至“-5”的十一点量表(+5,+4,+3,+2,+1,0,-1,-2,-3,-4,-5),来衡量各个职业选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