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诵读《笠翁对韵》之缘由
2015-09-14 15:49阅读:2,024
上周《为什么不爱看书?三招让孩子爱上书》的小文,在结尾处陈老师说如果作业多,没时间阅读,那么推荐诵读《笠翁对韵》,有家长问这是为什么呢?
在回答为什么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古人是怎么说读书这事的。
古人把读书分三个阶段,第一个十年,5岁到15岁,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幼儿园大班到初三,叫“诵读”,你把它背下来,背下来就过关。不需要你理解,也不要求你理解。我们今天的教育中很大程度都希望你读过的文章一定要理解它,但是理解起来太难,语文课上动不动就是总结段意、概括全文的中心思想,这其实对中小学生来说是有难度的,而且很多时候是断章取义的。第二个十年,15岁到25岁。这个时期读书非常重要,相当于我们今天的高中到硕士毕业,叫“学贯”。你要学会贯通,你学理科的你要读读文科的书,你要知道文理之间是有关联的,你要知道你自己所有的学科中有价值的东西怎么去链接,怎么能够在你未来的生活中去应用。最后一个十年,25岁到35岁
,叫“涉猎”。一定要读不是你专业的书,什么书都要去读一些,都要去涉猎一些。
X
那好,现在回到我们所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说的《笠翁对韵》,这是古人要求我们在第一个阶段要诵读的书籍。它是从前人们学习写作近体诗、词,用来熟悉对仗、用韵、组织词语的启蒙读物。作者李渔,号笠翁,因此叫《笠翁对韵》。全书分卷一和卷二。以平水韵的三十个韵部为目,把常见的韵字都组织进了韵语,这些韵语又都是富有文采符合格律的对子,包罗天文、地理、花木、鸟兽、人物、器物等的虚实应对。从单字对到双字对,三字对、五字对、七字对到十一字对,声韵协调,琅琅上口,从中得到语音、词汇、修辞的训练。从单字到多字的层层属对,读起来,如唱歌般。较之其他全用三言、四言句式更见韵味。
熟读《笠翁对韵》,可以帮助孩子增强写作能力,全面提高语文水平。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本书诗句所使用的词汇十分丰富,同时还含有许多典故,可以大大充实孩子的词汇积累。
第二,本书可以让孩子学到一些汉语的声律知识,如果把它们应用到作文中,文章就会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读起来有一种音乐美。
第三,本书诗句运用了许多绝妙的对仗,里面含有明喻、暗喻、拟人、夸张等多种新鲜有趣的语言表达法,这在一般少儿读物里是很难见到的。假如孩子们能掌握这些语言表达技巧,写出来的文章也会妙语迭出,面貌一新。
第四,也是最为重要的,由于“对对子”实际上已近乎一种语言游戏,本书的趣味性和实践性都很强。它教给孩子的,不是死的知识,不是可以生搬硬套的条条框框,而是一种灵活的语言修辞技巧,一种随机应变的语言应对能力。倘若孩子们通过本书对“对对子”发生了兴趣,他们的思维将被锻炼得异常敏捷,对语言文字的感悟力也会加倍提高。
从2016年起,北京市高考英语科目分值由150分减为100分,语文科目分值由150分增加至180分。中考英语科目分值由120分减少为100分,语文科目分值由120分增加至150分。相信接下来各省市的中高考也会做出相应的改革,那么孩子从现在开始积累深厚的母语素养和传统的文化积淀就变得十分必要了。
最后,让我们借用王国维《人间词话》共勉: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