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早晨热饭团,深夜关东煮,便利店对你来说,只有这些吗?

2019-05-20 19:13阅读:
早晨热饭团,深夜关东煮,便利店对你来说,只有这些吗?
大城市里有多少人,便利店里就有多少故事。
北漂的张志明,吃着余春娇带来的便利店肉酱意粉,觉得它“有点咸,肉也不多”,但喜欢就是喜欢。
早晨热饭团,深夜关东煮,便利店对你来说,只有这些吗?
失恋的金城武趴在便利店里,一边研究凤梨罐的头保质期,一边等待跟自己约定的过期时间……
早晨热饭团,深夜关东煮,便利店对你来说,只有这些吗?
CBD里的全家,凌晨两点半,踩着高跟鞋进来的白领,在咕嘟咕嘟冒着热气的关东煮前,白天的气场终于消散,脸上神情舒缓。
住宅区的美宜佳,周末来买东西的女生,穿着宽大睡衣,在冰柜前慢悠悠挑一份单人便当,或急匆匆要走一份卫生棉。
酒店旁的711,有一座城市接一座城市飞的商务男,有时醒来会想不起在哪个地方,但总会进来找熟悉的吞拿鱼饭团。
早晨热饭团,深夜关东煮,便利店对你来说,只有这些吗?

无论在电影里还是现实中,这些进进出出的人,带着不同的情绪到来,从这里获取暗夜中的一份心安,陌生地方的熟悉感,或是忙碌和压力下的片刻放空……
不知道从何时起,便利店成了城市人歌颂的对象:城市灯塔、精神地标。没有在深夜可以随时找到的便利店,都不敢说自己是大城市了。
那么,大城市里的人,为什么离不开便利店?
早晨热饭团,深夜关东煮,便利店对你来说,只有这些吗?
早晨热饭团,深夜关东煮,便利店对你来说,只有这些吗?
在上海,据说常去便利店的人,有明显的共同特征:
独身、年轻、受过良好教育,新上海人;
喜欢用好东西;
租在市中心一间 90 年代的老式公房里,家里没人做饭。
曾经《康熙来了》有一期讲单身熟女。“麻辣教授”曲家瑞说,“虽然一个人很孤独,但看见还有人24小时微笑着等待自己,就觉得如果没有便利店,真是不敢单身那么久!”
听起来,爱来便利店的,都是孤独的人。
大陆便利店最密集的城市,是上海。
在这里,大约每3000人拥有一家便利店。也就是说,每一家便利店,要负责安置好3000个孤独的灵魂。
同时,上海的独居人数全国领先。据说每4户上海人,就有1个是“孤寡青年”,他们让上海活成了全国最孤独的城市。
早晨热饭团,深夜关东煮,便利店对你来说,只有这些吗?
星火日夜商店,是上海第一家24小时便利商店。
城市越大,夜猫子越多,人们对24小时的东西有种偏执。比如便利店,比如书店。
在深夜里,我醒着,你开着,仿佛撞见了同类,一拍即合。确认过眼神,都是不睡觉(或没觉睡)的人。
与其说便利店是城市灯塔,不如说是招魂灯,这些孤独的灵魂,云集而来。
便利店,已经和书店一样,不仅满足功能,还满足都市人的内心需要——安全感、陪伴感。
当便利店被赋予了精神地标的角色后,便利店,还只是便利店吗?
早晨热饭团,深夜关东煮,便利店对你来说,只有这些吗?
早晨热饭团,深夜关东煮,便利店对你来说,只有这些吗?
虽然便利店系统是日本的“国民生命线”,但世界上拥有第一家便利店的国家,是美国。
上世纪20年代,南加州冰岛公司在售卖冰块的时候开始搭配面包和鸡蛋,一天16小时营业,一周七天。这就是7-11的原型。
早晨热饭团,深夜关东煮,便利店对你来说,只有这些吗?
1927年,全球第一家便利店在美国达拉斯诞生。
再后来,日本引入7-11。80年代,越来越多的日本女性步入社会,人们对24小时便利的需求增强,便利店从此遍地开花。
在中国,第一家连锁便利店是1992年才落户的。那时,7-11再次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店,在深圳开了第一家。
到今天,全中国已经有12万家便利店。我们的消费环境和习惯,也在悄然地改变。
作为被日本发扬光大的产物,便利店一直都在践行“不给别人添麻烦”的执念。
在这里,所有的东西都被安排得明明白白:
就像有鱼蛋的店里必然有番茄酱,番茄酱不在鱼蛋旁边,就在吧台上;
这里的一切商品都明码标价,折扣对象都会被加粗强调,你完全不需要讨价还价,手机一滴,完事走人;
许多人都有自己的便利店菜单,出门在外,吃个紫菜包饭够省钱又省事;
就连进门那句“欢迎观临”,也来自电子感应。
最有都市魔幻感的场景,是一桌人站着围着吧台,但几乎不交谈,如果要拿起中间的番茄酱,一定要仔细观察,避免和别人同时出手……
早晨热饭团,深夜关东煮,便利店对你来说,只有这些吗?
芜湖出现了大陆第一家24小时无人便利店,你不用担心店员给你打招呼了。
便利店带来了“便利”,我们不用“给别人添麻烦”。我们不用开口,不用求人,不用另一半,就能被便利店“照顾”得很好,好到我们似乎不需要太多的“交情”。
父母辈那种“我没事给你添个麻烦,你没事到我家吃个饭”的你来我往,在我们这一代已经愈发少见。
日本《现代周刊》前副主编近藤大介,曾这么评价东京:如今东京的街道,只有安静、干净和“成熟”。
长此以往,在大城市里,中国式的“人情社会”,或许也会变成日本式的“无缘社会”。
早晨热饭团,深夜关东煮,便利店对你来说,只有这些吗?
早晨热饭团,深夜关东煮,便利店对你来说,只有这些吗?
曾经有人说,便利店挤走了我们的童年。
准确的说,便利店挤走的,是藏有热闹童年的小卖部。
早晨热饭团,深夜关东煮,便利店对你来说,只有这些吗?
这些犄角旮旯的“夫妻店”,面积不大,却有惊人的吞纳能力,满满当当塞满了人们的日常所需。
老板也总有超强的记忆力,可以瞬间从某个角落,迅速地摸出你想要的东西。而且,脸盲的人是开不了小卖部的,因为是邻里生意,老板还需要准确地记住这是谁家的孩子,这位大爷爱买什么牌子的酱油。
小卖部门口也常会撑开几张桌子,搬来几张矮凳,给邻居们歇脚下棋,说说家长里短。
早晨热饭团,深夜关东煮,便利店对你来说,只有这些吗?
再简陋的小卖部,都会尽量摆几个小凳子,给邻居们歇脚。
图/老糊哥
记忆里的小卖部,除了满足日常小小的买买买,也是邻里共享信息的社交场,带着乱而亲切的家常气。
这有点像古希腊城市里的广场,又有点像以前村口的那棵大榕树。
早晨热饭团,深夜关东煮,便利店对你来说,只有这些吗?
人们最爱聚在村口的大树下拉家常,这里就像村里的情报站。
然而,大城市里,昏暗的小卖部在灯火通明便利店面前,日渐失了存在的底气。于是,我偶尔会想念那些热闹的小卖部。
这是城市化的“通病”:旧让位于新,杂乱让位于秩序。
但秩序不意味着死板的标准化。同样是24小时精神地标,相比书店,便利店实在太无趣了点。
便利店能不能更有趣?不少便利店,开始满足“买瓶水”之外的需求了。
比如台湾7-11,正在努力成为人们在住家、办公室、咖啡厅与网络之外,最便利的“第五空间”,把咖啡、阅读、糖果、美妆、烘焙与商超并到同一门店。
在这里,你可以来糖果屋哄小朋友,可以和咖啡师聊聊22款咖啡中哪种更适合你,或者和闺蜜来彩妆区,试试新上的色号……来便利店的,不仅仅是单身的你,还可以是呼朋唤友,拖家带口的你。
这是在变成小型的社交场。
早晨热饭团,深夜关东煮,便利店对你来说,只有这些吗?
台湾7-11n的Big 7店,有媲美星爸爸的吧台和就餐区。
还有全国店数排名第三的美宜佳,改造了夫妻店“小卖部”,老板们变身“便利店店主”。这些活在老城社区里的店,从杂乱昏暗变得整洁明亮,但店主还是店主,有的店主甚至会加上小区里几千个人的微信。
这是在延续社区的人情味。
早晨热饭团,深夜关东煮,便利店对你来说,只有这些吗?
还有些便利店在努力融入本地文化。在上海的全家,你可以买到绍兴大排、雪菜肉丝面,在广州的全家,有广式腊味油饭和捞面;而在北京的7-11,你会发现有烤鸭汉堡。
这也在传播本土文化。
早晨热饭团,深夜关东煮,便利店对你来说,只有这些吗?
日本罗森便利店在上海,联手本土网站bilibili开设主题店。
去年,中国的便利店数量增长了19%,还有数百万家小卖铺,深藏在街口巷尾,服务着几十年不变的邻里。
在某种意义上说,他们是最懂这座城市的人。
如果说星巴克聚集了写字楼白领和分分钟几个亿的PPT高手,那遍布社区的便利店,是不是更有市井烟火气,俨然一个个小型的社区广场?
它的未来之于城市,除了功能上的 “便利”,可以是社区人情的枢纽,也可以是初来乍到的游人们,感受本土文化的窗口。
还可以是更多。
这几百万个遍布城市、可以随意进出的空间,里面有几百万最了解本土的当地人,甚至有24小时不熄灭的灯光。
你只能进去买瓶水,是不是太浪费了点?
----------------
你还希望便利店增加什么?
欢迎在下面留言讨论。
本文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早晨热饭团,深夜关东煮,便利店对你来说,只有这些吗?
那一座城合作咨询QQ:3256736117 / 379492528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