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未成年孩子组成的装甲师重创盟军:1944年7月9日二战盟军占领卡昂

2020-07-10 19:58阅读:
未成年孩子组成的装甲师重创盟军:1944年7月9日二战盟军占领卡昂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1944年7月9日:英军和加拿大军队占领法国战略重镇卡昂。期间,盟军遭遇了一群未满18岁的德国精锐部队,青年团装甲师。
这群半大孩子,在卡昂地区血战了2个月,导致盟军被重创。听萨沙说一说吧。
未成年孩子组成的装甲师重创盟军:1944年7月9日二战盟军占领卡昂
卡昂战役是一场长达2个月的攻防战,德军有7个步兵师和8个装甲师参战。
而盟军则有11个步兵师、3个装甲师、8个装甲旅参战,还掌握了绝对的制空权。
此战以德军惨败告终,卡昂也被盟军夺取,但双方伤亡都是5万多人,盟军还损失了550辆坦克。
更重要的是,卡昂战役为德军的持久防御争取了时间。
本来盟军原预计在D日当天,攻占法国诺曼底地区的最大城市卡昂,再利用兵力和火力优势进行闪电突击,深入法国境内,迅速占领巴黎。
结果,盟军却花费了2个月才占领卡昂,闪电战无从谈起。
卡昂战役规模很大,这里就要谈一谈著名的希特勒青年团装甲师,也就是党卫军第12师青年团装甲师。
本来德国军人的入伍年龄,最低是18岁。
未成年孩子组成的装甲师重创盟军:1944年7月9日二战盟军占领卡昂

入伍以后,普通步兵一般要接受1 年的训练,再派到战场。
所以,德军士兵上战场至少是19岁或者20岁,已经成年了。
到了1943年,德军的兵员开始匮乏。德国并非什么人口大国。德国原本只有6000多万人口,吞并奥地利、苏台德区、萨尔地区后人口增加到7000多万。
而德国有一群猪队友,基本处于孤军奋战的地步。而敌国苏联人口就有1亿多,英国则为5000万(不过有广大的殖民地,印度就编组了二三百士兵),美国人口也有1亿多。苏联日本也有7000万人口,但美国只花费三成军力就可以搞定它,大部分力量仍然用于对付德国。
面对如此多的敌人,德国兵员匮乏也就是必然。
自然,德国已经将超龄的预备役军人大量使用。
由于战争的特殊性,最适合从军的是18岁到23岁年龄段的小伙子。如果年龄再大,体力和耐力就开始下降。正常来说,35岁以上的男人即便常年保持一定强度的锻炼,体力也难以同健壮小伙子相比。44岁以上的男人,原则上不能从军,甚至不能从事战地的后勤工作。
未成年孩子组成的装甲师重创盟军:1944年7月9日二战盟军占领卡昂
另外,还有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战斗意识问题。
即便是最不怕死的日军,也发现预备役士兵的战斗力比较低下。
相比没有接触过什么社会的小伙子,日军中年士兵比较怕死,作战不敢随意冲锋,容易停滞不前甚至退缩。
原因也不复杂,这些中年士兵大多有家庭,上有老下有小,有妻子儿女,不愿意随便牺牲自己。
况且,他们社会经验比较丰富,有一定的识别能力,普通的政治洗脑对他们的影响较小。
一个日本老兵曾私下抱怨:大东亚共荣圈建立了又怎么样?我还是去种我家的那块地,起早贪黑,生活拮据。天皇还是住在他的皇宫里,财主们一样不拿正眼看我。
就是因为这种思维,希特勒在希姆莱的鼓动下,决定让一部分希特勒青年团分子提前入伍。
未成年孩子组成的装甲师重创盟军:1944年7月9日二战盟军占领卡昂
他们可以自愿以17岁年龄入伍,接受了1年训练以后就年满18岁,再上战场作战,也算成年了。
希勒特对此无动于衷,他从来都认为:年轻人就该为国牺牲,不然能让老头子去吗?我年轻的时候,也是这么参加了战争。战场上第一次冲锋,我们班17个人就死伤了15人。我侥幸没死,袖口上被打了两个弹孔。
未成年孩子组成的装甲师重创盟军:1944年7月9日二战盟军占领卡昂
而希姆莱则从来不把人命当回事,后来协助戈培尔编组人民步兵师,让十三四岁孩子也去作战,更别说这些马上就要成年的人。
最终,希特勒批准了一份,将所有于1926年出生的团员编为一师的计划书。
1943年2月10日官方发布了一项,建立希特勒青年团师的批示。
当然,参军是自愿的,并不是强迫。
只是,在狂热的爱国主义宣传下,很多少年和他们的父母都支持打仗。
未成年孩子组成的装甲师重创盟军:1944年7月9日二战盟军占领卡昂
1943年9月1日,军队挑选出1万6000名希特勒青年团的17岁少年,进行正式军事训练。
由于战场情况很差,1年的训练被缩短到6个月。
完成训练后,他们被编入著名的希特勒青年团装甲师,后来又叫做党卫军第12师青年团装甲师
不过,德军军官对此非常不赞成。
传承普鲁士军人传统,他们认为:让未成年孩子从军,是对成年人最大的羞辱。宁可选择输掉这场战争,也不能这么做。
只是,元首的命令无法抗拒,但军官仍然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弥补。
青年团装甲师的士兵都是17岁左右,最小的只有16岁半。
未成年孩子组成的装甲师重创盟军:1944年7月9日二战盟军占领卡昂
军官和军士,则是富有战斗经验的老兵。
尤其是军士,通常都是经受过长期实战考验,很多还是九死一生活下来的。
这些人作为指挥人员,可以最大程度上减少无畏的伤亡,同时训练少年们迅速适应战争。
老兵们的训练也比较独特,轻视列队和体能训练,着重实弹射击和战术训练。
少年们体力好,学习能力强,很快完成了训练,还达到很好的成绩。
这也是后来该师战斗力强悍的原因。
需要说明的是,少年们的父亲大多在前线服役,一些人已经阵亡或者失踪,有些则因残疾才得以回到家中。
对敌人,这些少年有着一种自发的刻骨仇恨,因为敌人伤害了他们最亲爱的父亲。
同时,他们很容易被洗脑,接受“我的荣誉是忠诚”“德意志高于一切”的理念。
未成年孩子组成的装甲师重创盟军:1944年7月9日二战盟军占领卡昂
训练期间,还有很多搞笑的事情发生。
根据德国军人的普通配给,士兵每天可以得到六支香烟,每周还能得到一些酒类。
青年团装甲师的少年们只有17岁,根据法律他们不能抽烟、饮用烈酒,就改为了巧克力和牛奶(每周每人可以得到3.5公升的新鲜牛奶)。
鲜牛奶的配给,在其他部队没有的。
军官们认为他们还在长身体,应该多补充钙质。
1944年3月,青年团装甲师被转移到卡昂地区,以准备盟军可能的登陆。
而老兵们认为,在卡昂发生惨烈战争的可能性非常大,带着少年们又进行了更为残酷的模拟训练。
几个月内,少年们摸清了卡昂附近的地形,进行了无数次战术演练,对未来几个月的作战起到巨大的作用。
未成年孩子组成的装甲师重创盟军:1944年7月9日二战盟军占领卡昂
5月27日,最高指挥官维特庆祝生日及晋升为旅队长,少年们进行了一次热闹的聚餐。
维特只有36岁,在少年们眼中已经是个老头子了。
这个维特,全名叫做弗里茨.维特,是个身经百战的优秀指挥官。
他在1943年3月1日获得了橡叶骑士十字勋章,也是全德国第200位获得者,这是极大的荣誉。
而在战争爆发时的波兰战役前2周,维特就因为出色的表现,获得了二级和一级铁十字勋章!
未成年孩子组成的装甲师重创盟军:1944年7月9日二战盟军占领卡昂
6月,战争已经一触即发,青年团装甲师进入临战状态。
后方运来大量的武器弹药,包括81辆豹式坦克A/G型、104辆四号坦克H/J型,配备追猎者式自行反坦克炮、四号自行反坦克炮 L/70、3辆原型旋风式防空坦克,以及一些20毫米、37毫米和88毫米高射炮、野蜂式自行火炮、黄蜂式自行火炮、SIG 33榴弹炮及可拖行的标准炮兵装备。
重武器数量还是有不足,却已经具有强悍的作战能力了。
同时,部队又补充了2000多名刚刚从东线撤退下来的官兵,全师兵力增加到2万人,刚好满员。
未成年孩子组成的装甲师重创盟军:1944年7月9日二战盟军占领卡昂
此时他们中的大部分人已经年满18岁,还是有少数人仍然是17岁,还没有成年。
一个士兵回忆道:经历了几个月的残酷训练,我们的成绩优秀,得到了参加过东线残酷战争的军官认可。这些军官们即便已经得到了多枚铁十字勋章,仍然戴着钢盔、背着背包,同我们一起摸爬滚打在烂泥里。由此,我们对未来的战争充满信心,士气高昂。唯一让我们头疼的是,盟军无所不在的轰炸。
未成年孩子组成的装甲师重创盟军:1944年7月9日二战盟军占领卡昂
1944年6月6日D日,西线盟军发动了大君主作战进攻诺曼底。
从6月7日开始,青年团装甲师同进攻的盟军开始交火。
最初,青年团装甲师主动发起进攻。
在盟军强大的空中掩护下,这种难以有什么战果,反而损失惨重。
盟军劈天盖地的轰炸,也给他们造成巨大的麻烦,大量重武器被摧毁,桥梁被炸断,部队行军也非常困难。
恼怒的青年团装甲师士兵,将部分顽抗的加拿大战俘枪决,至少有80人被杀。
一些加拿大战俘,是被用枪托打死的。
青年团装甲师的进攻进展不大,成功遏制了加拿大第3步兵师的攻势。
未成年孩子组成的装甲师重创盟军:1944年7月9日二战盟军占领卡昂
期间,青年团装甲师遭遇空袭和海军火炮的双重打击,也付出不小的代价。
他们的师长维特被军舰的重炮炸死,著名的“装甲迈尔”接过了指挥权,当时他只有33岁。
库尔特·迈尔是个残忍好斗的军官,作战勇猛无比,二战中曾受伤22次,其中18次骨折、4次脑震荡。
1943年2月21日,迈尔参加了“第三次哈尔科夫战役”。因全歼苏军第6步兵师的出色行动,希特勒亲手将骑士十字勋章上的橡叶饰授予他,使他成为第195位被授予骑士十字勋章上橡叶饰的人。
卡昂战役一开始,迈尔就再次死里逃生。
遭遇空袭时,他刚刚跳出装甲指挥车,后者就被盟军攻击机击毁。
即便如此,盟军苦战了4周,仍然不能占领彻底卡昂,反而付出巨大的伤亡。
而青年团装甲师损失更为惨重,从6月7日苦战到7月9日,整整1个月的血战。
面对盟军猛攻,青年团装甲师战死4000人,还有8000人受伤或者失踪,全师仅剩8000多人。
未成年孩子组成的装甲师重创盟军:1944年7月9日二战盟军占领卡昂
在战斗中,这些少年们却表现出超过成年人的坚韧和勇敢。
经过残酷苏德战争的德国军士认为:这群孩子坚毅顽强,勇敢无比,我从没见过这样的士兵。也许是年轻幼稚,他们并不是很恐惧死亡,而更重视荣誉。我看到他们同敌人激烈肉搏,身负重伤,却没有流过一滴眼泪。在接到命令,被迫放弃无法防御的阵地时,他们竟然放声大哭。
另一个军士回忆:我班里的一个战士受了致命伤。他只有17岁,是机枪手,毙伤了好几个敌人后,被一枚迫击炮弹炸断了双腿而死。看着他因痛苦而扭曲的年轻脸庞,我想起了上中学的小外甥。他应该是在学校里对同学恶作剧的年龄,却被套上一身军装,扔到这里来送死。我握住他的手,直到他停止呼吸。他留下的最后一句话:“请别告诉我的妈妈,我死的这么痛苦,好吗?”我点点头,默默地留下了眼泪。
未成年孩子组成的装甲师重创盟军:1944年7月9日二战盟军占领卡昂
加拿大部队发现他们面对的竟然是一群半大孩子,轻蔑的称他们为“喝奶的娃娃”“奶油婴儿部队”。
然而,这群娃娃死守每一个阵地,往往坚持到最后一个人。
为了对付这些娃娃,加拿大部队伤亡很大。
在战役的最后,英国人窃听到 该师代理师长“装甲迈尔”要求撤退的对话。
迈尔:我们师必须立即撤退出现在的阵地,不然就会被盟军包围歼灭。
军参谋长克雷默:元首命令必须坚守卡昂阵地,擅自撤退者就地枪决。
迈尔沉默不语。
克雷默追问:你们有预备队吗?
迈尔:没有!
克雷默:弹药还有多少?
迈尔:几乎耗尽了。
克雷默:还有多少人能战斗?
迈尔:大约三分之一,有五六千名伤员无法处理,随时可能死去。
克雷默思考了一会回答:我觉得,你们突出包围圈寻机反攻,并没有违背元首的命令。
迈尔:我明白了。
在克雷默冒着坐牢危险的默许,迈尔不惜被枪决的冒险下,青年团装甲师开始全面撤退。
最终,他们撤退到卡昂以北,作为第一党卫队装甲军的预备队,暂时逃脱了被歼灭的命运。
未成年孩子组成的装甲师重创盟军:1944年7月9日二战盟军占领卡昂
8月初,实力略有恢复的青年团装甲师,再次遭遇加拿大第1军的猛攻。
面对加拿大人的600辆坦克,青年团装甲师依靠60辆坦克装甲车死撑。
即便如此,他们显示出近似于疯狂的战斗力。重武器所剩无几,一些少年士兵直接拿着炸药坦克,跳到发动机上自爆。
这区区数千人,坚持到8月20日。最终卡昂地区的防御崩溃,为了避免被合围,青年团装甲师才被迫撤退。
至此,他们已经所剩无几,仅剩三四千人,重武器也全部被摧毁。
这个师却整整在诺曼底和卡昂,阻挡了盟军2个多月时间。
该师下辖的3个团中,仅仅SS-第12装甲团就摧毁了敌人超过250辆坦克。
未成年孩子组成的装甲师重创盟军:1944年7月9日二战盟军占领卡昂
由于青年团装甲师的浴血奋战,让他们对阵的盟军留下痛苦的记忆。
一个加拿大士兵回忆:我们开始走霉运了。我们遇上了第12装甲师的部队,他们疯狂战斗到最后一人也不投降。我们不得不杀死他们每一个人,真是太可怕了。
美军的巴顿将军这样评价他们:一群野蛮的杂种,但他们是真正的军人。同他们相比,我们倒成为业余的啦。
未成年孩子组成的装甲师重创盟军:1944年7月9日二战盟军占领卡昂
让孩子去作战,是一种极大的罪行,毫无人性。
然而,这种事情却屡见不鲜。
在一些统治者的眼中,人民本来就是炮灰,年龄并不是问题。
未成年孩子组成的装甲师重创盟军:1944年7月9日二战盟军占领卡昂
套用《战争之王》里面黑人军阀的台词:从14岁少年和40岁男人的枪里射出的子弹,同样都可以杀人,没有什么不同。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