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泸定桥1万个铁环在300年前是如何造的?1935年5月24日强渡大渡河

2022-10-09 19:25阅读:
泸定桥1万个铁环在300年前是如何造的?1935年5月24日强渡大渡河
萨沙历史上的今天。
作者:萨沙
本文章为萨沙原创,谢绝任何媒体转载
泸定桥1万个铁环在300年前是如何造的?1935年5月24日: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中强渡大渡河。
红军当年走过的泸定桥,13根铁链一万多个铁环40吨在三百年多前是如何建造的?
自古以来,大渡河的运输都是个问题。
泸定桥1万个铁环在300年前是如何造的?1935年5月24日强渡大渡河
在清代,大渡河上游的运输工作,主要依赖于安顺场等几个渡口,以及简易的滑索。
滑索类似于今天那种空中飞人的娱乐项目,主要是运输人员和随身行李,难以大量运输物资。
而渡口会受到大渡河不同季节泛滥和暴雨的影响,有时候长达1到2个月无法持续运输,导致大量货物积压在渡口损毁。更别说,大渡河有历史的记载200年内,就有50多次洪水了。
清末石达开的数千大军到了安顺场,因为大渡河水暴涨,渡船难以使用,最终全军覆没。
这个悲惨的事件,最好的看出渡船的不靠谱。
泸定桥1万个铁环在300年前是如何造的?1935年5月24日强渡大渡河

为了加强对西康地区的管理,繁荣这个地区的经济,清朝康熙皇帝下令必须在泸定附近修建一座桥梁。这座桥梁,必须不受天气和季节影响。
在大渡河建桥可不容易,一来河流比较宽,二来水流非常急。
在泸定一线的大渡河宽度就有100多米,也许尚且不算夸张,水流更是非常湍急。河水流速高达每秒钟5米以上,洪水期还会猛增。
西方工程师认为,在这里别说建桥,就算在河里插一根木头都难。
泸定桥1万个铁环在300年前是如何造的?1935年5月24日强渡大渡河
大渡河在安顺场的水流缓慢得多,每秒钟1到2米,但江面又宽达300多米。
清朝的工匠曾试图在安顺场建一座石桥,却发现河岸和江底的土壤承受不住桥梁的重量。况且300多米的宽度太惊人,当年技术无法办到,被迫放弃了。
万般无奈下,工匠们只能考虑在泸定桥的地方建一条铁索桥,毕竟这里的宽度较窄。
什么是铁索桥?简而言之就是凌空悬挂铁索,通过这些铁索搭建桥梁进行运输。
在清代,西部的工匠们很了解铁索桥。铁索桥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滇、川、藏三省基本上包揽了90%以上的铁索桥。四川省的铁索桥主要分布在川西地区,雅安、懋功、甘孜地区的泸定 、天全、芦山都有较密集的分布,崇庆地区也较多。
泸定桥1万个铁环在300年前是如何造的?1935年5月24日强渡大渡河
泸定铁索桥的建造分为三步,
第一步,打造铁链。
泸定桥的主要建造目的,就是运输货物,而不是过人。
设计之初,就要求铁索桥必须有一定承重能力。
于是桥打造了13根铁索,其中9条为底索,另外4条作为扶栏。
铁索每根长127米,重约2.5吨,都有碗口粗细,由800到900个扁环扣链而成。
泸定桥1万个铁环在300年前是如何造的?1935年5月24日强渡大渡河
由于铁索决定了桥的质量,对于铁索的制造要求是非常高的。
整条铁索只要有一环有问题,必然会导致运输货物期间发生断裂。桥上的人基本是必死无疑,人命关天。
小城泸定不产铁,康熙命令以出产优良生铁闻名的荥经县,负责打造铁索。康熙下令将铁索追踪到的人,让他们以身家性命做担保。
泸定桥1万个铁环在300年前是如何造的?1935年5月24日强渡大渡河
将来哪根铁索出了问题,就将负责的地方官和工匠斩首。如果自己死了,就连坐他们的后代。
这种情况下,铁索的质量都非常过硬。
泸定桥1万个铁环在300年前是如何造的?1935年5月24日强渡大渡河
第二步,将铁索跨越大渡河。
铁索重达2.5吨,怎么将它运输到100米外的对岸,是个很大的难题。
开始准备用木筏和羊皮筏子运输,却由于负重过大,被江水一冲就直接沉入河底。
无奈之下,只得采用了绞盘的方式。
桥的一端建设了巨大的大绞盘,用粗绳索绑在铁链上,几队壮汉用尽全力推动绞盘,将铁链强行运送过去。
没想到,这也失败了。铁链实在太重,粗绳索根本承受不了,运输期间就断掉了。
最终,有个老工匠想出来一个妙招:在绳索上固定大量短竹筒,将铁链穿过竹筒运过去。那么,绳索的负重压强大大降低,不会断裂了。
费尽了千辛万苦才将铁链运输到对岸,完成了搭桥的准备工作。
泸定桥1万个铁环在300年前是如何造的?1935年5月24日强渡大渡河
第三,如何保证铁索桥的稳定。
泸定的气候恶劣,大风大雨是寻常事,冬季酷寒,夏季则高温暴晒,对桥梁是个很大的考验。
由于周边并没有类似的桥梁,每天都会有大量马帮、商队经过此桥,桥必须坚固耐用。
工匠们绞尽脑汁,用了双保险的方法。
他们先是修建了高达20米的坚固桥台(位于桥梁两端,支承桥梁上部结构并和路堤相衔接的建筑物),全部用青石砌成,极为坚固,炮弹都打不动。
泸定桥1万个铁环在300年前是如何造的?1935年5月24日强渡大渡河
接着在两端桥头挖出6米的深井,在井底用生铁浇铸一根重达1.8吨的卧龙桩,还有7根地龙桩,一共用铁20多吨。在此基础上,再将13根铁链同地龙桩连接起来。
这种设计很巧妙,让桥台和桥桩共同承受桥的拉力,以保证不会出问题。
泸定桥1万个铁环在300年前是如何造的?1935年5月24日强渡大渡河
为了修建泸定桥,前后花费了1年多时间。
泸定桥修建以后,周边经济顿时有了很大的发展。大渡河的运输,不再依赖下游的安顺场渡船,而是可以借助风雨无阻地泸定桥了。
自然,泸定桥不是修好就不用管了,还需要定期进行检修、维护。
整个清代,泸定桥都是很不错的,没有出过大事故。
泸定桥1万个铁环在300年前是如何造的?1935年5月24日强渡大渡河
1950年,泸定城以北新建了川藏公路钢索悬桥,落后的泸定桥不再承担交通要道的作用,只是附近的居民偶尔抄近路通过。
到了1969年6月,对泸定桥进行了一次大修。当时是文革时期,鼓吹要搞新技术,比如用低碳圆钢制作铁链,代替原来手工锻打的毛铁,用鼓风机代替传统手拉风箱等。
夸张的是,这些新技术竟然还不如清代工匠的水平。
这次大修之后,泸定桥连续3次出现重大事故,分别是1970年、1974年和1975年。
泸定桥1万个铁环在300年前是如何造的?1935年5月24日强渡大渡河
1970年,解放军两支部队拉练期间经过泸定桥。
指挥的军官没有常识,让士兵们列队走正步通过,引起桥梁共振,导致一个铁链断裂。好在其他铁链没受到影响,桥梁只是剧烈晃动,桥面尚且没有倾斜。军人们并没有出现伤亡,只是吓了一大跳。
这次出事以后,又在1974年进行全面维修。
维修期间,由于操作不善,一侧扶手链忽然断裂,并引发连锁反应,造成断链三根,导致桥面倾斜。在桥面上的维修工人,多人直接落水,死伤情况不明。按照大渡河水流的速度,落水者怕是九死一生。
仅仅1年后的1975年,某部数十名退伍军人路过泸定桥,为了缅怀红军壮举,集体上桥参观。突然之间,九根底链断裂三根,桥面倾斜四十五度。
本来这要出大事的,好在这些退伍军人身手不凡。他们长期在山区驻守,平时天天翻山越岭,走悬崖小路,平衡性都很好。
一瞬间,军人迅速自救,纷纷抓住剩下的铁索和木板,竟然没有一个人落水。
泸定桥1万个铁环在300年前是如何造的?1935年5月24日强渡大渡河
2020年,政府又对泸定桥进行了一次大修。让大家惊叹的是,时至今日泸定桥的质量仍然是很牛逼的:13条铁索共由12164个铁环构成,铁索有20%的铁环为近代更换,80%的铁环仍为“清朝原装”。
声明:
本文参考
图片来自网络的百度图片,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