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说文解字,信的由来与历史含义

2019-09-28 12:44阅读:8
“信”是儒家“五常”之一,历来被认为是修身之本。说起这个字,应该会让我们想到不少的名言和故事。《论语》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与此类似,北宋理学家程颐说:“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西晋杨泉也曾说:“以信接人,天下信人;不以信接人,妻子疑之。”无论是《韩非子》里面的“曾子杀猪”,还是《史记》里面的“季布一诺”,都已成为“信”的典范。
“信”是个会意字,左边是人,右面是言,合在一起,最初表示“一个人所说的话真实可信”。这个字还有另外一种写法:左边是言,右边是心。也就是说,一个人所说的话皆是由心而出,也是“言语真实”的意思。言语真实便是不虚诈,不欺妄,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诚实”“诚信”。这样的品质在行为上表现出来,就是“讲信用”,也就是《资治通鉴》里面所说的“丈夫一言许人,千金不易。”
诚实的人言行相符,值得信任,所以“信”有“相信”“信任”的意思。《论语•公冶长》里面,孔子面对白天睡大觉的弟子宰予,发了一通狠话:“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于予与何诛?”还进一步说,“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这里的“信”就是相信、信任的意思。从这里面可以推断出来,让孔子生气的主要不是宰予白天睡大觉,而是他可能之前向孔子说过什么,或者保证过什么,这次没有做到。孔子对于这种言行不一的“失信”行为,表示深恶痛绝。
诚信,就是一个人所说的话可以在他所做的事里面得到验证,也就是言行之间的“确切、如实”。后来这个义项虚化为副词,就是“的确”“确实”的意思。《三国志》里面,华佗不愿成为曹操的御用医生,加上“久远家思归”,正好收到家书,就说想要暂时回家一趟。回去之后,又推说妻子有病,多次推延日期。后来曹操多次写信催促,并派出郡县各级官吏遣送他返回,华佗仗着自己医术高明,仍然没有动身的意思。最后无奈之下,曹操只能派人前去查验,说:“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hú),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这里的“信”就是“的确”“确实”的意思。
用来表明相互信任的物品称为“信物”,比如男女之间的“定情信物”。《诗经•卫风•木瓜》里面,男女之间赠送的信物就是玉石和水果。国与国之间还可以派出人质,以示信任。在军队里面,这种作为凭据的信物就是兵符。兵符又称虎符,一般由玉或木石制成虎的样子,分为两半,国君持右半,
左半交给统帅。只有两半完全吻合,才能够调动兵权。
书信,古代叫“书”,一般是亲笔题写,所以是“可信”的。拿着书信出使对方的人就是使者,也可以称为“信使”。信使是用来传递消息的,所以“信”又有了“消息”的意思。所以现在我们还在说“好的,我知道了,您等我的信儿吧!”约定好的信息,双方可以通过一个暗号来建立默契,以便统一行动,这种暗号就叫“信号”。和人讲信用一样,风向稳定,年年准时到达的风叫“信风”,定期到来的潮水,也叫“潮信”。
给予一个人最大的信任就是任由对方的心意来处置,也就是“任意”。《隋书·杨谅传》里面说:“特许以便宜,不拘律令。”这就是说,允许他根据实际情况任意处置,而不必顾及科条法令。便宜行事之权是一个极大的权利,必须有绝对的信任才会赋予对方。“任意”后来成为了一个副词,就是“任凭”“随意”的意思。比如“信口开河”,这个词最早出现在元杂剧里面,写作“信口开合”。还有一个“信口雌黄”,意思是不顾事实,随口乱说。雌黄是一种橙黄色的矿石,它的功能有点像现在的涂改液。古人用黄纸书写,如果错了就用雌黄来涂改。与此类似,“信手拈来”“信马由缰”的“信”也是这个意思。(凡欣母婴www.fogoll.com)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