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资治通鉴,PDF(带标签),文白对应PDF高清扫描版

2018-03-17 22:16阅读:74
资治通鉴,PDF(带标签),文白对应PDF高清扫描版X

 在《资治通鉴》的具体内容上,以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为开端,这一年周王正式承认三家分晋,因为史书的目的即在于“史鉴”,司马光于此作了第一篇议论——“臣光曰”。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不及当代史。纪年的体例上,凡是一年有几个年号的,《资治通鉴》一律用最后一个。分裂时期,三国用魏、晋的年号,南北朝则用南朝。


内容简介
  《资治通鉴》在材料的分配上并不均匀,其中战国到三国共646年,78卷。晋到隋历时353年,106卷。唐五代343年,110卷。这主要受制于史料的详略。三国以前史料的主要来源是前四史,并没有新的材料,因此内容极其简略。西晋到隋这一时期在编写时无疑参考了新的史料,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现在已无法分辨信史。而唐五代部分则运用了大量新史料,内容所占的
  比重也最大,是书中最具价值的部分。
  北宋时期,天下承平曰久,文化发展迅速,私人藏书大量增加,很多失传的史书比如唐代
  的国史、实录、时政记等都重现于世,因此司马光在编撰这一部分史书的时候,对于其时种种
  野史、官史、谱录、墓志、行状、碑碣材料无不毕览,今人认
为书中所引用的材料有200余种。
  在《通鉴》的具体内容上,以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为开端,这一年周王正式承认
  三家分晋,因为史书的目的即在于“史鉴”,司马光于此作了第一篇议论——“臣光曰”。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不及当代史。纪年的体例上,凡是一年有几个年号的,《通鉴》一律用最后一个。分裂时期,三国用魏、晋的年号,南北朝则用南朝。




资治通鉴,PDF(带标签),文白对应PDF高清扫描版 点击此处下载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