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柳林五大古文化遗址,你知道几处?

2018-07-23 10:42阅读:597
文化遗址是古代人类的建筑废墟以及在对自然环境改造利用后遗留下来的痕迹,如民居、村落、都城、宫殿、官署、寺庙、作坊等。由于自然和人为的因素这些遗迹大都湮没埋藏在地下,少数在地面上残存一些高台殿基或残垣断壁,有的则沦为的废墟。抓一把土就是文物,拣一块瓦就是历史。
一、高红遗址
位于县城西部11.5公里处的薛村乡高红(原名高迪)村南(距村约800米)。其地势北高南低,范围约1万平方米。1982年山西省晋中考古队曾在此发掘清理了一座残窑址和两个灰炕。出土陶器有矮锥足或矮平足的鬲,小口广肩的罐、盆、簋、三足瓮、尊、碗、纺轮等,此外还有骨镞、骨簪等遗物。陶器质地为夹砂和泥质两种,器表普遍施细绳纹,也有少量附加堆纹、指窝纹、弦纹、同心圆印纹和雷纹等。经考核该址系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遗址。
二、杨家坪遗址
分布在杨家坪村南台地黄土层中,面积约20万平方米。地面暴露灰坑、木炭、陶片、石器等。当地居民在建房挖基时屡屡发现灰窖、完整陶器和一些琢制石斧。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泥质黑陶次之。出土物有鼎、鬲、罐、壶、钵等。纹饰有光面釉、雷纹、粗细绳纹等。为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文化层已受扰乱和破坏。
三、八亩垣遗址
分布在薛村乡高红村西北500余米处的八亩垣顶上,东至社业条,西至坡上,南至湾渠,北至井沟,范围约4万平方米。1979年4月8日,高红群众在此整翻土地时发现了一批铜器,计有铜盔、铃首剑、铜矛、铜钱、铜斧、铜铃、铜饰、铜双环削刀等,还有少数陶器。经考核为商代器物,属战国遗址。1984年柳林县人民政府行文公布为本县第一批文物保护单位。

四、隰城遗址
隰城为汉代诸侯王城,座落在杨家坪村北约500米处的大金鹏梁。其址东至大蒿塌,西至大金鹏,南至村畔,北至城门圪洞,地势平缓,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城址内流散有绳纹砖瓦及绳纹陶片等。民国19年(1930)此地曾发掘汉墓出土汉代画像石(石柱、门楣石等)多块。据《山西通志》载:“武帝元朔三年(前126)封其代共王子忠为隰城侯,东汉废。'经考古学家考证,此处即为古隰城遗址。该遗址破坏严重。
五、火塘寨遗址
火塘寨相传为火山王杨信屯扎操练军马的堡寨,座落在柳林县城东部10公里许的三川河北岸福寿村西北顶峰。寨内今存北宋政和三年(1113)石碑一通。寨呈长方形,长约130米,宽约60米,现存石窑洞lO余孔以及外围寨墙残迹等。
出土文物:
石斧
1987年杨家坪古遗址掘得石斧1把,其长20.5厘米,宽9厘米,厚3厘米,重1 500克。经有关专家鉴定确认系新石器时代遗物。现藏柳林县文物管理所。
商代铜盔
1978年4月8日高红村出土商代铜盔一顶,高19.5厘米,盔口长23厘米,宽18.5厘米。顶钮高1.5厘米,宽2.6厘米。盔口前后均系半圆状,高6厘米,宽13厘米。两侧护耳宽18厘米,下部各有6个方穿。盔口沿边起棱。盔重1 350克,属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现存吕梁行署文化局文物工作室。
商代铜化靴形器 
1978年4月8日发掘于高红村八亩垣。高6.3厘米。靴筒口径1.3厘米,脚长4.1厘米,重50克。器物上部一侧开圆形穿1个,另侧有半月形穿1个,脚弯部有4道弦纹,胸部中间有直纹1道,两边各有直纹装饰8道,靴尖向上翘起,靴底下边有横纹ll道。该器属国家一级保护文物,现藏吕梁行署文化局文物工作室。
西周玉戚 
1987年11月22日薛村乡境内八盘山出土。玉戚高14.4厘米,上边长12.4厘米,下边长14.5厘米,作不规则方形。上端中间有小圆孔1个,孔径l厘米,为一面穿。中上部有齿棱,长约2.8~2.9厘米。刃平齐为两面磨,通体磨光,发青黄色。顶端有锯痕。经鉴定为西周玉器,现存本县文管所。
辽代骨灰陶塔
1980年出土于高红村。该塔由陶盆、陶垢等5部分组成。通高49.3厘米,陶屋置于陶盆内,整体作蒙古包状,前后有门窗。门作半启状,顶下部有三个不等距镂孔。屋上覆一盆,作屋檐式。盆顶上复置一陶缶l舌。盖顶作宝瓶状。通体用红、白两色彩绘门、窗、柱、屋檐、栏杆、仰莲、花卉等图案。存县文管所。
古脊椎动物化石——柳林黄河距齿龙
1980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科、研人员高克勤等在柳林县城西10公里薛村附近的石千峰顶部考查时,发现了一条完整的、锯齿龙骨架化石。骨架包括保存较好的右下颔骨和部分下颔、13个脊椎、若干条肋骨、若干甲片。经考核确认该化石是生活在晚上迭世的一个早期爬行动物。经有关部门研究命名为“柳林黄河锯齿龙'。实物全部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采集、保管。本地仅存化石发现原址。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