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转载:浅谈英国面料及意大利面料

2017-05-09 00:24阅读:
纵观整个高级男装的世界的血泪史,会发现这基本就是靠德国人搭起框架,靠意大利人出卖苦力,靠英国人宣扬传统(再顺便搅混水,这里不是贬义,具体为何这么说,下文见分晓),然后再差不多被法国人完全把持最终市场。
德国搭起框架这个说法是因为他们的机械制造和技术研发能力太强大,随便举几个例子,织布机Dornier,织造准备系统和织造机械Staubli,缝制机器Duerkopp Adler, Strobel等等。基本上要制造优秀的面料和服装都逃不开使用它们的机器或者服装辅料。法国人把持最终市场,也只需要两个词就能解释—LVMH集团,Kering集团。这里岔开一下说,法国人真的很善于做这种生意,比如我脑中还立即想到,酒的话,他们也有保乐力加集团。
英国人和意大利人生产并售卖面料的比较多,既然牵涉到了生产,那么某种意义上还算是卖苦力的。这里,经常接触高级量身定制的小伙伴们多少都知道那么几个优秀面料商的名字。随便举几个例子。英国派系的Holland & Sherry, Dormeuil, Scabal, 意大利派系的Ermenegildo Zegna, Lanificio F.lli Cerruti 1881, Loro Piana等等。
这一篇就是客观的说说面料,我不想说英国面料好还是意大利面料好这种主观判断色彩比较浓重的话。
先从英国面料说起吧,因为英国面料的情况比意大利面料的情况要复杂的多。这也是为什么我在文首会说搅浑水,确实很容易让人有头晕的感觉。
首先从在国内经常被拿来作为英国面料代表的Holland&Sherry说起,也许很多人并不知道,这个面料已经和英国人没有什么太大关系了。该品牌的实际持有人是美国的一家非常大的男装定制集团Tom James(该集团拥有大约几百名上门裁缝/销售员提供量身定制业务),美国人嘛大家懂的,商业利益是首位的。Holland&Sherry的大部分面料都是由Tom James在智利投资的几家纺织厂用智利的羊产的羊毛纺纱织布生产而成的。当然少部分面料也是由约克郡的J.H.CLISSIOLD进行的代工,值得一提的是和J.H.CLISSOLD一起的还有一家面料公司叫做Barrington,这一家的面料很多也是从J.H.CLISSOLD里生产出来的。
比较相似的情况还有Hield和Moxon,
这两个英国面料品牌背后的老板是个中东人Chamsi Pasha持有的公司Gamma Beta Holding Ltd.
另外旗下拥有众多面料品牌的英国面料销售商Huddersfield Fine Worsteds如果你愿意再深挖一下,会发现原来背后老板也是美国的叫做HMS/Gladson. 这家旗下的面料名字有J&J Minnis, John G Hardy,
Hunt&Winterbotham, Martin Sons&Co, Learoyd, Josiah France等。每个说起来都具有傲人的传统和历史啊。如果大家想听品牌故事,下次分开别篇文章再聊聊。
在这里我们不得不引入一个概念:英国的面料生产和它的面料销售是分开的,简言之面料生产商名字和最终销售的面料品牌名字是不同的,这和意大利的情况就大不相同了,并且在面料生产商中它们还要分开织布厂和后整理厂。(通常意大利的工厂是整合在一起的)
关于后整理,大家去度娘上搜索一下即可知道所谓后整理,是给予面料光泽度手感和稳定性的重要工序。差不多可以说是赋予面料性格的重要一步。后整理的水平很大程度的影响到了一款面料的质感,而影响后整理的很大因素除了技术和工艺手段之外,就是水了。这也是为什么国内很多水平不错的面料生产商总给人感觉差口气的地方。因为水质不好啊!
这也是为什么意大利的面料厂商一般都集中在Biella而英国的生产厂一般都集中在Huddersfield的重要原因之一—水。即便有些英国面料品牌是在Somerset完成织布的,但其后整理还是得拿到北部的Huddersfield来做是同样的道理。
还是回到刚才的话题,我们要首先区分面料商和面料生产厂家的概念,比如面料商叫Groves &Lindley而为他们生产的厂家叫Schofield&Smith. 负责销售面料的英国面料商一般手头都有一家到几家工厂为他们进行织布和面料后整理,并且面料商名下都坐拥多个老牌的面料名字。比如Dugdale Bros&Co,旗下就拥有面料品牌Thomas Fisher和Duffin&Peace. 他们在英国差不多有3家织布厂为他们负责织布生产。类似还有作为面料商的LBD Harrison’s,其旗下的面料品牌名字有H Lesser and sons和Porter&Harding.
至于比较成功的英派系面料商Scabal(总部位于比利时布鲁塞尔)他们索性就买了一家英国当地的面料织布工厂专门为他们生产面料。
再举一个例子,在英国比较高端的织布厂Pennine Weavers Ltd里你可以发现他们既为面料商Dormeuil织布也为面料商Dugdale Bors织布。类似的织布厂还有C&J Antich&Sons, 或者Bulmer&Lumb(合并了当地的几家老的织布厂如Taylor&Lodge, Arthur Harrison, Kaye&Stewart和Edwin Woodhouse)
关于英国的面料业态再插一句:一般而言,面料生产厂只备纱不备成品面料,而面料商会备成品面料,因此面料商会提供面料样本并提供零剪(cut length)业务。不过现在也有一些面料生产厂也开始会准备一些面料样本了(比如上文提到的Taylor&Lodge)。

织布完成之后,面料就要被送去后整理了,这里需要提到的一个名字是WT Johnson & sons,可以说是英国最重要的后整理厂了,大家感兴趣的不妨去看看他们家的网站,里面会提到一些后整理工艺,例如何为London Shrunk.
鉴于英国面料生产的这种分离的现状,很多的英国面料商会让意大利的面料工厂为他们生产面料,但是还是打着“made in England”的标志。(这不是什么秘密),或者还有种形式像意大利的Cerruti 1881就和英国的面料商Dugdale Bros合作推出一些面料产品并由Dugdale在当地负责销售。而相反的,很少有英国工厂为意大利面料商提供生产的,只有非常少的英国生产的面料流向意大利的面料商如Ariston和F.lli Caccioppoli Napoli.
看完英国的面料产业,现在再来看意大利的面料商,你会觉得好清楚好简单。
很多意大利的知名面料商就对应着自己的面料厂,面料的整个生产流程也是整合在一起的,不再分开织布厂和后整理工厂。比较大的面料商如Ermenegildo Zegna和Loro Piana(现在已经被法国集团LVMH收购)其垂直整合的能力已经相当强大,从最开始的提供原材料的羊,到纺纱,到织布,到后整理,直到最终的成型面料和销售甚至于成衣都是由其一手掌握的。在意大利只有很少很少的工厂比如Ormezzano是织布后不在自家工厂进行后整理的。
面料商的旗下也不会出现有几个不同品牌名字的情况。Lanificio F.lli Cerruti 1881卖的就是Cerruti面料,顶多你会发现他们家的女装面料叫了另一个名字Lyria。这里岔开说一下,(我喜欢Nino老爷爷,所以多分点字给他)和Nino Cerruti老先生聊过几次,他和我说了很多关于后整理的事情惜乎听的时侯还不是太懂,但是能感受到他对于面料以及这个行业真的是充满了爱,并且还是个敢于接受新事物的老爷爷,比如他当年就收购过家具厂然后搞了CerrutiBaleri这个非常现代感的家具品牌。他说Solo un tessuto eccelente puo’ dar vita ad una moda eccellente.(只有卓越的面料才能给卓越的风格带来生命)Cerruti还是欧洲第一家买入全自动穿经机的纺织厂。后来英国有实力的高级织布厂也购入了该设备( 大家可以在德国机械生产商网站上看到该设备的介绍http://www.staubli.com/cn/textile/textile-machinery-solutions) 简而言之,原先需要工人手工操作的需耗时一天的活儿,现在只需要一个小时就能完成并且还**降低了出错率,不过该机器售价好像相当不菲,投入大约需几百万人民币。
还有就是提到意大利面料绕不开的Vitale Barberis Canonico, 也是垂直整合的典范,只是目前还未延伸到提供成衣的地步。Vitale生产的面料50%归于自己品牌名下,另50%则是为其他的英国面料商或者意大利面料商生产的。Vitale同时还部分参股了意大利面料销售商Drapers。
当然还有一个生产商名字必须被提到,由Kiton控制着的Carlo Barbera. 当然他们家除了Kiton之外也会卖一些面料给别家用的。
除了上面提到的几家外,意大利还有不少优秀的面料生产商和销售商,限于篇幅不可能一一列举。这里就再提几个名字。Reda, Botto Fila, Guabello, Fratelli Tallia di Delfino, E Thomas(上文提到过的美国公司HMS/Gladson又参了一脚) 等等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