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实验探究——桔子皮上青霉菌的形态观察——黄奕博

2017-09-08 15:16阅读:197
生活中经常看到桔子皮发霉,学了科学才知道,这是一种霉菌,科学老师说霉菌有很多种,并且有相应的名称,如果在显微镜下观察的话,其形态也是不一样的,桔子皮上的霉菌就是青霉菌,青霉素就是由青霉菌提取出来的,我感到好奇,平常看着一团脏兮兮的东西,竟然有这么多的知识和作用,于是在科学老师的引导下,开始了一段神奇的观察青霉菌形态的探究之旅。

一、材料准备
请教了科学老师,要想观察青霉菌的形状,必需要有相应的实验材料,在老师的指导下,查阅资料,参考了文献《青霉菌的分离及其形态观察》,准备了以下材料: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便于观察形状)、显微镜、盖玻片、手套、口罩、镊子等器材。
二、第一次观察到的桔子皮上的青霉菌形状
四年级学过霉菌的生长条件,5月中旬左右,这段时间温度和湿度特别适合霉菌生长,吃过的桔子皮放在袋子里没几天就长发霉了,512日把发霉的桔子皮带到了学校,打算用显微镜来观察。

实验探究——桔子皮上青霉菌的形态观察——黄奕博

方法:用滴管取一滴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液滴在载玻片上,载玻片要洗干净并且擦干。再用镊子把霉菌取一点放在载玻片中间,轻轻地打散开来,不能太用力,科学老师说要想观察到完整的形状,不能破坏霉菌,所以动作一定要轻柔。
实验探究——桔子皮上青霉菌的形态观察——黄奕博 实验探究——桔子皮上青霉菌的形态观察——黄奕博

最后把玻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用学过的方法先用低倍镜找到目标,再换用高倍镜来看清具体的霉菌形状,找了好久,终于同现蓝色的,特别地激动地跟老师说找到霉菌了,老师看了一下,说这并不是完整的霉菌形状,但是整体方法我已经经历过了,老师建议我找找原因,第一次看到了不同于书本上的东西,虽然还没有找到完整的霉菌形状,但是也已经很开心了,老师也说所有的实验探究并不是一次性就成功的,而是会遇到许多问题的。
实验探究——桔子皮上青霉菌的形态观察——黄奕博

(图一)
三、分析原因,第二次观察青霉菌形状
科学老师给我看了青霉菌的形状,它的形状像扫帚一样。而且神奇的是还有不同的部分组成:孢子、孢子梗、小梗及菌丝等,每个组成部分的名字还那么地专业,这是我从来没有不知道的,真的让我大开眼界,对于青霉菌我更加好奇了,也更加急切地想看到老师所说的“扫帚状”的青霉菌。
实验探究——桔子皮上青霉菌的形态观察——黄奕博

苦恼的是,青霉菌的形状是如上图那样的,我所观察的是图一,根本不像。找到老师,老师让我回忆一下整个过程,哪个步骤出了问题。最后经过思考,最有可能出错的是取菌和制片这两步,因为对我来说这两步比较困难。科学老师说可能是取的菌太多,也有可能是菌被我涂的太厉害了,所以菌就被破坏了,就出现不了完整的形状。
再次在老师的指导下,用图书馆的帐号,登录温州数字资源网,搜索文献,是否有更简易的方法。
实验探究——桔子皮上青霉菌的形态观察——黄奕博


因此,参考别人的方法,就准备了透明胶,轻轻地接触一下,然后把透明胶放在玻片上,染色液不变,发现用透明胶时,有个新问题,就是粘不好,会出现气泡,所以试了好多次,最后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次观察的形状让我激动不已,真的看到了老师所说的扫帚状的青霉菌了。
实验探究——桔子皮上青霉菌的形态观察——黄奕博
(图二)
实验探究——桔子皮上青霉菌的形态观察——黄奕博

(图三)
迫不及待的叫老师过来看,老师说整个菌丝完整了,就是旁边杂物太多了。老师说其实我们条件有限,有些器材做不到无菌,但是杂物能减少些效果会更好,那么怎么样才能更加干净呢?新的问题又来了。
四、再次分析原因,第三次观察青霉菌形状
从前面的探究,我总结了主要是制片和取菌是关键的两步,老师说原本实验室里的菌是无菌培养的,那我们所选取的就是自动发霉的,没有无菌条件下的;还有老师看到载玻片上有糊糊的东西,问我载玻片有没有清洗干净,我用自来水洗了。所以有可能是本来的霉菌有杂物,还有就是载玻片太脏了。处理方法,老师建议一是重新特意培养青霉菌,就是用桔子皮,把它剪成小方块,放在干净的袋子里,加点水,然后现在的气温刚好适合霉菌生长;第二就是用纯净水来清洗玻片,这样可以尽量减少杂菌。
实验探究——桔子皮上青霉菌的形态观察——黄奕博 实验探究——桔子皮上青霉菌的形态观察——黄奕博


经过四天长出了霉菌,于是按照第二种制作方法再次观察霉菌形状。这次的形状比上次的清晰多了,旁边杂物少多了,怀是无比激动的心
情让科学老师看一看,结果老师也很惊讶,确实算清晰,也算很成功了。整个形状特别明显,也很完整,听了老师的评价,我特别开心,总算成功了,而且这是我所未经历的,也是课本中没有的知识。

实验探究——桔子皮上青霉菌的形态观察——黄奕博
(图四)
实验探究——桔子皮上青霉菌的形态观察——黄奕博
(图五)
终于成功了,这是一次神奇的探究旅程,从来不知道在我们身边就有这么多的科学知识存在,也与我们息息相关,在科学老师的指导下,让我的脑洞大开,仿佛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科学大门,平常生活中还有很多东西会发霉,我也好奇那些又是什么菌,又可以作什么用呢?比如家里的象棋裂开发霉了,老师说就像是老房子里的木头发霉一样,那也是霉菌,那叫黑霉,下次有机会可以继续探究它的形状。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