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转载]转载:倪文东《刻划符号与文字起源》

2022-03-25 20:45阅读:

2.刻划符号与文字起源
作者/倪文东
中国文联出版社
[转载]转载:倪文东《刻划符号与文字起源》
山东大汶口文化原始图形刻符
2.刻划符号与文字起源
1“百工以乂,万品以察”——刻划符号的相关知识及分类
刻划符号又称为“陶文”,是指刻划在陶器上的文字,又称书契或刻符文字。据有关文献记载和近代考古资料证明,陶文是中国文字的真正源头。
《尚书·序》:“书者,文字。契者,刻木而书其侧,故曰‘书契’也。”又云:“以书契约其事也”。许慎《说文解字·序》:“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盖取诸夬。”从这些文献记载看,书契也是用来记事的,是比后来殷商的甲骨文更原始、更简单的契刻文字。据考古资料证明,书契不但刻木,而且主要是刻陶,近代出土的大量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时期陶片上的刻划符号就证明了这一点。
旧石器时代,距今约2万至50万年间,人类只知道火的使用和骨器的制作。后来,我们的祖先会制造各种石器,如磨光的石斧,尖锐的石梭等,并开始制作陶器,进入了新石器时代。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在河南
省渑池县仰韶村发现了史前人类遗址,出土有红色黑花陶片。继而又在辽宁锦西及甘肃、青海等地发现许多类似的彩陶,上面画着人、鸟、动物或器物的形状,这些就是较早的图像符号。出土陶文较多而集中的是半坡遗址、大汶口遗址和姜寨遗址。
半坡刻符。半坡遗址发现于1953年,位于西安市东郊滻河东岸,是典型的仰韶文化遗址,距今已有6千年左右。从1954年至1957年,考古工作者在此进行了五次科学发掘,获得了大量珍贵资料,特别是发现的彩陶上有大量的刻划符号,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半坡人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创造出了大量具有文字性质的刻划符号,这些刻符大多保留在彩陶上,发现有一百多例,五十多种。这些符号大部分是在陶器未烧成之前刻上去的,也有陶器烧成后或者使用后刻划的。在原始社会中,还没有文字时,人们最初用这些刻符来记事。这些符号,经专家考证,已接近汉字的固定形状,是汉字的原始形态,被称为“字形刻划符号”,简称“半坡刻符”或“半坡陶文”(新石器时代《西安半坡刻符》)。
[转载]转载:倪文东《刻划符号与文字起源》
西安半坡刻画符号
陵阳河刻符。1929年在山东大汶河两岸的宁阳县堡头村和山东莒县陵阳河遗址也发现了一些古陶器,刻有文字符号,其形状比半坡刻符较为复杂,更接近象形文字。如“炅”(热)字共有三个,两个繁体,一个简体。繁体上面是“日”,中间是“火”,下面是“山”。它们代表了一种语意的符号文字,可以看作是合体图画的会意字(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原始图形刻符》)。
[转载]转载:倪文东《刻划符号与文字起源》
大汶口文化原始图形刻符
姜寨刻符。姜寨遗址发现于1972年,它位于陕西临潼骊山脚下,临河东岸的台地上。是新石器时代的重要遗址,属于“仰韶文化”的遗存,距今约有五六千年的历史。考古工作者在这里亦发现有字形刻划符号10种,共计130个。其形状更接近于文字,结构比半坡刻符更为复杂(新石器时代《临潼姜寨刻符》)。
[转载]转载:倪文东《刻划符号与文字起源》
陕西临潼姜寨出土陶文
除了在半坡和姜寨发现原始刻符外,在陕西长安县的五楼,郃阳县的莘野、铜川市的李家沟,临潼县的零口、垣头及宝鸡等地亦有刻符发现。这些考古发现证明,陕西关中有可能是我国最早的文字诞生地,从而被誉为中国书法的故乡。
另外,马家窑文化(青海乐都柳湾马厂类型墓葬遗址)、龙山文化(山东章丘龙山镇城子崖遗址)、良渚文化(杭州良渚遗址(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刻符》马桥遗址)以及接近于甲骨文时代的江西吴城早商遗址、河南郑州南关外早商遗址和河北蒿城台西村商代中期遗址等,都存在着数量不等的陶器刻符。
[转载]转载:倪文东《刻划符号与文字起源》
青海乐都柳湾陶文(1974年出土)
(2) 刻划符号的研究及其意义
关于文字刻划符号,郭沫若先生曾对半坡陶文进行认真研究,认为“刻划的意义至今虽尚未阐明,但无疑是具有文字性质的符号,如花押或族徽之类……彩陶上的那些刻划记号,可以肯定地说是中国文字的起源,或者中国原始文字的孓遗”。在《半坡题辞》中郭沫若又说:”仰韶、龙山疑已进入有文字的时期。今来半坡观先民遗址……陶器破片上见有刻纹,其为文字殆无可疑。”古文字学家于省吾先生则对一些刻划符号认真研究后,作出推断,认为“ ”即矢、“ ”即草、“”即阜。我们经过认真观察就会得知,其中许多符号已相当接近于后来的文字。例如:(木)、(牛)、(月)、 (日)、(羊)、(目)、(五)、(市)、(巾)、(米)等。这些刻划符号都是我们的祖先“近取诸身,远取诸物”,在生产劳动中创造出来的。它们简洁、明快、质朴、自然、奇妙,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他们运用高度概括,大胆夸张的手法,汲取大自然的精华,移客观物象,用极朴实而简炼的点、线、面来表示,具有原始文化自然、质朴、神秘、烂漫等特点,是他们对美的体验和创造。原始刻符具有绘画和文字两重性,是中国文字的雏形,是抽象的书法造型艺术,成为中国书法艺术的源头和先导。汉字的产生,就是由原始的符号开始,从无形到有形,从无定形到有定形,从无规律到有规律,逐渐发展成熟的。
[转载]转载:倪文东《刻划符号与文字起源》
甘肃辛店陶文(1923年出土)
(3) 知识点:刻划符号——中国文字产生的基础
从原始时期的陶文到殷商时期的甲骨文,汉字的发展是一脉相承,有发展轨迹可寻的。仰韶文化时期的陶文已经不是简单的符号,它包含了原始文字的因素。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刻符,已经有形可识,有义可辨。这些考古实物资料足以证明,汉字书法在六千年之前的原始社会开始萌芽,经过漫长的发展时期,到了约三千年前奴隶社会的商代后半期臻于成熟。所以说,刻划符号是中国文字产生的基础。
[转载]转载:倪文东《刻划符号与文字起源》
郑州二里冈陶文(1953年出土)
[转载]转载:倪文东《刻划符号与文字起源》
良渚文化刻符(马桥遗址)
[转载]转载:倪文东《刻划符号与文字起源》
上海马桥出土陶文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