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部”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一种官制,包括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其中户部是掌管土地、户籍、财政等权利的机关,大致相当于今天的农业部、财政部、民政部。
早年天津老城厢北门里大街东侧有一条街,就叫户部街,街长336米,宽3米多,东与乡祠东街相连。2003年老城厢拆迁后,如今己找不到原来的痕迹了。
可“六部”明明都是中央机构,理应在首都,天津怎么会有户部街呢?
本文咱就聊聊这事。
永乐十三年后,明政府彻底停罢海运,恢复运河运输,南方的粮赋经运河到天津中转,于是在天津卫建粮库。
当时天津设左中右三卫,每卫都有5600人左右,所以后来又加设三个仓库,专供三卫士兵。
这样一来,户部就在天津开设分司,于北门里建了一座衙门,设一人专门监督管理大小事务。衙门名为“户部管仓分司署”,官员叫“户部分司监督”,等级为正六品,比知县级别还高,“户部管仓分司署”自然也比县衙门气派。户部街当然也就因此而得名了。
早年天津老城厢北门里大街东侧有一条街,就叫户部街,街长336米,宽3米多,东与乡祠东街相连。2003年老城厢拆迁后,如今己找不到原来的痕迹了。
可“六部”明明都是中央机构,理应在首都,天津怎么会有户部街呢?
本文咱就聊聊这事。
永乐十三年后,明政府彻底停罢海运,恢复运河运输,南方的粮赋经运河到天津中转,于是在天津卫建粮库。
当时天津设左中右三卫,每卫都有5600人左右,所以后来又加设三个仓库,专供三卫士兵。
这样一来,户部就在天津开设分司,于北门里建了一座衙门,设一人专门监督管理大小事务。衙门名为“户部管仓分司署”,官员叫“户部分司监督”,等级为正六品,比知县级别还高,“户部管仓分司署”自然也比县衙门气派。户部街当然也就因此而得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