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自远:世界上最早的陨石记录——河洛陨石
2018-10-12 12:56阅读:118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天文台高级顾问欧阳自远向记者指出,中国历史悠久,古代有过多次关于石陨石雨和铁陨石雨的记载,其中多项记载都占据了世界第一的位置。战国时代的史籍《竹书纪年》记载:“帝癸(夏,公元前1809年)十年,五星错行,夜中陨星如雨。地震。伊、洛竭”《竹书纪年》。伊、洛(今河南洛阳的伊河和洛河,在巩义市交汇后流入黄河),竭干枯,干涸。系指距今约3595年,一场陨石雨坠落,或引起地震,因此伊河和洛河断流枯竭。这应该是世界上第一次有关陨石坠落的记载,如果此次陨石坠落引发地震,乃至河流阻断,那么这肯定是一次大型陨石陨落事件。如此规模弘大的陨石雨降落可想而知陨石的数量不可估算!在20世纪70年代,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组织了《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的收集,整理,编纂工作。全面梳理总结了历代正史,地方志中的天象记事。有来自全国学术界的许多专家学者参与了这一工作。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天文台高级顾问欧阳自远先生是《中国古代天象记录总集》中“陨石记录”部分的主要编纂者。欧阳先生说:“这部巨著从古至今,每个朝代皆有记录,有多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项记录都被学术界公认为世界首次”。由此我们不得不去回眸中国历史,以及在那段历史的事情。
夏朝为我国史上第一个建立的国家和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已被誉为人类文明的始端,那个时代的《竹书纪年》在人类史上首次记录陨石现象,可谓是世界第一和之最了。至今还没有发现哪国有过这样早的陨石记录,可见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天象观测和陨石记载遥遥领先于世界各地。关于陨石文中记录了四层意思,一是时间,二是事件本身,三是引发现象,四是造成事件地点。
夏朝(约公元前2033-1562年),起始于夏禹,终于夏桀。夏桀暴戾,荒淫、腐败,至民不聊生,这时“地震。伊洛竭,夏亡”,夏桀在位53年。《竹书纪年》记录陨石落入年代是夏桀在位第十年(帝癸十年),即公元前1809年。
五星错行即是指:(太阳)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交错而行的天象。但根据威斯康辛大学出版《4500年太阳与行星的经度》天文资料考证表明,五星错行时间应该指的是夏桀14年(经年代推演,陨石落下时间应当是公元前1576年,即夏桀14年,而并非夏桀10年)。错行是指上述五星位置在经度上运行产生偏离交叉,如当年的11月7日水星与木星重叠在227度上。往往在古代将这现象比作社稷已乱,此时陨石坠落也昭示大的事件要发生了。原文中“夜中陨星如雨。地震。”是用句号划分的两个事件,那么究竟地震是不是陨石引起的,现在难以判断了。既然是句号相隔,可能是没有关联两个独立事件。至于年代误差,记载和推演哪个正确也就无法真实考证。
伊、洛竭,指今天在河南洛阳交汇的伊河和洛河,统称伊洛河。河南是华夏民族的发源地,也是华夏文明发源地(也有一说是发源于甘肃的天水)。这洛水就是洛河,而伊洛河则是“河出图洛出书”的发源地。据说早在人祖伏羲前河氏族人将供奉的河图洛书传给了伏羲,伏羲在巩义(历史上称“巩县”)河洛交汇处观看伊洛河和黄河交汇形成的漩涡因此演化出太极八卦,之后便有了《周易》。八卦作为阴阳说可谓是天地之说,它汇聚了万物之本。后人不断对河图洛书和八卦及《周易》作了大量的研究,企图解开其奥妙。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