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河大豆品种介绍
2018-11-08 06:16阅读:1,205
黑河大豆品种介绍
黑土农技网汇编 2009年3月29日
1.黑河12号
品种来源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农科所以5×1011中子照射黑河5803F2风干种子选育而成,原代号黑辐88-341。1995年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增产效果
1991-1992年省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862.O公斤,较对照品种北呼豆增产18.2%,1993-1994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323.9公斤,较对照品种北呼豆增产18.3%。
特征特性
亚有限结荚习性。幼茎紫色,圆叶,紫花,灰色茸毛,株高80厘米左右。主茎类型,有短分枝,结荚部位较高,适于机械收割。籽粒黄色,有光泽,圆形,百粒重20克。病虫粒率低,商品性较好,蛋白质含量40.O%,脂肪含量18.91%。生育日数95天左右,需活动积温1800。秆强,不炸荚,丰产性好。
栽培要点
五月中下旬播种为宜。公顷保苗30万株左右,亩施磷酸二铵10公斤左右,深施或分层施。在山区种植以大垄为好。
适用地区 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
2.黑河13号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r /> 品种来源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农科所以黑交83-1345为母本,黑交83-889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原代号'黑交90-2182'。1996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增产效果
1993-1994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016.4公斤,较对照品种东农40增产11.6%,1995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883.0公斤,较对照品种东农40增产14.4%。
特征特性
亚有限结荚习性,生育日数100天左右,需活动积温1950左右,紫花,长叶,灰毛。百粒重20克左右,蛋白含量39.18%,脂肪含量20.05%。
栽培要点
对土壤肥力要求较高,适于中上等肥力地块种植,适宜地区5月下旬至6月上旬播种,公顷保苗30万株左右,亩施二铵10公斤左右,肥力不高地块增施尿素2-3公斤。
适用地区 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下限,第六积温带上限
3.黑河14号
品种来源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农科所以黑交83-1345为母本,黑交83-889为父本杂交育而成,原代号'黑交89-116'。1996年由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增产效果
1993-1994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854.3公斤,较对照品种东农36增产17.6%。1995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662.2公斤,较对照品种东农36增产15.O%。
特征特性
圆叶,紫花,灰毛。生育日数90天左右,需活动积温1700左右。百粒重20克左右,蛋白质含量40.09%,脂肪含量18.92%。
栽培要点
在山区以大垄栽培为宜,行距60-70厘米,五月中下旬播种,公顷保苗30万株左右。亩施磷酸二铵10公斤左右,深施或分层施。
适用地区 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
4.黑河15号
品种来源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农科所采用快中子5×1011照射黑交78-1160风干种子选育而成,原代号'黑辐89-136'。1996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增产效果
1993-1994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669.4公斤,较对照品种北丰3号增产13.1%,1995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150.7公斤,较对照品种北丰3号增产18,1%。
特征特性
圆叶,紫花,灰毛。生育日数110天左右,需活动积温2100左右,百粒重21克左右,蛋白质含量40.96%,脂肪含量20.07%。
栽培要点
适于中下等肥力地块种植,五月上中旬播种,公顷保苗20?25万株,密度不易过大,亩施磷酸二铵5-10公斤,深施或分层施。
适用地区 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
5. 黑河16号
品种来源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农科所以黑河5号为母本,黑辐84-347为父本杂交育而成,原代号'黑交90-1495'。1997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增产效果
1994-1995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865公斤,较对照品种东农40增产11.3%,1996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455.6公斤,较对照品种东农40增产14.1%。
特征特性
株高80厘米左右,长叶,紫花,生育日数100天,需活动积温1950左右,籽粒蛋白质含量39.21%,含脂肪20.05%。
栽培要点
对土壤肥力要求不严,适于中下等肥力地块种植,公顷保苗30万株左右,五月下旬至六月上旬播种,亩施二铵8-10公斤,深施或分层施。
适用地区 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下限,第六积温带上限。
6、黑河17号
品种来源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农科所以合丰23为母本,黑交83-889为父本杂交育而成,原代号'黑交91-2004(92-975)'。1998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增产效果
1995-1996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596.7公斤,较对照品种北丰3号增产12.3%,1997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582.9公斤,较对照品种北丰3号增产10%。
特征特性
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70-80厘米,生育日数108天,需活动积温2100左右。长叶,紫花,灰毛。籽粒蛋白质含量37.73%,含脂肪20.50%。
栽培要点
五月中旬播种,用种衣剂拌种,公顷保苗30万株左右,平播密植可40万株左右;公顷施磷酸二铵150公斤左右,尿素30-40公斤,深施或分层施肥。
适用地区 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
7、黑河18号
品种来源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农科所以黑辐84-265为母本,黑交85-1033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原代号'黑交92-1544'。1998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增产效果
1995-1996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521.6公斤,较对照品种黑河9号增产10.6%,1997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854.2公斤,较对照品种黑河9号增产12.8%。
特征特性
亚有限结荚习性,株高80厘米左右,长叶,紫花,灰毛。生育日数113天左右,需活动积温2150,籽粒蛋白质含量39.65%,含脂肪20.42%。
栽培要点
五月上中旬播种,用种衣剂拌种;公顷保苗30万株左右。第三积温带迟播救灾密度应适当加大。公顷施磷酸二铵150公斤左右,尿素30公斤左右,钾肥40-50公斤,深施或分层施
适用地区 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上限。
8.黑河19号
品种来源
黑龙江省农业科学院黑河农科所以黑交85-1033为母本,合丰26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原代号'黑交92-1526'。1998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
增产效果
1995-1996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488.4公斤,较对照品种黑河9号平均增产10.02%,1997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891.3公斤,较对照品种黑河9号增产13.9%。
特征特性
亚有限结荚习性,长叶,白花,灰毛。生育日数118天左右,需活动积温2170,籽粒蛋白质含量37.94%,含脂肪21.23%。
栽培要点
五月上旬播种,用种衣剂拌种;公顷保苗30-35万株,窄行密植可40万株左右,公顷施磷酸二铵150公斤左右,尿素30-40公斤,深施或分层施。
适用地区 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上限。
9.极早熟高产大豆新品种 — 黑河25号
黑河25号,原品系代号“黑河94-147”,2001年春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2002年春经新疆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推广品种。
特征特性:紫花、尖叶、灰茸毛。株高80cm左右,亚有限结荚习性,主茎型,秆强,株型收敛,适宜机械化作业。籽粒圆黄,脐色淡黄,光泽中等,百粒重20克左右。蛋白质含量40.42%,脂肪含量18.96%。生育日数98天左右(新疆复播90天),需活动积温1850,适于黑龙江省五、六过渡积温带、内蒙古呼盟莫力达瓦旗、鄂伦春旗、新疆伊犁等地区种植,亦可作为黑龙江省第三、二、一积温带、吉林、辽宁等地复种或救灾品种种植。
产量:1997~1998年参加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978.8
公斤,较标准品种增产14.3%;1999年参加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061.2公斤,较标准品种增产10.6%;现为黑龙江省第五、六过渡积温带主栽品种。新疆复播公顷产量2250~2700公斤,春播公顷产量3000~3750公斤。
栽培要点:黑龙江省第五、六积温带播种在5月20日前后,救灾播种在6月上中旬,复播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垄作公顷保苗35万株,小垄或平播公顷保苗45万株。
10.高产大豆新品种黑河26号
原品系代号“黑河94-91”,2001年春经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
特征特性:白花、尖叶、灰茸毛。株高80cm左右,亚有限结荚习性,主茎型,多三、四粒荚,秆强,株型收敛,植株繁茂,适宜机械化作业。籽粒圆黄,脐色淡黄,有光泽,百粒重20g左右。蛋白含量40.10
%,脂肪含量19.94
%。生育日数118天左右,需活动积温2250,适于黑龙江省第三、四过渡积温带种植及内蒙古呼盟扎兰屯、阿荣旗、莫力达瓦旗、吉林敦化、陕甘宁坝上地区、新疆北疆地区种植;亦适宜吉林、辽宁等地复种应用。
产量:北方春大豆区域试验,1999年平均产量2969.1kg/ha,较标准品种黑河9号增产9.2%;2000年平均产量2748.0kg/ha,较标准品种黑河9号增产5.3%,两年平均产量2859.0kg/ha,较标准品种平均增产7.3%,列参试材料产量首位;2000年北方春大豆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75.5kg/ha,较标准品种黑河9号增产11.9%
。
栽培要点: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播种在5月上旬,复播在7月上旬。垄作公顷保苗30万株,复种公顷保苗40万株。
11.高产大豆新品种黑河30号
原品系代号“黑河97-1498”,2003年春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
特征特性:紫花、尖叶、灰茸毛。株高85cm左右,亚有限结荚习性,主茎型,节短荚密,多三、四粒荚,株型收敛,适宜机械化作业。籽粒圆黄均匀,脐色淡黄,有光泽,百粒重20.5克左右。蛋白质含量41.20%,脂肪含量19.98%。生育日数115天左右,需活动积温2150,适于黑龙江省四积温带及内蒙古呼盟扎兰屯、阿荣旗、莫力达瓦旗、吉林敦化、新疆北疆地区种植;亦适宜吉林、辽宁等地复种应用。
产量:2000-2001年参加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616.3公斤,比标准品种黑河18号增产11.0%
;2002年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572.3公斤,比对照品种增产12.1%。
栽培要点:黑龙江省第四积温带播种在5月10日前后,复播在7月上旬。垄作公顷保苗30万株,复种公顷保苗40万株。
12.早熟大豆新品种黑河31号
原品系代号“黑河97-1225”,2003年春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
特征特性:白花、尖叶、灰茸毛。株高75cm左右,亚有限结荚习性,主茎型,节短荚密,多三、四粒荚,株型收敛,适宜机械化作业。籽粒圆黄均匀,脐色淡黄,有光泽,百粒重21克左右。蛋白质含量38.37%,脂肪含量21.05%。生育日数108天左右,需活动积温2050,适于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种植及内蒙古呼盟扎兰屯、阿荣旗、莫力达瓦旗、鄂伦春旗等相应温度区域种植;亦适宜黑龙江省第二、一积温带救灾或吉林、辽宁等地复种应用。
产量:2000-2001年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520.8
kg/ha,比对照品种黑河17号增产9.4%。2002年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295.4公斤,比对照品种黑河17号增产10.7%。
栽培要点: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播种在5月10日前后,救灾播种在6月上中旬,复播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垄作公顷保苗30万株,小垄或平播公顷保苗40万株。
13.黑河32号
历年产量试验结果 1998-2000年所内鉴定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665.67
kg,比对照品种黑河17号增产17.77%。2001-2002年在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2269.7kg,比对照品种黑河17号增产8.5%。
2003年生产试验,在前期干旱夏秋50余天连阴雨条件下,平均公顷产量1714.105kg,比对照品种黑河17号增产12.23%。
主要特征特性 亚有限结荚习性
,前期生长快,抑制杂草能力强;白花、长叶、茸毛灰色;株高70cm
左右,有短分枝;结荚部位较高,适于机械化栽培。早熟,在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出苗至成熟110天左右,需≥10活动积温2070左右。丰产性好,高产栽培公顷产量可达2800kg以上。
商品性好,粒大圆黄、有光泽,百粒重21g左右。品质好,脂肪含量20.15%,蛋白质含量40.55%。 自然条件下叶部病害轻 。
对土壤肥力要求不严,适应性强 。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五积温带。
14.黑河33号
历年产量试验结果
1999-2000年所内鉴定试验平均公顷产量1867.85kg,比对照品种黑河13号增产28.8%。2001-2002年在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2368.2kg,比对照品种黑河13号增产11.1%。
2003年生产试验,在前期干旱夏秋50余天连阴雨条件下,平均公顷产量1525.3kg,比对照品种黑河13号增产23.8%。
主要特征特性 亚有限结荚习性 ,前期生长快,抑制杂草能力强;株高70cm
左右,有短分枝、节短、荚密,上下着荚比较均匀;紫花、长叶、茸毛灰色;秆强不倒,结荚部位高,适于机械化栽培。极早熟,在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出苗至成熟100天左右,与对照品种黑河13号相同,需≥10活动积温1900左右。
丰产性好,高产栽培公顷产量可达2500kg以上。商品性好 ,籽粒圆黄、有光泽,百粒重20g左右。品质较好, 脂肪含量
20.70%,蛋白质含量39.53 %。 自然条件下叶部病害轻 。抗逆性强,根系发达,比较抗旱 。
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
15.极早熟高蛋白大豆新品系黑河34号
原品系代号“黑河99-5210”,2004年春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
特征特性:白花、尖叶、灰茸毛。株高70cm左右,亚有限结荚习性,主茎型,多三、四粒荚,株型收敛,适宜机械化作业。籽粒圆黄均匀,脐色淡黄,光泽中等,百粒重20克左右。蛋白质含量46.6%,脂肪含量18.7%。生育日数95天左右,需活动积温1800,适于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内蒙古呼盟鄂伦春旗等地区种植,亦可作为黑龙江省第四、三、二、一积温带、吉林、辽宁等地复种或救灾品种。
两年区域试验,比黑河13好增产12.4%,公顷产量2360公斤。2002年第六积温带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189.0.公斤,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
9.7%。
栽培要点: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播种在5月25日前后,救灾播种在6月中、下旬,复播在7月上、中旬。垄作公顷保苗35万株,小垄或平播公顷保苗45万株。
16.超早熟高产大豆新品种黑河35号
原品系代号“黑河98-5139”,2004年春经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
特征特性:紫花、尖叶、灰茸毛。株高75cm左右,亚有限结荚习性,主茎型,多三、四粒荚,株型收敛,适宜机械化作业。籽粒圆黄均匀,脐色淡黄,光泽中等,百粒重19克左右。蛋白质含量39.6%,脂肪含量20.7%。生育日数91天左右,需活动积温1780,适于黑龙江省第六积温带、内蒙古呼盟鄂伦春旗等地区种植,亦可作为黑龙江省第四、三、二、一积温带、吉林、辽宁等地复种或救灾品种。
两年多点试验,比黑河14号增产18%左右,公顷产量可达2500公斤。2002~2003年第六积温带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2048.6公斤,比对照品种平均增产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