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掌握莎草科杂草发生特点让防控更有效

2024-05-19 21:33阅读:
掌握莎草科杂草发生特点让防控更有效
2024-5-18 来源:新植保网
莎草科杂草为单子叶多年生或一年生草本植物是危害草坪、苗木、绿篱的一类重要恶性杂草,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发生分布多生长在潮湿处或沼泽地,具有繁殖速度快再生能力强人工难以除根抗药性强等特点,其发生后与园林植物争夺光照、水分、肥料,对园林植物的生长发育和观赏性都有非常大的影响,令园林养护工作非常苦恼。今天就和园林朋友们一起交流一下莎草科杂草的发生特点及防除技术。
莎草科杂草形态特征
茎:茎实心、多为三棱形或扁三棱形,横断面为三角形、无节与节间的区别;
根:有块根或鳞状根系;
叶:基部具叶鞘,叶鞘的两侧边缘互相接合,部分种类的叶片已退化。
莎草科杂草的常见种类
香附子
多年生草本植物,香附子俗称莎草、香头草、回头青、三棱草、旱重。苗期2-4月,花果期
5-6月,秆散生,直立,高20-90cm,锐三棱形,无毛。叶基生,短于杆,叶宽2-5mm,深绿色,有光泽,无毛,叶背中脉突出,叶鞘基部棕色。在生长期内,能在短时间内以数倍甚至几十倍的数量快速繁育生长,迅速占领地面,对园林植物的争肥争水能力极强。

碎米莎草
一年生草本,无根状茎,具须根。春夏季出苗;花果期夏秋季。秆丛生,细弱或稍粗壮,高8-85厘米,扁三稜形;基部具少数叶,叶短于秆,宽2-5毫米。小坚果倒卵形或椭圆形、三稜形,与鳞片等长,褐色,具密的微突起细点。

水蜈蚣
多年生草本,丛生,多见于南方。全株光滑无毛,根状茎柔弱,葡匐平卧于地下,形似蜈蚣,节多数,节下生须根多数,每节上有一小苗。秆成列散生,纤弱,扁三棱形,平滑,叶窄线形,夏季从秆顶生一球形黄绿色头状花序。

莎草科杂草的发生规律
莎草科杂草从春到秋皆可发生,夏秋季节是莎草科杂草的发生高峰期,发生量大且密度高。其种子小又多、繁衍快,在生长旺季,2-3天即可出苗危害,不但可通过种子繁殖,还能通过块茎、根茎、鳞茎繁殖,若人工拔除时只铲除地上部分,其地下部分还会继续生长,7天左右便可达到原植株的高度。
莎草科杂草的生长对温度、湿度的要求非常高,越偏南的区域危害越严重,在东北地区一般是不会有莎草发生危害的。
莎草科杂草防除技术
1、抓住关键防除时期
莎草科杂草在大部分地区4-5月份之后才开始出现,7-8月份开始抽薹开花,抽薹开花后使用一般的除草剂很难达到理想的防除效果,因此对于莎草科杂草的防除一定要趁早,应把握好5月中旬-6月中下旬这个最佳防除时间段进行化学防除。
2、选择正确的防除方法
针对莎草科杂草的防控需要采取物理防除和化学防除相结合的方式,才能达到更好的防除效果。
物理防除方法
对莎草科杂草发生较为集中的地块,可结合深耕,人工捡出土中莎草的块茎,然后带出晒干集中焚烧,从而减少来年通过块茎萌发的莎草科杂草;7-8月份莎草科杂草成株开花结籽期(种子未成熟前),拔除整株或割掉地上部分的茎和花序,减少其种子落地,从而减少靠种子繁殖的莎草科杂草。
化学防除方法
1早熟禾、高羊茅、黑麦草、结缕草、狗牙根草坪出苗30天以上的健壮生长期防除莎草科杂草在草坪中莎草科杂草生长幼嫩期,选无风晴天,使用附子掘根一套二次稀释后兑水15公斤均匀喷施330平方

附子掘根防除香附子8天药效

2)麦冬、假花生、白三叶及多种苗圃、绿篱移栽缓苗成活后的健壮生长期防除莎草科杂草:在杂草幼嫩生长期,选无风晴天,使用淇林圃莎净二次稀释后兑水15公斤均匀喷施330平方。
圃莎净防除香附子(左边为用药10天效果,右边未用药)
使用化学药剂防除莎草科杂草注意事项
1、初次使用以上产品,务必先小面积实验(3-5平方左右),确定安全后方可扩大面积使用;
2、禾本科草坪出苗30天以上的生长健壮时期、针叶类植物株高30厘米以上、阔叶类植物株高40厘米以上移栽缓苗成活后方可使用本品
3、在苗圃、绿篱中使用时应压低喷头喷雾,尽可能不喷施到叶片上,如难以避免喷施到叶片上,请先小面积实验(3-5平方左右),确定安全后方可扩大面积使用;
4、夏季使用应避开高温时间段,选择在上午十点之前(露水干后)、下午四点之后施药,确保用药安全、有效;
5、土壤潮湿、杂草幼嫩时防除效果好,当莎草科杂草已经抽薹开花时应将杂草充分喷透,让杂草各个部位充分着药,才能达到理想的防除效果。
温馨提示:
因除草剂使用效果受环境条件、杂草叶龄、用药浓度、施药技术等多种因素影响,为确保安全性和使用效果,请在专业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切勿随意扩大应用范围或盲目应用。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