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竹子也生锈?竹秆锈病知多少!

2024-05-22 13:14阅读:
竹子也生锈?竹秆锈病知多少!
2024-5-22 来源:新植保网


有园林朋友在竹子上发现生锈的现象,正是竹秆锈病在危害,竹秆锈病又称竹褥病已发现为害淡竹、刚竹、哺鸡竹、箭竹及刺竹等竹种,给竹林的健康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患。
1竹秆锈病的发生和发展:主要发生在2-3年生的竹秆上,特别是在基部、下部和中部位置最为明显。在严重发病的区域,病害甚至可能蔓延至小枝。每年的4-5月,竹秆上会出现黄褐色至暗褐色的粉质状突起,这些突起呈椭圆形至条形,我们称之为夏孢子堆。这些夏孢子堆脱落后,病斑会变成黑褐色,十分醒目。随着时间的推移,到了8月份,我们会在老病斑的外侧发现新的黄斑。而到了9-10月至第二年的2-3月,竹秆上会产生一种不易脱落的橙黄色毡状物,它们逐渐增多,形状从椭圆形、长条形到不规则形都有,这就是冬孢子堆。这些冬孢子堆在遇到雨水后会吸水膨胀,反卷脱落,给竹秆造成进一步的伤害。
值得注意的是,夏孢子堆在一年中只产生一代,而且它们必须在冬孢子堆下形成。如果在早春期间人为地刮除孢子堆,那么当年就不能形成夏
孢子堆,这为我们提供了防治病害的一个有效手段。
2】竹秆锈病的侵染规律:竹秆锈病的病菌主要以茵丝的形式在竹秆上存活多年,它们产生的夏孢子和冬孢子是对竹子造成危害的主要元凶。其中,夏孢子只侵染当年的新竹,传染期从4月中、下旬开始,传染盛期是5月至6月中旬。此时正是新竹出枝展叶的时期,病菌侵入后潜育期长达7-19个月。由于新竹的症状出现较晚,病斑较小,很容易被我们忽视,等到2-3年生竹秆症状明显时,往往已经造成了较大的损失。
3】竹秆锈病该怎么防治?
1地势低洼、湿度大的竹林更容易发生竹秆锈病因此,我们在日常管理中要注意保持竹林的通风透光,避免竹林过于潮湿,以降低病害的发生几率。
2、发现病害时,及时刮掉锈状物,并使用淇林田钧+植大壮喷施,5-7天再喷施一次。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