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上海黄浦-江西中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江西中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江西中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江西中路风貌保护道路
(江西中路-延安东路口)




上海黄浦-江西中路风貌保护道路
(江西中路-南苏州路口)
江西中路筑于清咸丰五年(1855年),初名“教会路”,又名“教堂街”(Church Street),清同治四年(1865年),以江西省名命名为“江西路”,1946年改名“江西中路”,沿用至今。上世纪初,尤其是1922年后,随着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大厦”的落成,该道路成为上海主要行政中心,沿路驻设数十家银行与金融机构,被誉为“东方华尔街”。


上海黄浦-江西中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江西中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江西中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江西中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江西中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江西中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江西中路风貌保护道路





江西中路14弄为“吉庆里”,建于1922年,占地约2686平方米,内有14幢建筑,二层,砖木结构,总建筑面积3321平方米,沿街立面为新古典主义建筑风格。


上海黄浦-江西中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江西中路风貌保护道路





江西中路105号为“上海西泠印社”。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以吴昌硕为第一任社长的“杭州西泠印社”成立。是年,在上海创立上海分社,配合杭州总社开展学术研究工作,为相关人士提供大量工具、材料和资料,并出版不少原拓的印谱精品。


上海黄浦-江西中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江西中路风貌保护道路
江西中路(广东路179号)为原“《大陆报》馆”旧址。《大陆报》于清宣统三年(1911年)正式出版,为中美合资创办的日报,双方各持50%股本,其中,中方股东有原驻美国大使伍廷芳、沪宁铁路总办钟文跃等。该报言论代表在沪美侨的利益,报道繁简得当,消息迅速及时,文笔活泼轻松,为上海最早的美国式编排的报纸,颇受读者欢迎,发行数一度超过《字林西报》。


上海黄浦-江西中路风貌保护道路





江西中路(泗泾路28号)为一处建于1910年前后的中西合璧建筑,砖混结构。建筑平面为方形,坡屋顶,出檐深远,青砖外墙,转角、屋檐、腰线等为红砖砌筑,南立面有连续的券窗。泗泾路东起江西中路,西至河南中路,长163米,筑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初,近代汇聚棉纱、颜料、西药、电器、织造等商行,并有多家钱庄。该道路两侧多为三、四层旧式洋房,一度被称为“外国弄堂”。


上海黄浦-江西中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江西中路风貌保护道路

江西中路1351-13号为“恒业里”,建于1911年,砖木3层,外立面红灰相间清水砖墙,镶嵌白色水泥线,坡顶有老虎窗。该建筑由“恒浮洋行”设计,是上海市第三批优秀历史建筑。


上海黄浦-江西中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江西中路风貌保护道路





江西中路138号为“祥泰银行”旧址,由“谦信洋行”设计,又名“谦信大楼”。建成于1907年,砖木结构,该建筑立面有双联或三联石柱券窗,清水红砖券口。主入口石砌装饰为文艺复兴时期式样。


上海黄浦-江西中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江西中路风貌保护道路





上海黄浦-江西中路风貌保护道路





江西中路与福州路交汇口四角各自分布着一处优秀历史建筑,分别是“福州大楼”、“新城饭店”、“建设大厦”以及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大厦”。

江西中路187号(汉口路193号)为“工部局大楼”,为当时上海公共租界最高行政机构工部局的办公大楼。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