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两“1867”真品鉴赏及历年成交价格
2019-07-07 08:44阅读:10,131
早期中国没有自己的银元,因此外来通货充斥,输出银元成了列强的重大收入。十九世纪中期起墨西哥银元虽逐渐取代本洋,但尚未完全站稳脚步,觊觎此市场大饼的英国自然也想趁势分杯羹。而香港在南京条约后割让给英国,开埠以来并没有专用货币,一直沿用中国内陆流通的各式货币。
X
1867年香港造币厂刻模试制了一套样币,为要更易被中国政府接受,正面采用象征中国帝王的龙形图案。同时以上海是重要新兴港埠,误以为采用上海平法有助销量,因此文字使用“上海壹两”,可能错认上海通用的规元含银九八,将成色定含银982;其重量则为566格令(合36.67克),系与漕平一两同。在考虑平衡对等原则下,背面是英国皇室及嘉德勋章图案(Royal
Arms and
Garter)。样币送了一组到北京但未被认可,此套样币泉界习称“上海壹两”。钱币界最早对“上海壹两”进行考证而有具体结果的是中国机制铜币大师伍德华(Tracey
Woodward)。他在1922年开始注意此币,至1937年发表研究心得,期间费时近十五年。其结论是“上海壹两”(Shanghai
One Tael)是误写,应该是“壹上海两”(One Shanghai
Tael),“上海”一词是指秤量单位,不是地名,即其本意是“漕平壹两”,并非只要在上海行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