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彦皓(可信财商):显然,美国越陷越深,持续透支,最终必然崩盘
2023-01-30 18:11阅读:6
显然,美国越陷越深,持续透支,最终必然崩盘
文\丁彦皓-可信财商、珂芯资产
一、目前中国应对美国战略挑衅的理性选择就是确保底线、战略容忍与蒙头发展,形成量变向质变的演化,直至对美国形成绝对的优势
表面看当前的世界风云诡谲,但是主线无非是中美国际主导权之争
但真正决定中美最终博弈结局的唯一因素是第四次工业革命主导权的争夺,只有彻底的掌握了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主导权,才能够分得更多的产业革命红利、福泽社会以及提升国力、军力,今而掌控国际主导权
但在中美对这一轮博弈显然基于自身的独有禀赋选择了不同的发展路径,即中国选择实实在在的深耕,而美国却选择了全球收割与打劫
表面看,美国咄咄逼人,且成果卓著,其实完全逆时代潮流,不可持续
在这一轮全球主导权之争中,中国最大的特征是基于北京共识的“共赢”之策,即让所有与其交往的国家、经济体都能够获得中国发展的红利,而未对其实施零和博弈的收割
这就意味着,总体而言,除美国之外的其他国家或经济体总体能够容忍中国的崛起,而未有全力打压与死磕的意愿与倾向
但是,中国的国际影响力与国家实力远不及美国,尤其自二战后,全球各国都运行在美国构建的国际体系中,所以即使美国的行为选择不得当,但依然在短期内有效,且成果颇丰
基于此,中国的理性选择就是确保底线、战略容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忍与蒙头发展,
形成量变向质变的演化,直至对美国形成绝对的优势
二、“矛盾”与“多元”是美国的最大特征,而中国却是“高度一体”,最终决定双方博弈的结局
在这一过程中,美国断然不会让中国如愿,持续破坏,试图延缓,甚至阻扰中国的发展就成了其必然选择
但是美国在这一过程面临四大不可逆的困境,让中国具备绝对的腾挪空间,即
1、美国早已错过遏制中国的最佳战略机遇期,现在已经壮大到美国根本无法轻易撼动的境地
2、美国内部各派系与利益团体早已与中国深度利益绑定,对其遏制中国的战略形成了掣肘
3、美国的传统盟友早已与中国深度利益绑定,根本不愿牺牲自身的利益配合美国遏制中国
只是目前迫于美国的威胁,不得已附和,但是断难持续
4、美国在全球的利益诉求过多,早已超出了其实力的容忍范畴,这让其持续捉襟见肘,也让中国具备了腾挪的空间
“矛盾”与“多元”是美国的最大特征,而中国却是“高度一体”,这就让双方的行为选择颇为不同,且结局各异,也最终决定双方博弈的结局
即美国的战略定力不足,随着政权的更替,甚至出现反复与对立,让其很难实现既定预期
但中国却能够多年贯彻同一战略,最终通过持续的迭代,量变到质变,实现既定战略预期
尤其美国内部各派系与利益团体的利益诉求多元化,且对权力的高度绑架,让美国的对华战略更显得“摇摆不定”
三、基于美国对华战略打压的四大“不得已”,中国完全具备与其博弈的实力
目前,美国必须面临四大“不得已”的妥协,即
1、美国内部各派系与利益团体的不同利益诉求中“不得已”的妥协
2、在对中国的经济利益诉求与对中国战略打压的“不得已”妥协
3、在打压中国与除中国之外的全球不与美国利益一致国家时的“不得已”妥协
4、在强迫其传统盟友集体遏制中国与对其对等补偿让利中的“不得已”妥协
其实,中国在应对美国的战略遏制,无非就三招,即
1、实实在在的谋发展,抢夺战略机遇期,持续提升与美国博弈的话语权
2、提升美国维护全球利益的成本与透支美国的国家实力
3、以基于自身实力的利益共赢与实力压制分化瓦解美国遏制中国的其他盟友
其实,目前中国有诸多与美国博弈的优势,但最大的非中国内部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与完整的产业链莫属
各国博弈与斗争的唯一目的无非就是为了获利,而中国却能够满足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国家与经济体这一诉求,让美国与其传统盟友之间形成间隙,这是中国应对美国战略打压的关键
即通过持续的改革开放,将全球所有对华友好,且愿意互利共赢的国家与经济体纳入中国的利益格局中,这必然会让美国极度尴尬,大幅提升其遏制中国的代价与成本
四、表面看,美国对中国高科技封锁、离间日韩与引爆台湾,但又能怎样?
事实,目前美国与中国所面对最大的困难依然都在国内,而非对方
但是,美国内部利益格局固化,毫无腾挪与重构的可能,现实逼迫其将内部矛盾外延,以延缓自身困境的恶化
而中国权力凌驾于一切利益团体之上,完全具备通过重构利益格局,最大化释放潜在生产力与创造力,实现突破的可能
基于此,美国必须选择通过遏制中国,延缓中国崛起的态势,为其全球收割与内部矛盾调节赢得机遇期,这是当前横在中美之间最大的风险点,极有可能玩到极致,甚至引发直接的武装冲突
表面看,美国对中国高科技封锁、离间日韩与引爆台湾,但又能怎样?
当前美国却面临三大困境根本无解,即
1、俄乌冲突愈演愈烈,最终会将欧美拖下水,而中国此时必须在经济、政治与产业上大力支持俄罗斯,维持中美俄三角的稳定,透支美国的国家实力与在欧洲的影响力,为中国赢得战略机遇期
2、伊核问题以及巴以冲突即将失控,美国为了遏制中国,将本来配置在中东的军力调往亚太,形成权力中空后,中俄伊三国顺势填补了这一空白
现在美国不得不又以更大的成本重回中东,以维持其原油定价权的存续,但又不得不暂时搁置对中国的战略打压
3、美国内部的经济下滑与债务困境日益凸显,而中国借此大量抛售美债,回笼资金,在全球低价收购优质资产,对冲美联储加息国际收割的算计,也顺势恶化了美国内部的矛盾
日韩在东亚属于一个尴尬的存在,一方面经济与中国高度绑定,另一方面实力不在一个级别,且中俄朝又高度一体,与中国对立则意味透支日韩的国运,所以中国对待日韩只需晓以利害,且适度打压即可,断然翻不起大浪
而对待台湾必然要有“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如果美国玩的不极端,台湾问题再拖几年,如果美国玩的过了,就顺势拿掉即可,料定美国不敢武力干涉
五、对中国这种体量与国际地位的国家而言,高科技产业本就必须基于自身,但中国相对欧美日韩依然具有三大优势
中国已经具备自成一体的高科技体系,且具有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离开市场迭代的高科技体系断然无法持续,这是中国应对美国高科技封锁的关键
美国对中国的高科技围堵必然会让中国通过自我发展寻求突破,而一旦中国技术通过中国内部市场的迭代后取得突破,最后必然以基于中国市场迭代的低价产品不但抢夺欧美高级体系的全球市场,透支其产业竞争力,而且还会引爆欧美的债务大雷
对中国这种体量与国际地位的国家而言,高科技产业本就必须基于自身,断然不能将命运交予他国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中国社会整体对欧美所鼓吹的国际产业一体预想的过度乐观与天真,以致于对其过度依赖,形成了当前的尴尬
而未来中国的高科技产业相对欧美日韩依然有三大优势,即
1、后发优势,即至少知道发展路径,具有模仿的红利
2、中国已经形成一套完成的高科技产业,在诸多领域与欧美日韩不相上下,甚至引领,具备自我开发的实力
3、通过全球最大单一市场的优势,嫁接欧美日韩的技术,辅助与过渡当前的空白
中国发展至今必须很清晰的认识到三点,即
1、未来的发展必须基于自身,断然不能再对欧美日韩过渡依赖
2、发展必然遇到阻力,但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无解”
3、美国并非强大到不可一世,反而漏洞百出、捉襟见肘与持续恶化
六、结论
目前决定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就是战略定力,维持已有的战略机遇期,但是也有足够的实力确保自身的核心利益不受侵犯,而美国却极度焦虑与无奈
俄乌冲突一定会把美欧拖下水,中东乱局刚刚开始以及美国内部经济下滑、债务困境与阶层对立却日益恶化
显然时间不在美国一侧
内部矛盾不可调和,俄罗斯与中东不可能轻易妥协,中国又在持续提升美国全球利益维护的成本与恶化其内部矛盾,最终必然让美国越陷越深,持续透支,直至崩盘
可信财商-所有评论都要对投资有所帮助!
作者简介:
丁彦皓 博士、博士后,专注资本市场,聚焦权益投资、资本运作、大宗期货、期权以及宏观经济等领域的研究与投资,关注国际关系、历史、哲学与宗教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