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的歙砚原产地原来在江西婺源,有多少人不了解?
2018-05-22 15:25阅读: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走到哪里都能被当地厚重的文化所感动,比如说前几天去了江西婺源的篁岭,除了欣赏古村的晒秋文化和云上梯田之外,也被当地的文化所震撼,甚至纠正了我对一些文化的误读,比如说,中国四大名砚之一的歙砚,我一直以为那是安徽的特产,但是没想到最正宗的歙砚(又称为龙尾砚)竟然是来自江西的婺源,虽然我知道婺源在历史上曾属于徽州,也是典型的徽州文化,但它作为歙砚的原产地,还真是颇为意外。
在篁岭古村的游客接待中心前面,有一栋叫做“恒雅斋”的古楼,里面便是一家集歙砚制作、展示、传承和销售于一体的店铺,其名为“篁岭山房”。
歙砚
,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它与甘肃的洮砚、广东肇庆(以前为端州)的端砚、黄河澄泥砚齐名,产于古代歙州治下的安徽歙县、休宁、祁门、婺源等,但其歙石以婺源的龙尾山下溪涧为最优,所以又被称为龙尾砚,所以说婺源是歙砚的原产地也算是名符其实。
据工作人员介绍,婺源产的歙砚因其坚紧石材、缜密纹理、滋润石肤、发墨如砥、金声玉德等特征,而被历代书家所推崇,成为文房第一用具。
关于歙砚的最早记载始于唐朝,据说在唐开元年间,歙州一名姓叶的猎户在追逐野兽的过程中,来到婺源的龙尾山,见到山间溪流中,叠石如城,莹洁可爱,于是采石而归,后制作成砚,这便是歙砚最早的记载。
虽然姓叶的猎户用歙石制作了砚台,但并没有多少人知道,而让它的名震天下的,则源于唐代大书法的家柳公权在《论砚》上大力的推崇,将其推举为中国的四大名砚之一。后来还成了当地的贡品而进献给宫廷使用。
后来,那个不爱江山爱诗辞的南唐后主李煜,更是对龙尾砚喜爱有加,将其喻为“天下之冠”的砚台。
到了宋代,龙尾砚在书法四大家“苏黄米蔡”的推崇下,渐渐名满华夏,而且米芾在《砚史》中明确记载歙砚产地,直称“歙砚,婺源石”。相信很多朋友对于歙砚的理解都只知道是安徽的著名特产,有多少人知道歙砚竟是江西婺源产的呢?
苏东坡曾以“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谷里,金声而玉德”称赞龙尾砚的品质。
黄庭坚则有徒步亲临龙尾山,寻访一方宝砚的传闻。而蔡襄更将龙尾砚比作价值连城的“和氏璧”。
婺源的龙尾砚矿经千年开采,矿藏越来越少,几近枯竭,年轻技师也后继无人,手艺濒临失传。面对这种情况,婺源篁岭为了保存、发扬这一技艺,特地邀请了“恒雅斋”到篁岭开设了这家“篁岭山房”传播砚文化。
我们去的时候,这个山房的老板汪亮不在,是山房的一个工作人员接待我们的,她告诉我们,汪亮虽然年龄不大,但他从16岁起学徒制砚已逾十余年,擅长浅雕和镂空雕,随形制砚,“篁岭山房”舍内所藏两百余方佳砚,图案多山水人物,刀工精细秀逸,古拙文气,为歙砚中上之作。
渝帆之前曾在广东的肇庆参观过端砚的制作工艺,与歙砚的情况相似,由于现在硬笔替代了毛笔,电脑代替了手写,所以人们对砚台的需求已经越来越少,所以更多的是作为工艺品的收藏,所以砚台的制作也从古代的偏实用性,转成了现在偏艺术性了。
怎样的歙砚算是一方好砚呢,篁岭山房的工作人员介绍说,鉴别砚台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首先要看,从纹理上面来分辨;
第二个是叩,好的歙砚密度高,声音像金属一样的,叩之是金声。
第三个就是摸,摸是感觉它的细腻度。歙砚里叫“金声玉德”,金声就是像金属的声音,玉德,就是指砚石有玉的品质,很细腻,很温润。
歙砚的制作过程工艺繁多,制程复杂,包括前期的采石、选料、制坯,到后期的设计、雕刻、磨光、配盒等,一共有十余道工序。关于歙砚的价值,渝帆注意到这些砚台标价,最贵的是前面首图,标价是38万,而其它的一般在两三千元到数万元不等,当然最便宜的,几百元也是有的。
大家对歙砚有过了解吗?知道婺源是歙砚的原产地的朋友有多少?是不是有很多朋友都像我一样以为歙砚是安徽的呢?
旅行能增长见识,旅行能开阔视野,旅行能让我们发现自己的孤陋寡闻,这就是旅行的意见,我是渝帆,欢迎你的关注与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