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操氏始祖居住地——操家村

2014-09-11 07:52阅读:2,698
操氏始祖居住地——操家村X

上饶市鄱阳县金盘岭乡新义操家村,是一处四面青山环抱的小平原,就像张开的莲花瓣中袒露着的莲子盘,莲子盘上的房子、溪流、田畴等物构成一个小村庄。鄱阳古老姓氏之一操氏,就居住在这里。南北朝、北周时期,这里诞生过江西史上的“编外皇帝”操师乞。
青石连接,古代建筑古典精美
操氏始祖居住地——操家村
新义操家村包含七个操姓自然村,村庄呈北斗七星状分布排列。连接新义操家几个自然村的是一条小河,小桥流水,沟渠纵横。小河由于落差形成六大围堰,每一级两至三米,每一塘堰都浇灌着一片良田,堰堤上绿树成荫,是种田人和耕牛休息乘凉的场所。堰塘口由青石砌成,成60度的坡,平时溪水潺潺,下雨时如瀑布飞泻,十分壮观。 从前村里户与户之间以及四条出村的道路都铺着青石,青石中间是深深的车辙。村庄中心就是祠堂
,村民划片而治,每一片称为“一门栏”,每一门栏都建有一栋由大红石与大青石砌成的大石房。
操氏始祖居住地——操家村
村里的老宅子都是青砖碧瓦二层楼,房间内镶嵌有古典精美的木雕,栩栩如生。房屋是木质结构,并且都设置有两大天井,房间布局则根据面积大小设计为三进三出或七进七出。在老宅子保存较好的楼下村,江西省鄱阳湖文化研究会、谱牒分会的会长朱贵安先生考证说:“那些古建筑应该说年代久远,从整体布局结构上看,分前后两排,每排四栋共八栋,八栋房子之间都有青石板路连接的,看上去就像一个方格的大棋盘,把棋子布于其间。”古建筑上有题字和雕花,雕花内容可能取材于三国故事。
操氏始祖居住地——操家村
据《操氏宗谱》记载,北宋时期,真宗进士万成公生有洪、海、浩三子。老大居新义南山(前山),老二居新义卧龙嘴,老三居祖居新义楼下。为了来往方便,三村之间均以青石板铺路,并在去前山的山沟里建了一座卷棚桥,该桥至今完好无损。经过十几代的变化,最终数楼下村人丁兴旺、家业繁盛。宋治平二年(1065年),仁宗钦点探花浩公在村西建了一座祠堂,建造地点名叫义山之阴。该建筑高约10米,长30米,宽20米,总面积600余平方米。堂内结构依次为万年台、前天井、中堂、后天井、上堂、神安(即神位)六大部分,神安解放后被拆用以建学校。
沧桑往事,江西史上“编外皇帝”
操氏始祖居住地——操家村
据清宣统年间《谯国操氏宗谱》记载:东晋末年,曹操为了躲避司马懿的追杀,在“五马破曹”时流落至此。为了让子孙后代永远铭记这份耻辱,也为了安全慎重起见,他们只好以“操”为姓。“操”既与“曹”字谐音,又在“曹操”二字之中。南北朝初期,这个村庄在逍遥山下的瓦碎坞。至南北朝中期,一场大火把房屋全部烧毁,遂迁到新义白果岭重建家园。到北宋年间,村东建起了一幢环翠楼以后,才改名“新义楼下”。经过千百年的繁衍变迁,村里的人陆陆续续离开,致使操氏宗亲遍及鄱阳县、江西省乃至全国多个地区。
操氏始祖居住地——操家村
操家村虽小,却出过“编外皇帝”。1300多年前,鄱阳人操师乞率先起义反隋。操师乞又名操天成,隋末,揭竿起义,攻下鄱阳郡、豫章郡,自号元兴王,建元始兴。他的名字已被收录于《中国历代帝王辞典》而彪炳青史。操师乞从小在云来山脚下的一个小山包上习武。小山包离村2公里,面积约四亩,上游之水都得由此经过,是天然的习武场所。据当地村民口述,有一次在操师乞习武时,一个头戴斗笠的人前来挑衅。两人交起手来。操师乞故意让他三招,但他还是以败告终,那个人就是林士弘。两人切磋武术之道以后,成了同生死共存亡的挚友。后来,操师乞战死,林士弘继领其众,大败隋军于鄱阳湖,杀隋将刘子翊,占据虔州(今江西赣州),起初称“南越王”,后称帝,国号“楚”。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