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春城"大比拼:昆明VS勐海,谁胜出????
2010-07-23 08:53阅读:1,190
大家对昆明已经了解得很多了,这里就不再详解昆明的方方面面.先给大家说说位于西双版纳西部的神秘悬城勐海县的情况吧!
普洱茶圣地,滇南粮仓--勐海 距州府景洪市50公里,全程二级公路。可在景洪客运站和版纳客运站坐车,车票15元。傣语中,“海”意为勇敢,'勐'意为地方,在这个勇敢人居住的地方,现在是云南的茶叶圣地(云南茶叶第一县),四季如春,这里的风光也是一流的。勐海县地处西双版纳州西部,地势中部平外部高,
中部平坦的坝区上分布着9个1000亩以上的坝子,这些坝子的海抜在650——1180米之间。其中勐遮坝子面积153平方公里,是西双版纳最大的一个平坝,在坝子中,隆起两个形如乌龟的山丘,人称公乌龟山和母乌龟山。坝子中分布着130多个风光秀丽的傣族村寨,有10余万亩水田,是西双版纳的粮食主产区,也是<马儿呀,你慢些走>的名歌产生地。勐海县西面和南面与缅甸交界,国境线长146公里。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有版纳春城之美称。地处东经99°56’~100°41’、北纬21°28’~22°28’之间。东西最长横距77公里,南北最大纵距115公里,总面积5511平方公里,其中山区面积占93.45%,坝区面积占6.55%。县城勐海镇距省会昆明776公里.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全县总人口314068人,其中各乡镇人口(人): 象山镇 31280 打洛镇
24897 勐海乡 24500 勐宋乡 21906 勐阿乡 24897 勐往乡 13701 勐混乡 27114 格朗和乡 15641
布朗山乡18358 勐遮乡 60330 勐满乡 19862 西定乡 14137 巴达乡 9957 勐冈乡
7488。有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回族、佤族、汉族等2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5.56万人,占总人口的86.32%。其中:傣族11.55万人,占3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9.02%;哈尼族5.94万人,占20.06%;拉祜族3.74万人,占12.63%;布朗族3.20万人,占10.8%,是全国布朗族人口最多的县。
2004年,勐海县撤销西定哈尼族乡和巴达哈尼族布朗族乡,合并设立西定哈尼族布朗族乡。新设立的西定哈尼族布朗族乡管辖原来西定哈尼族乡和巴达哈尼布朗族乡的行政区域,隶属关系不变,乡政府驻原西定哈尼族乡政府驻地。
勐海是闻名中外“普洱茶”的故乡和我国产茶最早之地,有1700年前的巴达贺松野生“茶树王”和800余年前的南糯山人工栽培型茶树。四季适宜水稻生长,盛产优质米,自古有“滇南粮仓”之称,是国家级粮食生产基地和糖料基地。境内热带亚热带风光秀丽,民族风情浓郁。打洛是通往缅甸、泰国重要的省级口岸,边贸、旅游发展前景广阔。勐混坝子为一片沃野,出产的201大米全国有名!
附录:
景真八角亭位于勐海县城西16公里南哈河畔
的景真山上,此处的地理环境十分优美,左面临景真湖,右旁是宽敞的沥青路面的佛双公路,依山傍水,是一处少有的风水宝地。据景真地方史《传岗》记载,景真八角亭始建于傣历1063年(公历1701年,清康熙四十年),它是景真勐级(西双版纳傣族历史上的行政级别,相当于现在乡镇级)总佛寺内的一个重要建筑,由该佛寺的高僧添蚌叫主持建盖的。自景真八角亭建立300多年来,历经沧桑,在傣族人民的精心保护下,始终完好地屹立在祖国南疆的边陲,成为境内外各族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群众心目中的瑰宝。先后被公布为州、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1988年1月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景真八角亭是属南传上座部佛教建筑中的戒堂,傣语称为“窝苏”,即是佛爷诵经忏悔、开会议事的地方!
景真八角亭通高20米,底部直径10米,亭基高5米。亭子为砖木结构,呈八角形,亭身有31面,32个角。八角亭的偏厦,自下而上,逐层收缩,重叠而上,十分美观。屋面覆盖着鱼鳞般的琉璃瓦,屋脊安置着傣族艺人精心制作的陶质卷草花卉、宝塔,八个角顶则饰有金鸟、凤凰陶塑。边沿挂有铜铃,亭冠有一
把金属制作的伞盖。室内有24面墙,墙壁印有各种金银粉漏版金水图案。东西南北各开有门,正门向东,呈拱形,上设佛龛,供有铜佛像。门前台阶两侧塑立着两头雄狮,木质亭梯两边雕塑着两条巨龙,栩栩如生。整座建筑造型独特精美,是傣族佛教建筑中的精品。
曼短佛寺
曼短佛寺,位于勐海县城西南面的昆烙公路边上,距县城约10公里。是当地傣族从事宗教文化活动的中心。曼短佛寺傣语称为'瓦拉扎探'。
据史籍记载,此佛寺始建于公元950年,距今已有1049年,是小乘佛教传入后建的最早佛寺之一。佛寺整体由大殿、戒堂、彭房、僧舍、佛塔和'窝苏'(八角亭)等建筑群组成。主体建筑大殿阔4间,宽约10米,深8间,长约18米。大殿是拍梁、穿斗结合的梁架结构,重檐歇山式屋顶,上下两檐都是五面坡。平面布局不用檐柱,四面偏厦是墙抬梁,墙体与檐口间设有斜撑。殿内外的构件上均有龙、凤花卉等图案的雕刻装饰,形象逼真,原始古朴。曼短佛寺的建筑造型和装饰艺术集中地体现了傣族古代建筑技术和历史文化的精华。
1993年被列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4年以来,当地群众以佛寺为依托开发为旅游景点,以傣族食品烧烤风味为主,销售其它旅游纪念品,每天吸引着上千的国内外游客到此观光游览和品尝民族风味烧烤。
昆明VS勐海第一局:气候
昆明:中国的西南部,云贵高原中部,市中心海拔1,891米。南濒滇池,三面环山。
昆明位于东经102°10'至103°40',北纬24°23'至26°22',市中心位于北纬25°02'11',东经102°42'31'。
气候特征: 昆明属北纬亚热带,然而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气候宜人,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城区温度在0—29℃之间,年温差为全国最小,这样的气候特征在全球少有,因此昆明素以“春城”而享誉中外。昆明四季温暖如春,全年温差较小,市区年平均气温在15℃左右,最热时月平均气温25℃左右,最冷时月平均气温3℃左右。
历史上年极端气温最高30.4℃,最低-7.8℃。
由于温度、湿度适宜,日照长,霜期短,所以鲜花常年不谢,草木四季长青,昆明“春城”的美誉由此得来。
昆明日温差较大,紫外线强度较高,一天之中有四季,有遇雨变成冬之说,在冬、春两季,日温差可达12~20℃。
昆明气候的主要特点有以下几点:1.春季温暖,干燥少雨,蒸发旺盛,日温变化大;2.夏无酷暑,雨量集中,且多大雨、暴雨,降水量占全年的60%以上,故易受洪涝灾害;3.秋季温凉,天高气爽,雨水减少。秋季降温快,天气干燥,多数地区气温要比春季低2℃左右。降水量比夏季减少一半多,但多于冬、春两季,故秋旱较少见;4.冬无严寒,日照充足,天晴少雨。5.干、湿季分明。全年降水量在时间分布上,明显地分为干、湿两季。5~10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的85%左右;11月至次年4月为干季,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5%左右。
勐海:勐海县位于云南省西南部、西双版纳的西部,城市海拔1200米,地处东经99°56’~100°41’、北纬21°28’~22°28’之间,西和南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46.6公里。
气候特征:北纬热带,然而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更无严寒,气候宜人,具有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特点,城区年均温度在16.5—21.6℃之间,年降雨1260-1965MM(多集中在每年5-10月的雨季),年均有雾日达110-130天.
昆明VS勐海第二局:人居
昆明:云南最大的城市,省会,全市人口721万,常住人口629万,人口密度294.76人/平方公里,市区常住人口320万,全市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6岁。
昆明市人口以汉族为主,占全市常住人口的 86.52%。各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市常住人口的
13.48%。中国典型的大城市.目前,主城区面积达到360平方公里和人口达到360万人,城市绿化覆盖率30%,人均公共绿地面积7.8平方米,是国家级园林城市和云南省园林城市。
供水、供气、供电等市政配套设施日趋完善。
昆明周边200公里范围内主干道基本实现高等级化,昆河、沪昆、成昆、南昆等铁路通达国内外。
昆明国际机场年旅客吞吐量达到1894万人次,已开通国内、国际及地区航线100多条
勐海:云南边境县城,31万多人(城区人口不足10万),有傣族、哈尼族、拉祜族、布朗族、回族、佤族、汉族等23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5.56万人,占总人口的86.32%。其中:傣族11.55万人,占39.02%;哈尼族5.94万人,占20.06%;拉祜族3.74万人,占12.63%;布朗族3.20万人,占10.8%,是全国布朗族人口最多的县。县城人口平均预期寿命76岁以上.云南特色的小县城.
供水、供气、供电等市政配套设施日趋完善。景洪国际机场是云南第二大机场,有通往泰国和老挝的国际航线.县城小而整洁.
昆明VS勐海第三局:生态
昆明:由于城市的快速发展,滇池受大极大的污染!城市周边的植被也受到很大破坏!
勐海:城市的日常供水来自原生态的古茶山的山泉水库,极其纯净甘美.城市附近的小山上就有茂密的原生植被和整齐的茶园,地处'植物王国'之中,当然一年四季空气清新纯净!四季新鲜果蔬不断!滇南粮仓自古至今衣食无忧!
最终总结---
昆明:天天是春天,但是有冬天.工作好地方,生活大观园.
勐海:天天是春天,根本没冬天.衣食无忧地,休闲乐活园.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