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转载]至治之君不世出也!---唐朝十(太宗,不确定时间)

2023-10-23 10:22阅读:9,115

甘肃定西 陇西仁寿山
(2021. 05. 13)


三教同山景

一姓有辉煌
气象盛唐
[转载]至治之君不世出也!---唐朝十(太宗,不确定时间)


【景点介绍】:
仁寿山位于甘肃省陇西县城西南一华里处,占地882亩,东西走向,海拔2057米,是陇西境内一座闻名遐迩、颇负盛誉、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山,素有“天边仁寿”美传。重新规划建设的仁寿山公园,依山附势,随峰就险,以绿为主,点缀景观,分为园前区、科普区、文娱活动区、文化古迹区、森林游览区、生态区、游乐区等
7区。园前区,巍然屹立的仁寿山大门牌坊,一展陇西古建雄风,门前的汉白玉拱桥,再现了黄土地能工巧匠的高超技艺。
[转载]至治之君不世出也!---唐朝十(太宗,不确定时间)
【历史背景】:
隋朝末年李渊留守太原,他所统率的十万军队号称关陇军。他的祖籍是陇西,军旅也贯以“陇”字为荣。灭隋建唐后,李渊封其子李世民为“陇西郡公”。唐太宗李世民登基后,励精图治,振兴百业。姓氏传统,也为他所关注,诏令高士廉等四大臣编纂《氏族志》,在全国范围内收集氏族家谱,鉴别世系,刊正姓氏。与此同时,诏令天下,李姓以陇西为郡望(意为最贵显的家族),举国上下李氏至为尊荣,天下李姓是一家,不分什么派和系,同为陇西籍,供奉“陇西堂”(堂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主要作用是区别姓氏,教育族人)。这就是李姓的郡望和堂号均以陇西命名的历史渊源。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姓氏文化应该是儒家文化的一部分,可官方这么一宣传,道家来了,佛家也来了。这么拼来凑去,又成了“三教名山”了。用现代网络语言讲,这是“蹭热度”啊!

【旅游趣事】:
在定西到陇西的车上路过了仁寿山的大门,等反应过来那是仁寿山大门,车已经到车站停了下来。这下方便了,不用再辨别方向了,往回走就是了。20分钟,才走到仁寿山的大门前,说是“大门”,其实就是一座牌楼,牌楼后就是登山路,而且也不收门票。顺着山路走,是要佛有佛、要道有道,还有姓氏文化与革命纪念馆,还真够“全乎”的。还好,山不算高,一圈转下来,也就一个小时。


云南昆明 筇竹寺
(2015. 09. 18)

山高林密无犀影
竹茂叶森有梵音
古刹幽然
[转载]至治之君不世出也!---唐朝十(太宗,不确定时间)
景点介绍
筇竹寺,是云南昆明市的一处名胜古迹,坐落于昆明西北郊外的玉案群峰之中,距城区12公里。这里古树苍郁,林壑幽深,云雾晴岚常绕山巅,筇竹古刹掩映密林,是滇中著名佛教禅寺,寺内保存着五彩泥塑的五百罗汉艺术珍品。大雄宝殿的角上有一块元朝延祐三年立的圣旨,其内容为敕封该寺住持玄坚为“头和尚”要求官员军民予以保护,并赐存《大藏经》。
[转载]至治之君不世出也!---唐朝十(太宗,不确定时间)
【历史背景】
明宣德九年(1434年),郭文的《重建玉案山筇竹禅寺》记称:“玉案山筇竹禅寺,滇之古刹也。爰自唐贞观中,鄯阐人高光之所创也”。碑文还叙述了“筇竹传奇,犀牛表异”的神话:“初,光偕弟智,猎于西山,有犀跃出,众逐之,至寺之北壑,失犀所在。仰视山畔,见群僧状甚异常。驰往觅之,又无所睹,惟所持筇竹杖植于林下,众弗能拔。翌日,往视之,则枝叶森然矣。光昆仲于是异之,知其为山灵示显福地也,乃建寺处,以居僧徒,因以'筇竹'名焉。然是时滇人所奉皆西域密教,初无禅讲宗也”。

【历史的感悟与启示】:
犀牛是生活在亚热带的山里么?能在云南的山里见到犀牛?是不是古汉语里的“犀”字并不是代表犀牛?

【旅游趣事】:
从地图上看,筇竹寺在城外,离住的酒店还有点距离,就决定打车去。在路口招手打了辆车,司机一听是去筇竹寺,就说那是郊外,打表不去,得议价,张嘴就要40元。我虽然不知道到底有多远,但知道司机肯定会多要。就说,你要不去,就直接开到你们当地出租管理局去。司机一看碰上“茬子”了,也没办法,只能开车往前走。一边走,一边嘴里唠叨说得空返。越听越烦,就对司机说:“你别叨唠了,在表钱数的基础上给你加5元算空返,行不行?”司机还真不言语了,我也懒得跟他再聊天。就这么一路默默地到了地方,加上这5元才35元。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