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推荐:教育创新,为未来生活做准备

2024-09-13 07:41阅读:
教育创新,为未来生活做准备
解放日报 2024-09-13
不久前,第五届LIFE教育创新大会在成都举办,本届大会的主题是“为未来生活做准备的教育创新”。学生嘉宾潘玉鹏从自己的故事出发,讲述了现有教育模式下的多元选择。教育者代表黄鹃涓阐述了应该如何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终身学习。家长嘉宾刘红燕倡议家长放下对教育内卷的执念,共同拥抱一个更加开放的未来。
未来的学习像开放式厨房
解放日报 黄鹃涓 2024-09-1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是先锋·安格社区(Agora Community)的联合创始人黄鹃涓。先锋·安格社区是一个面向青少年的全日制学习社区,也是很多家长和孩子们口中的“奇葩学校”。
在大家看来,先锋·安格社区最奇葩的一点,就是没有必修课,也没有固定教材。我们认为,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而我们要努力去做的,是让孩子对周遭的事情产生兴趣,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很多体验、尝试的机会,让他们成为一名自我导向的终身学习者。
比如,我们可以引导他们从深圳的批发市场开始了解这座城市的发展史,或者从共同玩游戏开始理解什么是团队协作。我们学习的对象不是一个个抽象的单一的学科,而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具体经验和以经验为载体的反思。
如果把学习比作吃饭,那么现在大多数学校的课堂实行的是大锅饭的分餐制——学生们到了饭点进食堂,每人一个餐盘,固定的四菜一汤,有什么就吃什么,孩子是没有选择权的,也不需要选择。
过去的这些年,一些学校开始推行走班制、学分制、选修课制等,相当于让孩子们吃上了“自助餐”,孩子们可以选择的学习内容变多了。虽然评价体系还没有变,餐盘里还是四菜一汤,但至少孩子们可以选择
自己喜欢的菜。还有一些进阶的“自助餐厅”,设有现点现做的摊位,比如在选修课方面,学生们有了更多的选择。
那么,未来的学习场景应该是什么样的呢?我想应该是一个放满了各种食材的开放式厨房。每个学习者都是自己的厨师,他们可以决定自己吃什么、用什么食材、用什么烹饪方式,还可以自己动手做,连食材的挑选都可以由自己完成。也就是说,学习者可以100%决定自己要学什么、怎么学,自己寻找需要的学习资源。他也是自己的“营养师”,因为他充分了解自己的需求和喜好——他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想过什么样的人生,他完全可以为自己选择,也能够为自己的选择负责。
我们离未来有多远呢?其实,这样的“开放式厨房”已经有了,互联网上的各种学习资源触手可及,AI时代已经到来,只是我们的孩子还没有准备好。
如何重新爱上学习
以来到先锋·安格社区的孩子为例,他们大多有过在体制内教育受挫的经历。他们的厌学,不是讨厌学习本身,而是讨厌那种学习方式。所以,即便他们走进了放满食材的“开放式厨房”,他们也不会即刻就有动手做饭的意愿和能力,因为他们过去体验的都是饭勺塞到嘴边的进食方式,甚至都已经被喂到厌食了。我们要做的第一步是帮助他们重建自我,他们首先需要的是自由。
一个被过度喂养而导致厌食的孩子最需要的自由是什么呢?是可以在不饿的时候选择不吃,在自己想吃的时候选择吃什么和怎么吃。
而当他想吃的时候,我们应当给他提供的是真正的好的食物。怎么定义好的食物呢?我不知道在座的各位有没有被美食感动的体验。不一定是在多么高级的餐厅,也并非必须是山珍海味,美食带来的感官体验是具体的,唤起的情绪感受是丰富的,关联的价值和意义是真实的。一个让人回味无穷的好的学习体验,会让人在学习过程中有新的发现,把未知变成已知,使自己变得更丰富、更充实。这样的经验积累多了,厌学的孩子就会重新爱上学习。
发掘每一个特别的灵魂
很多人问我:先锋·安格社区有很多实践经验让孩子从厌学变成爱学,那么,如何让他们从爱学变成会学呢?
在我看来,每一个爱学习的人都会学习,这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
什么是学习?学习是我们认识世界、建构对世界的理解的过程。学习能力的根本是思考力,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验证方案的有效性、再提出新问题的能力。每个人都有这种能力,只是呈现和使用的形式不同。
在先锋·安格成都社区中,有一个叫“蛇哥”的学习者,他今年16岁,是社区自然探索课的发起者。在爬行类动物领域,他是这里所有人的老师。每个周末,他都会领着其他学习者在黑夜中去野外考察,识别蛇和其他爬行类动物,确认学名,观察它们的习性。
在认识每条蛇的学名的过程中,他学会了拉丁语的发音逻辑,了解了命名学的原理;在分析每条蛇的毒性的过程中,他认识了各种化学元素。他在外出的途中结识了比他年长的同好,现在偶尔也会跟着中国科学院的专家一起学习研究。他来先锋·安格社区之前,家长说,蛇是他的整个世界;而在我们看来,是蛇让他认识了整个世界。他并非只爱蛇、不爱学习,而是因为爱蛇,从而爱上了一切相关的学习。
先锋·安格深圳社区里还有一个很特别的19岁的学习者,他最引以为豪的标签是“电梯爱好者”,他从2岁开始就拥有了这个爱好。每一个来到先锋·安格社区的青少年都有一位导师。6年前,13岁的他来到这里的第一天,导师就陪他一起去看电梯。导师发现,他每进一部电梯都要趴下身子去闻这部电梯。这个行为看起来很怪异,但其实这是他最本能的学习方法——他在调动一切感官来建构他想认识的世界。
在过去的6年里,他每天都会去看电梯,拍摄、记录型号、分类、整理并发布。伴随着看电梯的脚步,他对深圳的每个小区和写字楼都如数家珍。为了满足自己看电梯的需要,他从与保安发生争执,到慢慢学习与人沟通,在不断的受挫中锻炼处理冲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他是个曾经被判为疑似孤独症的孩子,而现在的他大方、自信。他说他两年后从先锋·安格社区毕业后,要去社会上闯荡一下,自立自足。我相信凭借他过去6年在看电梯过程中锻炼出来的学习能力,他完全可以去建构下一段人生中的新世界。
让学习回归本能
有很多人对我说,来先锋·安格社区的孩子都是特殊的个案。而我想说,每个孩子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结合,先锋·安格社区里的孩子是如此,在其他学校受教育的孩子也是如此。
我常常在想,那些在先锋·安格社区里疯玩了几年,在大家眼里“没有好好学习”的毕业生后来进入了心仪的国外大学,他们靠的是什么?而我们又做对了什么?这也许值得我们不断研究和总结。
我认为,我们有意识地做对了的,是充分地允许、完全地信任、全然地陪伴。而我们无意识中做对了的,则是我们真的没有想要“教”他们什么。这个“不教”,反而为学习者们腾挪出了宝贵的心理空间,让他们得以去思考自己要不要学、要学什么、怎样去学。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过是一个真诚的学习伙伴,努力感受他们的感受、体验他们的体验、思考他们的思考,并提出我们心中的问题。同时,在他们理解世界的过程中,我们提供了一点理解作为参考,而非指引。我们的个性化教育不是因材施教,而是因材促学,因为只有学习者自己才是学习这件事情的主体。
先锋·安格社区的一个毕业生说过这样一句话:“学习对我来说是一个人的本能。”我相信,如果每一个教育者都能用这样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的孩子,就一定可以培养出一个个能为自己创造幸福生活的人。
体会面向真实世界的学习和创造
解放日报 潘玉鹏 2024-09-13
我叫潘玉鹏,刚刚从大学毕业,现在正在一项创新教育实验——“超脑AI孵化器”中创业。
我自幼无比热爱学习,多次在奥林匹克综合竞赛中取得全市第一的成绩。可是,由于忍受不了老师重复低效的教学,我从小学六年级开始就再也没有听过老师讲课。在中学的6年时间里,我似乎拥有别人触及不到的光环,却深深地陷入了追寻生活意义的虚无主义中。父母和老师似乎并不关心我脑子里的六维空间是什么样的,他们更在乎我的成绩是否还是年级第一、我是否还是学校值得培养的苗子。
在高考完的那个暑假,我每天蹲守在新生群里,渴望接触新的伙伴。在大学第一个学期,我非常认真地学习,取得了很高的绩点。但我想:我已经在中学浪费了很多时间,如果大学仍是按部就班地跟着老师学,岂不是重蹈覆辙?
计算机和人工智能正在飞速发展,但学校的计算机课程已经远远落后于时代,大学生如果只学课内的知识是没有出路的。非常幸运的是,在不断探索新学科、新概念的过程中,我发现了自己真正热爱的领域——人工智能。我通过辅修机器人工程,让自己具备了制作硬件躯壳的能力,同时自学了深度学习理论和Unity游戏制作技术,走上了和其他同学完全不同的道路。
我曾为一个公司做过一款视觉检测装置,也曾制作过一款音乐软件,因此得到了很多荣誉。但是我真正期待的是自己制作的机器能够出现在工厂里,自己制作的软件能真正意义上被商用、被推广,而不是镀了一层又一层金之后被束之高阁。
本科期间,我在实验室进行科学研究,撰写了关于人工智能的论文。但是,我逐渐意识到,研究生学历对我来说没那么重要。在我思考放弃保研之后下一步该如何走的时候,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我遇到了“超脑AI孵化器”项目,由此开启了一段全新的学习之旅。
“超脑AI孵化器”的创业导师由大厂CEO、资深投资人和产品经理组成,向这些优秀的前辈学习使我接触到一个全新的世界。在他们的指导下,我不仅能够看到项目实质性的进展,而且,前辈们的创业过程、人生情怀、工作态度也让我受益匪浅。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我在“超脑AI孵化器”里遇到了一个17岁的成员,他是我见到的第一个天才。他曾经历过数十次退学,因为他很难融入环境,但是,在和他一起做项目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他真诚的品格和极高的天赋。AI的加持让他的学习能力如虎添翼。比如,上午甲方给出需求,只用一个下午加晚上的时间,他就能做出软件产品。
在这里,有很多像他一样的中学生参与项目,体会面向真实世界的学习和创造。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那个曾经的自己,那个眼里有光、对世界充满好奇的孩子。
无论是学校还是“超脑AI孵化器”,它们更像是教育使命传达过程中的中间步骤,而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流动、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让知识本身更有意义。我喜欢在“超脑AI孵化器”中为了完成目标导师鼓励引导、同伴携手奋斗的氛围,这就是我眼中的理想教育,我将在这里开启我全新的人生。
不“鸡娃”,天也不会塌
解放日报 刘红燕 2024-09-13
我叫刘红燕,是两个男孩的母亲。
我们做家长的往往对孩子寄托了很多期望,希望他们学业优秀、能力出众、事业有成,成为众人口中“别人家的孩子”。这些期望大多数是我们未能实现或无力达成的,我们却偏偏一厢情愿地认为孩子有着比自己更多的可能性,于是在“鸡娃”的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卷。
我的两个孩子相差17岁,我们家的家庭教育第一原则是“不要和别人家的孩子比,也不要和自己家的孩子比”。在我看来,在教育实践中首先需要改变观念的是家长。
做好三件事培养孩子的内驱力
去年,我的大儿子以一等学位、被列入院长优秀名单的优异成绩在剑桥大学和牛津大学完成了本硕学业。
在一次活动中,有一位现场听众曾向我的大儿子这样提问:“我特别想知道你面对挫折、困难或者痛苦的时候,是如何实现自我转变的?家庭提供给你的最大支持是什么?”孩子的回答让我印象深刻,他说:“我有一个很好的心态,那就是尽人事听天命。我之所以能够始终保持情绪稳定、态度积极,其实是因为我们整个家庭成员的情绪都非常稳定。我的父母能够提供这样的家庭氛围,他们也和我拥有同样的价值观,那就是遇到困难、遇到问题的时候不要觉得天塌下来了,大家一起想办法来解决。”
要做一个有自驱力的人,首先要做一个情绪稳定的人。我很幸运,我的爸爸妈妈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始终让我长期处于情绪稳定的状态中。
我妈妈几乎没有管过我的学习,但是她做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从小她带我去博物馆、科技馆、美术馆,带着我去旅行。长大以后,我也喜欢上了逛博物馆,并且常常带着孩子们一起去;第二件事情,我的爸爸妈妈总是陪我做各种各样的游戏,比如用扑克牌玩24点的数字游戏。我小时候很喜欢当老师,经常给父母出各种各样的试卷,他们都会认真完成,而且很重视我的评分;第三件事情,我妈妈特别会鼓励人。我的小儿子现在是小学生,每天放学回家,外婆都会问他今天在学校里学到了什么新的知识,还会鼓励他说:“你可以教外婆了,你真的好棒!”我也是在这样的鼓励认可之下长大的。自我的肯定和家长的肯定叠加在一起,会形成一个持续的、良好的循环,从而形成孩子的内驱力。
我们家还有着非常浓郁的学习氛围。我的公公婆婆今年一个86岁、一个84岁,他们生活自理,除了在家琴棋书画、偶尔外出看展览外,还特别积极地学习、使用智能手机和各种生活软件,紧跟时代的步伐。这种与时俱进的学习态度,对我和孩子们来说是非常好的表率。我认为,白发和皱纹从来都不是衰老的标志,停止思考和学习才是真的老了。知识会过时,但是学习知识的意愿和能力永远都不会过时。
培养四大能力让孩子直面未来的挑战
我的大儿子今年23岁,硕士毕业后,他提出不再读博士,因为博士随时可以读,但是现在他要做他想做的事情。现在他供职于一家知名的科技零售公司。
在和孩子们共同成长的过程中,面对未来的不确定性,我更注重培养孩子的四种能力。
第一,提问的能力。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意味着孩子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面对海量的信息,我希望孩子能对信息进行评估和判断,不盲目跟从,有批判性的思维和框架性的逻辑思维。因此,我们要允许孩子犯错误,允许孩子质疑,保护他们的好奇心。比如,我只帮助大儿子选择了幼儿园和小学,其他升学选择都是由他自己主导完成。申请大学时,孩子表示不会因为名校而放弃自己喜欢的专业,我们在沟通之后也接受了他的决定。让孩子通过自己的行动去解决问题,他才会不断积累自己的经验,并从中获得自信。
第二,自主学习和跨学科的能力。要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孩子动手操作、参与实际项目,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为现实世界中的问题往往复杂多变,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技能。我的大儿子在初中时创立了一个摄影社,为了筹集会费,他经常带着不同年级的同学参加校内校外的各种活动。他在高中时成立了辩论队、模拟联合国等,向学校申请资金,组织开展支教等各种大型活动。大学时他担任剑桥大学华语辩论队队长,举办全英辩论论坛、讲座及新生暑期线下夏令营等。我大儿子本科和硕士都是经济专业,但不妨碍他利用课余时间自学了好几种编程语言以及他热爱的法律专业。我的小儿子除了打篮球、养昆虫外,还在积极学习木工。
第三,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我认为人类的情感、价值观以及创造能力是机器不可替代的。在教育儿子的过程中,我用户外活动代替早教,把大自然作为课堂,我也从不帮孩子报名参加补习班。对于他们感兴趣的项目,我会让他们充分体验之后再决定是否深入、持续地学习。我的大儿子在高二的暑假,和同学一起学习拍摄纪录片,这和他申请的大学专业完全无关。学习是让孩子成为完整、独立的人,父母要做的只是帮助孩子发现他们终身热爱的兴趣,而不是让孩子成为自己教育成果的展示品。
第四,创新的能力和终身学习的能力。培养创新能力需要开阔的视野和持续的突破,只有把学习时间拉长到一生的维度,我们才可能终生拥有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在我们家里,每个人都有一面属于自己的书墙。作为一个佛系妈妈,我时刻告诉自己要保持对年龄的钝感,每个月阅读四五本好书,坚持一项适合自己的运动,不要总是对年轻人喋喋不休,要主动去了解新鲜事物。我不止一次对孩子们说:“做你们想做的事情,天塌下来,有爸爸妈妈在。”而他们总是笑着回答我:“妈妈,天不会塌下来。”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