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生离死别,我们永远都是孩子
2017-05-20 13:45阅读:
对于悲伤,每个人的态度都是抗拒,回避,甚至隐藏,和不会轻易说出口的爱一样,同样是不愿轻易直面的情感。在这一点上,东方与西方几无分别。
尤其对于一个孩子而言,离别的悲伤与逝去的恐惧,更是黑夜中的庞然巨怪,每一下的敲门声都能令他们灵魂颤栗,《当怪物来敲门》让一个孩子独自去面对母亲即将离世这样人生最大的悲痛,确实有些令人担忧——这是成人的世界,我们可以逼迫一个孩子提早放弃纯真幻想,但又该如何让孩子与悲伤握手言和?
康纳就是在这样的情境中踉跄前行的,人性中虚弱、黑暗、自私的阴暗面也在此时焕发出蓬勃生命力,长成了前来敲门的怪物——那个硕大的“树妖”,便是这种暗黑生命力的具象,而每个夜晚讲述的恐怖故事,
便是内心对这个世界的理解和认知——那个怪物,就是自己。
一个好人会把自己身上不好的地方投射到另一个人的身上——这句话是一位心理医生在看完影片之后说的,所以康纳会在
最痛苦的阶段与外婆无法相处融洽,外婆代表了彼时他情绪的极端,这也是为什么在他肯接受母亲死亡现实的同时,会消除与外婆之间的隔膜——正视现实恰恰来自对自己的正视。
如何对待自己身上负面的,阴暗的,自私的情绪,也便成了影片交给康纳的终极任务,是的,面对悲伤,更要面对复杂的人性世界——用负面征服负面,用阴暗恐吓阴暗,用自私驱赶自私,最不想说出口的那句话,必须亲自说出,最不想面对的事情,必须独自面对,人性世界的真相确实残酷,但接受真相,才让影片有了感人落泪的情感力量。
影片的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将复杂的心理活动完全视觉化,然后借助怪物,让三个童话去向康纳阐释人性的复杂:一个童话让人看到光明背后的黑暗——一个好人的阴暗面;另一个童话则让人去明白信仰只是半个救治方式,但当你背叛信仰的时候,也会遭到背叛;最后一个童话,则是一次和“隐形人”的握手言和——只有你将对手打败,才有握手言和的机会。
2012年2月13号,当我听到父亲入院消息的时候,和康纳一样,陷入了巨大的恐惧之中,之后的两年里,我每次坐火车奔向医院在夜晚来临时蜷缩在陪护床上,也和康纳蜷缩在那棵大树底下一样,绝望且愤怒,是的,无论10岁还是40岁,面对悲伤,面对生离死别的恐惧,我们永远都是孩子。
但我们不得不成长,不得不在亲人离开的时候,绝望的大喊:我希望这一切都结束,我们无法打败对手,只能打败自己,然后无奈的和悲伤握手言和。
然而,继续生活的动力,让我们不至于变成怪物,而对爱的传递,则不会让我们的孩子变成怪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