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思维课堂》研究收获与反思
2015-11-20 08:35阅读:241
《构建思维课堂》研究收获与反思
山东省章丘市第二实验中学
王会霞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
大家下午好!
首先,我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分享一下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些收获与感受。
在选择课题研究以前我一直认为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我的任务就是教好我的课,完成我的教学任务就可以了,至于教学研究,那是教育专家的事,与我的教学生活很遥远。但自从参加了课题研究以后使我转变了看法,教育教学研究就在我们日常教学工作中很多教学研究取材就来源于我们的日常教学生活,我们作为教学一线教师照样可以进行一些研究工作,写出研究性的东西。
一、课题研究带给我们的变化
回顾研究之路,感觉既艰辛又充实。真可谓“在研究中发现问题,在问题中研究,在研究中成长”。课题研究促进了老师们的成长,培养了学生能力,深化了课堂改革,提高了课堂效率。课题研究给我们带来的很多变化:
首先,老师们能主动学习,注重过程,积极参与,勇于实践。实现了教师的自我提升、专业成长。
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大量研读相关的理论书籍,寻找与课题研究有关的理论依据,力争改进自己的思维陋习、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加强思维教学意识,积极进行相关的创新思维理论教学,探索实现“高效思维课堂”的有效方法和策略。在研究中,我们发现学生的思维习惯不好,思维品质有缺陷,对于高效学习产生了很大的障碍。为此我们在市教科所郭所长、王所长及其他领导成员的带领、引导下,积极探索培养学生思维能力、提升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从分析学生的现有思维习惯现入手,结合初中物理学科的特点及新课标要求,设计并采用了一些措施尝试着进行了实验:通过优化教学设计来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引发学生思维。课题组成员坚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持每人每学期上好一节公开课,通过课堂教学发现问题,共同研讨,探寻最佳方案;坚持每学期写好一篇相关小论文或教学反思,做到理论与实践的充分结合;我们通过理论学习、课堂实践、调查反思,总结提高的课研思路,使课题研究内容得到了基本落实,课题研究的目标基本实现,在市教科所和学校各级领导的引领下经过三年多的探索、实践,最终形成了构建“高效思维课堂”的六大基本策略,“多元激发策略”“问题导学策略”“探析生成策略”“认知构建策略”“训练迁移策略”“拓展深化策略”,为实现高效思维课堂找到了行之有效的方法。
课题研究带给我们的第二大变化是,学生的思维品质得到完善,思维能力有所提高,促进了学生的快乐、健康成长。
人都是有惰性的,作为一个真实而平凡的学生更不例外。在外界刺激不足、单调的情况下,学生变得懒惰、雍散,学习没有兴趣,没有积极性和主动性,方法不到位,思维活动匮乏。但是,通过我们的课题研究,我们看到了变化:
(1)在“多元激发策略”的运用中,老师通过“目标激发、情境激发、探究激发、兴趣激发、问题激发”等有效方法,尤其通过趣味新奇的演示实验激发学生好奇心理,帮助学生构建思维兴奋中心,形成思维场,营造学生积极思考的氛围,学生思维被激发活化了,学生能积极主动思考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得到提高。
(2)在“问题导学”环节中,教师以“问题”为载体,将各种物理知识融于物理现象并将其问题化,以“教学内容问题化”引发学生思考为先导,学生则以“知识•思维性”问题进行思考、理解、探究,学生的问题意识强化了,学习兴趣浓厚了,他们能够主动解答问题、发现问题甚至提出问题,学生变得敢想、能想、善想,敢于抒发真情实感,发表自己的真实意见,初步实现了“思维高效化”。学生的思维效度得到提高,思维意识得到增强。
(3)在“探析生成”环节中,学生能在教师的引领下主动对重点知识进行学习、探究。物理是一门实验科学,实验教学不仅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物理学的重要研究方法。通过加强探究实验教学使学生经历了分析、综合、比较、判断、推理等思维过程,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严密性、广阔性、灵活性等良好的思维品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4)在“认知构建”环节中,学生能根据以前环节的学习,调取脑海中的知识迁移点,主动构建自己的知识结构,也许不够准确,也许不够完善,但是这个构建的过程就让学生受益匪浅。通过构建知识体系或认知结构,使学生明确了学习目标和内容,并且优化“思维方法”,使同化思维、系统思维、类比思维、转换思维、立体思维等根植于学生思维体系中。
(5)“训练迁移”环节中,教师结合教学重点及思维目标精设题目,要求学生高度重视、当堂训练反馈。学生一改往日草率的态度,认真审题,高效解答。通过有效的、一系列思维训练,学生的逻辑思维、辩证思维、质疑思维、发散思维、批判思维等,都有了长足的发展,有力地促进了学习能力的形成。
(6)在“拓展深化”环节中,教师有意将物理知识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转变为自主学习或自主探究的课题,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此,学生不再无动于衷,置之不理,而是充满了好奇心,跃跃欲试,大胆设想,积极参与,总想向别人、老师展现自己的过人之处。因此课堂上下经常出现大家意想不到的惊喜。
课题研究带给我们的最大变化是课堂的变化。
我们的高效思维课堂为学生创设了开放、平等的学习环境,赋予学生更多的话语权,引导学生通过自评和互评表达自己的想法;提供多样的学习资源,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赋予学生思考、质疑的机会,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大胆质疑,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与启发下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中来,并不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积极思考,能保持良好、持久的学习热情。课堂气氛不再是死气沉沉,毫无生气;课堂也不再是教师“一言堂”,传统课堂中老师讲得酣畅淋漓,学生睡得一塌糊涂的状况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通过课题研究我们能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头脑去思考,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能够成为独特的自我。学生表现出比以往课堂更高的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我们的课堂正在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唤起了学生探求的欲望,进而积极探究新知;我们的课堂也将成为学生思维的殿堂,每个孩子都可以展开思维的翅膀,畅翔于思维的海洋。
二、课题研究后的反思
本课题研究经历了三年多的时间,一路走过来,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对此我做了以下反思:
1.
课题研究是一个艰苦而又漫长的过程,特别是想要取得一点理论上的突破或者是实践上的创新,都需要我们踏踏实实地埋头苦干、冥思苦想。要求我们要甘于寂寞、淡泊名利、默默奉献,如果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课题研究是很难有所实际收获的。一个课题工作的展开、深入不仅需要各位教师的通力合作,更需要专业化的引领。本课题作为省课题的子课题,主要研究如何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发展学生思维能力从而构建高效课堂,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受到了各级领导的关心与帮助,特别是教科所的郭所长、王所长经常亲临学校、课堂指导我们的科研活动;郭所长更是不断地为我们做报告,不仅给了我们理论上的资助,更是给了我们精神上的支持,使我们能够在繁重的教学工作中坚持探索和研究。在此深表感谢。
2.在学生的思维发展中,教师起着主导的作用。而这一主导作用的发挥,又取决于教师本身的素质。正如华东师大导师叶澜教授所言“没有教师的生命质量的提升,就很难有高的教育质量;没有教师的精神解放,就没有学生的精神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教育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就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教师教学思维能力的形成和提高是一个终身的过程,贯穿于整个教师生涯之中。”教师在个人课题研究中,要紧密联系日常工作,积少成多,使科研进入常态化。只有这样,教师自身生命质量的提高才能更好的让学生得到发展。我们的研究也许要暂告一段落,但是在研究中我们表现出的刻苦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不能终止,我们要一如既往地学习思维科学的基础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并毫不松懈地践行高效思维课堂的六大策略,将我们取得的研究成果推广深化,争取让更多的教师、学生受益,大面积提高课堂效率。
3.学生的思维能力、思维品质的培养应该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应该是因人而异的,而不是快速复制的。所以我们不能妄想通过我们精心设计几节课,就可以培养起学生的思维能力或思维习惯,这应该是一个漫长而艰苦的过程,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努力方可达到理想的效果。在我们的课题研究中,曾一度出现学生达不到教师预想的效果,使教师犹豫彷徨甚至想放弃的情况。我想,在我们以后的教学中,面对不同的学生,由于学生的千差万别,也许成功的经验可能会失去效果。这就要求我们与时俱进,永远不要停止探索、研究的脚步,时刻与学生保持同步,与学生一起成长。最后真心祝愿我们的课堂真正成为让学生的思维绽放的花园,让思维之花永开不败!
2015.11.11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