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鹊巢》是一首颂新娘描写婚礼的诗(《诗经》之十二)
2013-03-28 08:17阅读:1,592
X
《鹊巢》出自《诗经·国风·召南》,诗人看见鸠居鹊巢,联想到女子出嫁,住进男家,就用来起兴。诗中描写迎接车辆之众,应为贵族的婚礼。诗三章都以鸠居鹊巢起兴。喜鹊筑好巢,鳲鸠住了进
去,这是二鸟的天性。姑娘出嫁,住进夫家,这种男娶女嫁在当时被认为是人的天性,如鸠居鹊巢一般。各章二句写鳲住鹊巢分别用了“居”“方”“盈”三字,有一种数量上的递进的关系。“方”,
是比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并而住,即占有;“盈”,是住满为止,指陪嫁的人非常多。因此诗三章不是简单的重章叠唱。
“御”、“将”、“成”三字就概述了成婚的整个过程。“之子于归”,点明其女子出嫁的主题。因此,三章是选取了三个典型的场面加以概括,真实地传达出新婚喜庆的热闹。一章“百两御之”
仅使用车辆之多就可以渲染出婚事的隆重。这首诗以平浅的语言写成婚的过程,没有直接去描写新娘的容貌。细味诗中所写,往返的迎亲车队给画面以较强的时空感,短短三章,却回味悠长。
【原诗】鹊巢
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之子于归,百两御之。
维鹊有巢,维鸠方之。
之子于归,百两将之。
维鹊有巢,维鸠盈之。
之子于归,百两成之。
【注】
1.召(shào)南:指召公统治的南方地域。
2.维:语首助词。亦有用作句中助词者。鹊:喜鹊。有巢:比兴男子已造家室。
3.鸠:一说鳲鸠(布谷鸟),自己不筑巢,居鹊的巢。贵州民间传说斑鸠不筑巢,居其他鸟类筑的巢。居:侵占。
4.归:嫁。
5.百:虚数,指数量多。两:同“辆”。御(yà):“迓”的假借字,迎接。讶、迓、御古同音,故通用。
6.方:并,比,此指占居、占有。
7.将(jiāng):护卫,送。
8.盈:住满。此指陪嫁的人很多。
9.成:迎送成礼,此指结婚礼成。
【译诗】
喜鹊筑成巢,鳲鸠来住它。
姑娘要出嫁,车队来迎她。
喜鹊筑成巢,鳲鸠占有它。
姑娘要出嫁,车队送走她。
喜鹊筑成巢,鳲鸠住满它。
姑娘要出嫁.车队成全她。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