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如何表达“课程设计理念”?

2018-11-30 08:14阅读:
如何表达“课程设计理念”?
课程设计的定义
不同的定义反映了不同的课程研究取向。不同的关于课程设计的定义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技术取向的,如普拉特(Pratt)认为:课程设计是课程工作者从事的一切活动,这包含他对达成课程目标所需的因素、技术和程序,进行构想、计划、选择的慎思过程(黄政杰,199185页);另一类则为理性主义取向,如有学者认为课程设计是指教育科研机构的专家学者对课程的研究并拟订出课程学习方案,为决策部门服务,拟订教育教学的目的任务,确定选材范围和教学科目,编写教材等都属于课程设计活动(白月桥,1996227页)。
新近的对课程设计的研究成果则试图综合这两种观点。如《简明国际教育百科全书课程》中对课程设计的定义为课程设计是指拟订一门课程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结构。并指出它决定于两种不同层次的课程编制的决策。广义的层次包括基本的价值选择,具体的层次包括技术上的安排和课程要素的实施。 其中,所谓广义的层次大致相当于理性主义的课程设计取向定义,而具体的层次则相当于技术取向的课程设计定义。但也有学者认为除了这两个层次的课程设计外,还存在一个更微观的课程设计层次,并且不同层次的课程设计要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
《辞海》(1989)对理念一词的解释有两条,一是看法、思想。思维活动的结果,二是理论,观念(希腊文idea)。通常指思想。有时亦指表象或客观事物在人脑里留下的概括的形象。
”(《辞海》第1367页)。理念与观念关联。上升到理性高度的观念叫理念。(先有意念,然后 正确的意念 成为 观念,观念 再 观一观,成为理念)
人类以自己的语言形式来诠释现象——事与物时,所归纳或总结的思想、观念、概念与法则,称之为:理念。如:人生理念、哲学理念、学习理念、时空认知理念、成功理念、办学理念、推销理念、投资理念或教育理念等等。
理念的特性
1、区域性:任何的理念都有自己的局限,也就是说,每一理念都存在着自己固有的适应范围。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它可以适应多个范围。
2、概括性:理念的形成,是我们对现象之规律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这种认知具有概括的广度和深度。概括性越高,认知的信息内容就彰显越丰富。
3、客观性:如果我们要对客观现象的本质或特征有整体性的诠释,就得有其相对应的客观程度。
4、间接性:理念是人类凭借自己的语言形式来对客观现象进行的诠释,是在感觉格式化后之基础上建立的。
5、逻辑性:诠释现象的信息内容,反映出理念是一种抽象的理论认识,表明理念中陈述的现象遵循着一定的规律、有一定的形式,并按着一定的方法在进行。
6、深刻性:理念,是经过人类的思考活动,进行信息内容的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于是,在人类情感格式化里,生成了一种认知过程的突变,产生了观念、概念或法则——抓住了现象的本质,以及整体与内外的联系。
7、灵活性:理念的灵活性是指对语法、概念或语言格式之用法的灵活程度。
课程理念的表达方式
一、破旧立新式:打破+立足+突出(创新细节)+达到(细节)+目标
1
打破传统师范专业重学术体系和知识传授的特点,努力寻找师范教育和职业教育的有机结合。立足中国现当代文学自身的系统性,突出小学教育的专业性,立足学校的办学定位,建立全方位、多角度现代教学体系。特别注重教学思路,教学手段的创新,在“实践——体验——感悟”中,以较少的课时达到更有效的教学目的,真正做到知识传授以“必需、够用”为度,注重学生的能力培养,使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既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又能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文学作品的分析、鉴赏能力,为学生将来的职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原则方法目标式
2 原则+方法(细节)+目标(细节+整体)

课程整体设计,坚持:教学目标能力化、教学内容模块化,实现教学过程与岗位工作过程对接的原则,突出了课程的职业性要求,把理论学习、动手能力培养、分析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充分结合于特定的发展情景及实训任务、项目中。教师通过协助学生完成实训项目,帮助学生学习和理解完成实训所需的基本理论知识和规律,通过“项目递进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学会法律职业中真实案件的代理,力求实现课程教学与就业培训的“零距离”。第二课堂活动中单项技能竞赛和团队综合竞赛等活动的引入,则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运用。

三、目标方法策略式
3 基本目标+基本方法+基本策略
1)突出专业课程的基础性、实践性和拓展性。注重与其他课程相结合,按照基础知识能力知识拓展知识的过程来组织教学。
2)学以致用,以促学,边边学,突出教、学、做一体化的教育理念。
3)学生是学习主体,鼓励学生职业能力发展,加强创新能力和意识培养的理念。在设计中,既要考虑学生职业技能的训练,又要关注综合职业素质的养成,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条件方法目标式
3 条件+方法+目标+策略
本课程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必须有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及教学硬件的支持。为此以高职高专学生学习特征为基础,以职业能力形成为导向,将课程模式转化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以完成真实的典型任务为导向,在整个学期逐步展开以进口和出口为主线,办理各类常见货物的报关的任务。使学生通过具体的工作任务学会操作技能,养成职业观念和实践工作能力。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重视工作流程的学习,注重讲、练、做一体化学习过程和实践技能考核。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