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中的红娘形象 ——浅析“赖简”和“拷红
2010-01-07 12:17阅读:4,460
《西厢记》能成为我国戏剧史上光照千古的爱情剧作,源于剧作家王实甫的天才创造。首先,他在总结前人创作经验的基础上对崔张爱情故事进行合情合理的改造,深化了反封建反礼教的主题。其次,他塑造了几个家喻户晓的典型人物,如:对爱情热烈真挚的志诚种张生、追求婚姻自主的相府千金崔莺莺和机灵可人的婢女红娘。剧中的红娘可称得上是我国古典戏曲中塑造得最成功的婢女形象,在她的身上寄托了王实甫的民间理想。
红娘虽然是个身份卑微的婢女,但在她身上却很难看到奴性和私心。她在见证了小姐与张生的爱情后,置老夫人行监坐守的命令于不顾,无私地为他们传简带话、牵线搭桥,体现了与其他婢女不同的品质。她机智聪明、热情善良、诙谐风趣、明理仗义、乐于助人,有时候表现得比主子还高一筹。在“赖简”和“拷红”两折中,她的性格得到了淋漓尽致地体现。
“赖简”一折中,莺莺看到放在妆台山的简贴后的故作姿态的责备并没有吓倒红娘,她早已明白这是小姐的有意试探,一句“我不识字,知他写着什么?”便打消莺莺的顾虑。接着她又说要把张生的简贴送到老夫人那里,这使莺莺心虚,为了自保莺莺不得不屈尊来讨好红娘(说什么“我逗耍你来。”“红娘,早是你口稳哩;若别人知呵,什么模样。”)。如果说,之前红娘是处于被动地位,那么当莺莺向红娘打听张生的消息时,她就扭转了场上的局面,变被动为主动了。接下来的委婉劝说,为莺莺走出心理障碍与张生私下结合打了一针强心剂,这体现出红娘的机智聪明、能言善辩和深明大义。
剧中最能体现红娘智慧的要算“拷红”中她与老夫人进行的有礼有节的斗争。当老夫人得知莺莺与张生私会之事而拷问她时,她来了个后发制人,将实情和盘托出,还特别用老夫人最害怕的事情来刺激她,唱到:“他们不识忧,不识愁,一双心意两相投……常言道‘女大不中留’”使老夫人颇为震惊,只得无可奈何地说:“这端事都是你这个贱人!”然而红娘并没有承担这个罪名,她将一切罪过归于老夫人,并理直气壮地用孔孟的礼义之道将老夫人的过错掀了个底朝天,使她六神无主,没了主意。随后,红娘仔细地分析了事态的严重性,晓以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利害,使老夫人不得不承认:“这小贱人也道得是……”,最终答应成全莺莺与张生。倘若没有红娘的热心帮助、据理力争,世间恐怕又要多一对被封建门第观念所害的痴男怨女。红娘以奴婢的身份挑战高高在上的老夫人。并最终赢得斗争的胜利,充分体现了她的聪明机灵、明理仗义。
在《西厢记》中,王实甫一改前人作品中的红娘形象,创造性地将她提到与莺莺、张生同等重要的地位,体现了他对这个人物的偏爱。这种偏爱来自于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热爱。红娘身上具备劳动人民的优秀品质:善良、真诚、勇敢、泼辣……正因如此,她才能为人民所接受,才能深入人心,而长期流行在生活之中。至今,人们还把那些无私地为别人的幸福而热情奔走,积极帮助别人克服婚姻中困难的人称为红娘,足见人们对红娘形象的喜爱。既然这样,有人“新杂剧、旧传奇,《西厢》天下夺魁。”也就不足为奇,王实甫被人称为与关汉卿齐名的元杂剧大师就在情理之中了。
(原创文字,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