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阵子,网上一度炒作贾平凹“嫖娼”被抓,后来证明是谣传。贾平凹不愧为大作家,笑着解释就过去了。不过,透过这个事情看,倒还有一些意思。
据说,在有关贾平凹“嫖娼”这篇帖子的跟帖中,大多数网友是支持贾平凹的。这个支持很有趣,就是,嫖娼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作家嫖娼,是体验生活的需要,更不值得大惊小怪。有趣就有趣在,还没弄清楚人家嫖没嫖,就深表理解和同情,实际反映出,人们,至少是跟帖的大多数人,对贾“嫖娼”是相信的,事不需质疑的。不知道贾先生对此怎么想。有人发表言论,慨叹现在的人们美丑不分,道德价值混乱。但贾平凹先生看来并不把嫖娼当作什么好事,解释时态度虽然和气,却断然否认有这等丑行。
说到这儿,想起一篇文章。
张中行在《桑榆自语》中有一短文,叫《香冢》。香冢在北京陶然亭公园内,北小丘南麓。据说,香冢带着一段才子佳人的故事。无非赶考的读书人与青楼女子结识,订立白首之盟,种种原因,待才子赶来,佳人已是弥留之际或者刚刚死去,才子葬完佳人,立碑刻铭,少不了叹“一缕香魂无断绝”等既雅且俗的传奇。时世变迁,香冢早已不见了。不过,有张中行先生的文章,香冢的形消失了,名大概还会流传下去。张先生最后说:“凡事难得两全(指现代化的公园取代旧的景物——笔者注),萧瑟的景象,吊碧血的眼泪,自然只能藏在有些人的记忆中了,这也好。”
香冢虽然消失,苏州的真娘墓,杭州的苏小小墓,却仍然游人如织。导游神采飞扬地说,游客津津有味地听,或赞或叹或慕或心向往之。其实想想,也不奇怪。青楼女子在历代文学作品中,往往有才有貌有德,或痴情或刚烈或深明大义,无奈红颜薄命,演绎了多少动人的爱情悲剧。不独中国,在法国也有茶花女的故事。所以,自古以来,嫖娼之于文人,就已被文人美化,蒙上了浪漫主义的色彩。贾平凹在自己多年前的一部小说《废都》里,把男女之事写得仿佛喝凉水一般,轮到关于他“嫖娼”的传闻,人们焉有不信?
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