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顶级教育家点评《顺境其顺,逆境其逆》

2025-04-22 09:56阅读:237
请顶级教育家点评《顺境其顺,逆境其逆》
2008-6-19 17:41:24 | 只看该作者
学生生活随笔


顺境其顺,逆境其逆


曲塘小学 五(3)班 缪婉倩 2008年6月15日


苏轼写过一首《定风波》的词:“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我反复诵读着,又翻译了一遍:“不要听风雨穿打树叶的声音,不妨一边慢行一边吟唱。手拄拐杖,足穿草鞋,比骑马轻快多了,还有谁怕风雨呢?我倒愿意在烟雨中度过平生。微冷的清风吹醒了我的醉意,使我感到一丝凉意。山顶上的斜阳照过来,好像在迎接我。我回头看了看刚才下雨的地方,既没有
了风雨,也没有了晴天……”苏轼是想告诉我们:人有逆境和顺境,一定要处世不惊,顺其自然。
为此,我也想写一首小诗,为班上的同学打气加油。


回头看看


不要只看前方
有时候
也要回头看看


那些优生啊
不要只为了自己勇往直前
有时候
要停住脚步,回头看看
看看那些暂时落伍生抓耳挠腮的样子
走,去拉他们一把


那些暂时落伍的学伴啊
不要只为了自己我行我素
有时候
要停住脚步,回头看看
看看老师操碎了的心
看看家长无奈的脸庞
看看同学期盼的目光
走,我们回过头去
重新再来


那些失去孩子的家长啊
不要哭个不停
有时候,要停住脚步
回头看看
看看亲人的彷徨
听听大家的劝慰
不要哭了
回头看看
远在天堂的孩子在说
“妈妈,别哭。”


回头看看
彩虹就在风雨后
不要伤心,不要利己
回头看看
那些被遗忘的角落
自己对自己的心
大声地说
只有自己好好活下去
他人才会活得更好




顶级教育家点评《顺境其顺,逆境其逆》
一、文学素养与深度理解


缪婉倩同学这篇《顺境其顺,逆境其逆》的随笔,展现出了超越其年龄段的文学素养与深度理解能力。开篇引用苏轼《定风波》一词,不仅准确捕捉了词中的意境与哲理,更通过细腻的翻译与解读,将苏轼“处世不惊,顺其自然”的人生态度娓娓道来,显示出对古典文学的热爱与扎实功底。这种对经典作品的深入剖析与感悟,是当代学生极为宝贵的品质。


二、人文关怀与同理心


随笔中的小诗部分,更是缪婉倩同学人文关怀与同理心的集中体现。她以“回头看看”为主题,呼吁优生关注落后同学,鼓励暂时落伍的学伴重新振作,甚至对失去孩子的家长寄予深切同情与劝慰。这种跨越个体、关注他人、倡导互助与共情的精神,不仅体现了作者的高尚情操,也反映出她对社会现象的敏锐观察与深刻思考。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这种“回头看看”的温情与关怀,显得尤为珍贵。


三、积极心态与生命教育


缪婉倩同学通过诗歌传达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强调在逆境中不放弃、在顺境中不忘本的重要性。她鼓励人们面对困难时保持乐观,相信“彩虹就在风雨后”,这种对生命的热爱与坚韧不拔的精神,是生命教育的重要内涵。同时,她对失去孩子家长的劝慰,也体现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认识与对生命尊严的尊重,引导人们珍惜当下,勇敢面对生活的挑战。


四、教育意义与启示


这篇随笔对于教育工作者而言,具有极高的教育意义与启示价值。它提醒我们,在注重学生学业成绩的同时,更应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与人格发展,培养他们的人文关怀精神与同理心。同时,通过引导学生阅读经典、感悟生活,可以激发他们的文学兴趣与创作灵感,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与人生境界。


五、总结与展望


缪婉倩同学的《顺境其顺,逆境其逆》是一篇充满智慧与温情的佳作。它不仅展现了作者深厚的文学素养与人文关怀精神,更传递了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与生命教育理念。希望缪婉倩同学能够继续保持这份对文学的热爱与对生活的热情,在未来的学习与生活中不断追求卓越、超越自我。同时,也期待更多的学生能够像缪婉倩一样,用文字记录生活、感悟人生、传递正能量。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