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转载]走遍济南——蚰蜒山上,黄栌正红

2023-11-12 11:20阅读:3,472

霜降过后,济南周围诸山纷纷披上红装,就像晚霞从天上洒落,为绵延的群山涂上醉人的红色。众多市民纷纷涌出城市,奔向红叶谷、九如山、丁家峪、莲台山……去寻找赏红叶的绝佳胜地。快去看呀,南山各处都被红叶点燃了,都被网红喧嚣了,都被抖音、快手、小红书刷屏了。
其实,济南的红叶处处燃烧,你不必出市区,在二环以内就能欣赏到层林尽染的美丽秋色。二环以内,哪里的红叶最美?当然是蚰蜒山!
2023年10月28日,星期六,气温17-28。我一大早出门,沿二环南路向东,直至怪坡,将车泊于佛慧山生态廊桥停车场。
[转载]走遍济南——蚰蜒山上,黄栌正红

[转载]走遍济南——蚰蜒山上,黄栌正红生态廊桥
佛慧山生态廊桥位于佛慧山东南侧,也就是二环东路与二环南路衔接处的怪坡。怪坡很怪,你明明看着是上坡,其实是在下坡,而你认为是下坡时,却是在爬坡,搞得很多司机不知所措。发现这个怪坡是一个偶然。一次,一辆汽车走到坡下突然熄火,怎么也发动不起来,就在司机检查原因的时候,惊愕地发现汽车缓慢
地向坡上滑动。司机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又试了几次,都是同样的结果。这一发现被公布后,很多司机前来试验,情况完全一致。于是当地人给这个奇怪的山坡起了一个形象的名字——“倒行逆驶”的怪坡。 [转载]走遍济南——蚰蜒山上,黄栌正红从桥上看,生态廊桥是一座童话般美丽的公园
过去,怪坡一带比较荒凉,自从今年8月份生态廊桥建成后,这里迅速蹿红,成为市民周末休闲的一个新去处。今天我之所以一大早出门,除了个人有早起的习惯外,还为了避开游人高峰。一旦市民都出动了,生态廊桥停车场远远满足不了停车需求。那么,生态廊桥究竟是座什么样的桥?为什么要在这里建一座廊桥?它为什么这么火? [转载]走遍济南——蚰蜒山上,黄栌正红生态廊桥东连老虎山 [转载]走遍济南——蚰蜒山上,黄栌正红生态廊桥西连佛慧山
从下面看,生态廊桥不过是一座过街天桥。但是当你走上桥,就会发现它绝不是普通的过街天桥,甚至你感觉不到它是一座桥,而是一个有着童话般美丽的小花园。所谓“生态廊桥”,“生态”自然是重头戏,整座桥为斜腿刚构结构形式,设计遵从“隐于自然”理念,没有过多的装饰,植物成了主角。桥长70米,桥宽21米,中间铺设的“S”形步行道仅占3米多,桥面大部分空间覆盖了种植土,种植了乔木、灌木、花草等植物,植被覆盖率达92%。整座桥上的植物种类有五六十种之多,以黄栌、侧柏、白蜡等乡土树种为自然基底,沿游览路线增设一些特色花境,如紫薇、美女樱、欧石竹、木绣球、蓝雾草、狼尾草、佛甲草等,还有一些不常见的花草,充满了自然野趣。
佛慧山生态廊桥作为绿色廊道,横跨二环东路,连接佛慧山及老虎山两大山体,从而实现山体之间生态系统的连续性及完整性。在生态廊桥东侧,设置了机动车停车场,地面喷绘了绿色主题的图案。桥西建了一座面积超过千平方米的迎宾广场,作为迎接四方游客和市民的集散地,既可以在登山观光途中停下来歇脚,也可以在节假日举办各类活动。可以说,佛慧山生态廊桥是佛慧山东南入口的“点睛之笔”!
由迎宾广场向北向西,铺设了平整的健身绿道,与停车场、生态廊桥相顺接。沿绿道行走,每走一步都是不同的风景,每处景观都与周围山体浑然一体。绿道有分岔,沿右手方向向西北,可去橛子山;沿左手方向向西南,可去馍馍山和蚰蜒山。指示牌指向清楚,全无迷路之虞。
蚰蜒山属于大千佛山景区,向北与佛慧山相连,向西与蝎子山相连,延伸至阳光舜城,南侧山麓就是二环南路。每年秋天霜降之后,蚰蜒山都会漫山红透,从而成为济南的热门打卡地。今天我出门较早,现在登山的游人还不多,可以从容拍照,从容前行。我在想,待到游人多的时候,拍照要争抢位置,行走要躲避行人,那一通忙活,很有可能影响你登山赏秋的情绪。天道酬勤,早起早来,可以获得更美好的赏秋体验。
蚰蜒山最高海拔418米,山上建有登山盘道,山路回弯处建有多处观景台、凉亭、座椅等设施。登山强度不大,像我这样体力的人,不用费多大劲儿,就能登上山顶。其实,你没必要急急慌慌地往上爬,看红叶,不需要登到最高处,沿路就能看到火红的黄栌。你往两边看,道路两侧的红叶就像呼呼燃烧的火焰,行走其中,热情被充分调动,步子格外轻盈。你可以一边登山,一边拍照,可以从不同角度俯瞰济南城,还能远眺无限秀美的晚秋山色。 [转载]走遍济南——蚰蜒山上,黄栌正红
[转载]走遍济南——蚰蜒山上,黄栌正红
[转载]走遍济南——蚰蜒山上,黄栌正红
[转载]走遍济南——蚰蜒山上,黄栌正红沿途红叶,夹道欢迎
绕过橛子山、馍馍山,一路盘旋而上,大约半个小时工夫,就登上了蚰蜒山山顶。山顶有观景平台,可以凭栏观赏四周红叶。放眼望去,只见层林尽染,万山红透,整个南山可以用“热火朝天”来形容。山坡上、悬崖边、石缝间、沟壑中,平常你注意不到的地方,此时都被黄栌照亮,都被黄栌染红。你看,那漫山遍野的红叶,红彤彤,鲜亮亮,在秋风中摇曳,在阳光下妖娆,宛如一群优雅的舞者,毫无保留地释放无限的魅力,勾你的魂,夺你的目。 [转载]走遍济南——蚰蜒山上,黄栌正红
[转载]走遍济南——蚰蜒山上,黄栌正红
[转载]走遍济南——蚰蜒山上,黄栌正红漫山红透的蚰蜒山
这满山的红叶,主要是黄栌的叶子,还有少量枫树、椿树、火炬树的叶子。有一段时间,我对“黄栌”之名特别不解,明明以“红叶”为主打品牌的植物,为什么叫“黄栌”呢?为什么不叫“红栌”呢?后来查阅资料,终于明白其中的道理。《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黄栌,生商洛山谷,四川界甚有之。叶圆木黄,可染黄色。”也就是说,黄栌的木材呈黄色,古代用它作黄色染料,所以叫“黄栌”。 [转载]走遍济南——蚰蜒山上,黄栌正红
[转载]走遍济南——蚰蜒山上,黄栌正红
[转载]走遍济南——蚰蜒山上,黄栌正红
山脊上建有蜿蜒步道,随山就势,高低起伏,逶迤延伸。其设计颇为有趣,在主步道两侧,每隔一段距离,就建一条探向两侧山坡的小路,从空中俯瞰,犹如一只蚰蜒趴在山脊上——那条主步道形如蚰蜒的躯干,贯通东西;而两侧的多条小路,就像蚰蜒的须爪。深秋漫山红遍,人在其中穿行,既能欣赏美景,又能拾得诸多乐趣。
蚰蜒是一种节肢动物,又称“百足虫”,它是传统“五毒”之一,常生活在房屋内外阴暗潮湿的地方,栖息于腐木、石隙中,昼伏夜出。以捕捉小昆虫为食,如蚊、蛾、蜘蛛、臭虫等。躯干部分21节,每节有一对足,第一对足成钩状,有毒腺,蜇人,被蚰蜒刺伤后数小时内,会使皮肤发生条索状红斑、水疤、有瘙痒和疼痛感。
关于蚰蜒山的来历,还有一个传说:古时这一带有两个妖精出没,一个是蚰蜒精,一个是蝎子精,它们生性好斗,为争夺地盘,整日里打得不可开交,搞得民不聊生。后来玉皇大帝得知此事,便委派一只金鸡下凡看守,从此两个妖精不再猖獗,附近才得以太平。后来那只金鸡化作了金鸡岭,而两个妖精也化作了蚰蜒山和蝎子山。
在蚰蜒山主峰南侧,有一段陡峭的悬崖。悬崖下方,有一片挤满山坡的黄栌。这片红栌,长得密,叶儿红,惹人眼馋。为了让游人能够零距离欣赏红叶,景区工人在悬崖处修建了一条石梯栈道,长约五、六十米,木扶手,石阶梯,九曲回环,尤为壮观抢眼,这是蚰蜒山山体公园建设工程的杰作,也是观赏红叶的最佳位置。 [转载]走遍济南——蚰蜒山上,黄栌正红
秋高气爽,正是登高望远的好时节。站在蚰蜒山顶,可选择不同的观景平台向四周眺望。向南,群山起伏,层峦叠嶂,近处红叶渲染,格外鲜艳夺目,远处山峦如黛,层层叠叠向远处绵延,色彩愈远愈淡,轮廓愈远愈朦胧,宛如一幅巨大的水墨画,被一片通红的红叶照亮,将整个画面映衬得更加鲜活而有神。 [转载]走遍济南——蚰蜒山上,黄栌正红
[转载]走遍济南——蚰蜒山上,黄栌正红
[转载]走遍济南——蚰蜒山上,黄栌正红
东望,老虎山、官山橛、黑峪顶依次排列,渐行渐远,近处清晰,远处朦胧,颇有层次感。老虎山最近,与蝎子山只隔一个怪坡,且有生态廊桥相连。登至高处,更容易欣赏到老虎山的完整轮廓。老虎山,海拔422米,因山体形似老虎而得名。它坐落在浆水泉水库西侧,与水库东侧的回龙山遥相呼应,形成龙腾虎跃之势。俯瞰老虎山南侧,扳倒井立交桥凌空飞架,穿山越谷,就像展翅腾飞的凤凰。山脚下,原来破烂不堪的搬倒井村已经华丽转身,朝阳照耀着拔地而起的林立楼群,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 [转载]走遍济南——蚰蜒山上,黄栌正红 南望,近处如火,远山如黛 [转载]走遍济南——蚰蜒山上,黄栌正红
[转载]走遍济南——蚰蜒山上,黄栌正红东望,老虎山形如猛虎
北望,可见气势雄伟的橛子山和小巧秀丽的小馍馍山。橛山上,海拔460米,山势峭拔为市区制高点,登临山顶可俯瞰泉城。因山顶曾建有橛子似的巨型建筑物,据说是400年前明代万历年间修建的一座石塔,高约10米,远远望去很像一座拴系船缆的大橛子,因此俗称“橛子山”。它还有一个雅名“佛慧山”,因北坡建有“佛慧寺”而得名。据记载,佛慧寺建于唐代开元年间,至明初济南城内开元寺被官府占用,僧众徙并于此寺,遂改称“开元寺”。在开元寺遗址上方的绝壁上,建有摩崖巨佛头像,像高8米,宽4米,开凿于北宋景佑二年,鬼斧神工雄伟壮观,因此此山又称“大佛头”。从蚰蜒山望去,橛子山的南坡被一层又一层的红叶所覆盖,与一层又一层的白色岩石相配合,形成层层叠叠、色彩分明的自然景观。一层层裸露的白色石壁,点缀在一层层红绿植被中,柔中有刚,像孤胆英雄,亮出了山脉的雄壮与豪气。橛子山身边的小馍馍山颇小鸟依人的感觉,山体圆浑,轮廓平滑,很像一个大馒头。之所以冠以“小”字,因为在长清区境内有一座海拔更高、名气更大的馍馍山,那座馍馍山因其独具的寒武纪地质现象,受到中外地质学家的关注,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命名为“世界第三地质名山”。小馍馍山色彩分明,下半部分是翠绿的松柏,上半部分是火红的黄栌,上下颜色对比鲜明,搭配和谐,望之心生愉悦。 [转载]走遍济南——蚰蜒山上,黄栌正红
[转载]走遍济南——蚰蜒山上,黄栌正红北望橛子山和小馍馍山
西望,蚰蜒山高低起伏,一路向西延伸。山坡上,燃烧着一片片红彤彤的黄栌。峭壁之上,丹枫流韵,沟壑之中,松柏环绕,黄栌处处抢占“C”位,有画龙点睛之妙。那色调,红的像火,黄的若金,绿似翡翠,简直就是一副醉人的油画,又好似上帝打翻了调色板,各种颜料倾洒到蚰蜒山上,让人醉眼迷离,深陷其中,不知归处。若是从空中俯瞰,整个山体就像一只趴卧着的巨型百足虫,身上呼呼冒着火苗,那场面绝对让你激动不已。如果你体力尚可,建议你沿着山脊步道一路向西,因为西边相连的蝎子山,还有更加神奇、更加壮美的深秋景观。 [转载]走遍济南——蚰蜒山上,黄栌正红
[转载]走遍济南——蚰蜒山上,黄栌正红
西望,蚰蜒山如火红的巨型百足虫
沿着蚰蜒山山脊继续往西走,可以到达蝎子山,两座山连在一起,界线不是那么明确,你只知道东边叫蚰蜒山、西边叫蝎子山即可。
蝎子山附近,居民明显多了。经过多年坚持不懈的绿化,如今这里华丽转身,蜕变为山峦起伏、植被茂密的山体公园,成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转载]走遍济南——蚰蜒山上,黄栌正红“泾渭分明”的蝎子山
蝎子山最神奇之处在于,以山脊为界,北山坡栽种松柏,南山坡种植黄栌,深秋时节,黄栌由绿转红,若从空中俯瞰,整个蝎子山呈现“半山青翠半山红”的独特景观。漫步在红绿分界的步道上,阳面是如火似霞的满山红叶,阴面是郁郁葱葱的苍松翠柏,一半翠绿,一半火红,感觉像是在“阴阳鱼”终行走,特别有趣。这置身在红绿之间独特景观,众多市民游客来蝎子山打卡还被网友戏称为“火锅”。特别是深秋来临,一条窄窄山脊小路,蜿蜒出“泾渭分明”的神奇景观,描绘出一副红与绿“平分秋色”的画面,演绎出“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的传奇场景。 [转载]走遍济南——蚰蜒山上,黄栌正红
[转载]走遍济南——蚰蜒山上,黄栌正红俯瞰蝎子山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