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乘除却贺芒种晴——咏芒种古诗词赏析(二)

2024-06-04 09:33阅读:
1 乘除却贺芒种晴——咏芒种古诗词赏析(二)
乘除却贺芒种晴
——咏芒种古诗词赏析(二)



芒种表示仲夏时节(夏季的第二个月,即农历五月)的正式开始。芒种时节,正是收麦种稻之时,麦子到此时始熟,田野里开始弥漫新麦的清香,水稻过此时则不可种,稻田里也已是一片怡人的新绿。
南宋诗人韩淲的《芒种·其四》诗,真切地反映了芒种时节江南乡村的农忙景象:
愧我粗官耗太仓,及瓜而代合耕桑。
r> 蚕筐阁了修秧马,老稚时时亦酒浆。
韩淲一共写了四首芒种诗,反映芒种时节乡村忙碌的景象。这是其中的第四首。他在《芒种·其一》里就提到了农事:田家一雨插秧时,成把担禾水拍泥。分段排行到畦岸,背蓬浑不管归迟。
在这首诗中,我们同样感受到芒种时节的忙碌气息。
前两句愧我粗官耗太仓,及瓜而代合耕桑,意思是,惭愧啊我一个不干农活的官员,一天到晚只干吃粮仓的稻米。等到明年瓜熟时朝廷派人来接替我,百姓应当能更好的耕种与养蚕。
这两句交代了芒种时诗人的心理,即大家忙碌,而诗人却不能亲自躬耕,感到惭愧。有白居易《观刈麦》诗中所说的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的意思。
后两句蚕筐阁了修秧马,老稚时时亦酒浆,意思是,盛放蚕儿结茧的竹筐已经放置妥当,拔秧时的坐具秧马也已经修好。老人和孩子也时时忙着端茶递水,做好服务。,舀,把液体盛出来。
这两句表现了芒种时节农民忙碌的情景,为收茧插秧做好准备。写得具体而真切。
这首诗表达自然,充满了田家生活的情味,让人感受到芒种时节扑面而来的农忙气息。是一首写实的芒种佳作。

南宋诗人楼璹sh)的《耕图二十一首·拔秧》,描绘了南方芒种时节农民拔秧的场景,将古代劳动人民趁着节气紧张劳作的情景描绘成一幅生动形象的农民劳作图:
新秧初出水,渺渺翠毯齐。
清晨且拔擢,父子争提携。
既沐青满握,再栉根无泥。
及时趁芒种,散著畦东西。
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诗人任於潜(今浙江省临安市)县令,深感农夫、蚕妇之辛苦,遂绘制了《耕织图诗》45幅,反映江南的农业生产情况。每图皆配以五言八句诗,《拔秧》是《耕图二十一首》。
诗的意思是:稻秧冒出水面,长得齐整柔软,像碧绿的毯子一样。清晨天刚来,农民们就赶到秧苗地里拔秧,父子俩争着干活。秧苗拔出后,先拎着秧苗在水里涮一下,再清洗一遍根,将泥洗干净。趁着芒种时节,赶紧将秧苗挑到秧田地头,散在水田里,以便及时插秧。
全诗讲述了清晨父子争相拔秧的情景,勾勒了一幅新秧初长、翠润齐整,百姓劳作的朴素画面。全诗语言浅显易懂,笔墨灵动写实,将拔秧之景刻画得生动具体,如历历在目。

南宋诗人范成大的《梅雨五绝》(其二),描述了芒种时节江南地区的气候特点和农忙情况,表达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关心:  
乙酉甲申雷雨惊,乘除却贺芒种晴。
插秧先插蚤籼稻,少忍数旬蒸米成。
乘除:比喻自然界中的盛衰变化,此消彼长。
诗的意思是:进入梅雨季节,从乙酉日至甲申日一直雷雨不断,雨势惊人。幸好风云变换,到了芒种节气,天气晴朗。这对即将到来的夏收以及秋收作物的播种都是极为有利的。这时候,插秧要先插成熟早的早籼稻,然后再忍耐个数十天,就可以吃上早籼稻蒸成的米饭了。
芒种前后,江南地区先后进入梅雨季节,雨日多,雨量大。芒种时节,在北方正是小麦就要收获的季节,而南方则是水稻的插秧季节。这个时令,古时候北方口粮青黄相接;而南方就有些上下季脱节,口粮跟不上。
诗人在诗里描写的就是南方的芒种时节。诗人说,在青黄不接的时候只需要再忍耐些时日,早插的早籼稻就可以吃上了。在粮食不太丰盈的古代,这首诗虽然只有望梅止渴之憾,不过也体现了诗人对百姓生活的关心。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