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山东省2025届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9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09-03 20:57阅读:
山东省2025届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9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山东省2025届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9月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译者的主体性指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加入自己的选择、判断和风格,在尊重翻译对象的前提下,使翻译作品更多地体现他们对原文的个人诠释和表达。文学作品只有在被阅读的时候才会取得具体的存在。因此,原作的意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实际上是译者理解的意义。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译者的主体性在翻译活动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译者通过将个人的观点和理解注入翻译中,可以更好地传达源语言文本的内涵和情感。因此,翻译应该重视译者的主体性,打破传统翻译的僵化模式,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理解与交流。
关于文学翻译标准,存在不少的争论。但不论中外,对翻译本质问题的争论最后都是围绕着翻译是科学
还是艺术展开。有人认为翻译是一门科学,依赖于技巧和对两种语言特征的理解,翻译工作应该是理性和专业的。另一些人则主张翻译是一门需要译者创造性发挥的艺术,其中关键在于译者确定翻译目标的能力。而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翻译的认识逐渐深入,一种新的被多数人认同的趋势产生,那就是将翻译视为艺术与科学的结合,这种观点强调创造性在翻译中的重要性。译者可以运用自己的判断力、想象力和文化敏锐度来进行翻译,以实现与原文相符的表达效果。同时,翻译也依赖于科学方法,通过系统性的研究和分析来提高翻译的准确性和质量。无论是将翻译视为艺术或科学,还是两者的结合,重要的都是理解翻译的核心目标:在不同文化间实现有效的交际功能。翻译的本质就是传达原作的意义、情感和文化内涵,使受众能够理解和欣赏被翻译的作品。在这个过程中,译者的主体性不应该被忽视。
虽然译者无法改变整个翻译过程所面临的外部限制和要求,译者本身也会受到一系列因素的影响,但翻译仍然是对译者的技能、知识、语言特征以及对两种不同语言和文化的理解的检验。译者对源语言和目标语言的深入理解,对不同文化之间差异和背景的深刻了解,对相关语法、词汇和语义规则的掌握,以及译者自己的语言特征和文化背景,都会在其翻译过程中产生影响。虽然客观环境因素在翻译过程中也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但译者的个人因素也需要被纳入翻译的考虑范围。当然从已有的相关争论和研究来看,译者的自由和创造性与对原文的背叛之间的界限仍然是模糊的,因此有必要在译者的主体性和忠实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摘自杨帆、柏茜茜《译者主体性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影响》)
材料二:
1948年,许渊冲前往法国留学。1950年,他回国在北京香山外国语学院教授法语和英语。之后在洛阳外国语学院从事英语、法语教学和文学翻译工作。随后,他出版了多部重要的翻译作品,包括英译中《一切为了爱情》、法译中《哥拉·布勒尼翁》、中译法《农村散记》和中译英法的《毛泽东诗词》,他也成为第一个将中国诗词翻译成英法韵文的人。
许渊冲将译作的创作目标定为“美”,认为“保持真实可以使读者‘知之’,保持美丽可以使读者‘喜欢’,只有既不失真实又能保持美丽的译作才能使人‘享受’”。他强调将一个国家创造的美转化为全世界的美,是全世界最大的乐趣。1979年,许渊冲首次提出了译诗的“三美论”,即在传达原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音韵美,并在此基础上努力传达形式美,追求三美并存。他本人是这一理论的最佳实践者。
1983 年,许渊冲到北大任教。有学生回忆,有一次许渊冲说起英文中也有回文诗,就在黑板上写下一句拿破仑说过的话:“ Able was I er e I saw Elba。”整句的意思类似于“被流放到俄尔巴岛之前,我无所不能”。许渊冲问学生该如何翻译,有人说“不到黄河不死心”“不见棺材不落泪”。他哈哈大笑,说大家还是没有翻译出拿破仑的霸气,从意美、音美、形美三美统一来说,他翻译为“不到俄岛我不倒”,大家都叫绝。
1995 年,许渊冲翻译的《红与黑》引发了翻译.界的大讨论,争鸣气氛热烈。有翻译家对于许渊冲的翻译方法持不同看法,许渊冲则据理力争。他认为,好的翻译,“不逾矩”只是起点,“从心所欲”才是高标准。他借用画家吴冠中的话说,“风筝不断线,飞得越高越好”。他主张译坛应该反对的是“翻译腔”,而不是“美文风”,如果美都谈不上,文学存在的必要性就没有了。
许渊冲的“三美论”开拓了文学翻译的新思路,丰富了外语界对诗歌文学艺术的深度翻译和理解,是20世纪中国翻译理论的重要支柱。杨振宁称赞他在翻译中成功地融入中国语言文字的特点,使英文诗翻译成中文诗,中文诗翻译成英文诗,都具有诗的质感。钱钟书也评价许渊冲翻译的《毛泽东诗词》:“带着音韵和节奏的镣铐跳舞,灵活自如,令人惊奇。”
作为一名翻译家,许渊冲始终强调翻译不仅仅是简单的语言转换,更是跨越文化差异、传递思想情感的过程。因此,翻译家应该具备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广泛的知识储备,能够准确理解原著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要灵活运用目标语言和文化的表达方式,确保译文能够准确传达原著的意义和情感。
(摘自吴松林、刘建国《将一个国家创造的美转化为全世界的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译者的主体性允许文学翻译作品中有译者个人的诠释和表达,但前提是不改变和歪曲原作。
B.翻译的本质是科学还是艺术一直存在着争论,持各自观点的人相互妥协后在认识上有了新的认同趋势。
C.译者本身的能力素养影响着翻译的效果,但对翻译起着决定性影响作用的还是客观环境因素。
D.许渊冲认为文学译作中只是使读者“知之”或“喜欢”是没有价值的,能使人“享受”才是目的。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学作品的原作能被翻译到何种水平,与译者对原作意义的理解程度有很重要的关系。
B.若没有实现不同文化间有效的交际功能,不管采用哪一种翻译标准都意义不大。
C.如果只强调翻译的创造性,不排除有译者以重视主体性为借口而背离原作本义。
D.许渊冲的翻译被评价为“带着音韵和节奏的镣铐跳舞”,也只有这样的翻译才是美的。
3.下列选项不能体现文学翻译“译者的主体性”的一项是(3分)
A.译者不可能保持绝对客观、中立的态度,绝对的忠实和客观不能完全保证其对原作的忠实。
B.翻译的基础就在于理解,只有透彻地理解原文,原文的精神底蕴才能准确地传达出来。
C.翻译过程中,译者选择其认为适合的翻译策略及方法,尽力向作者靠近,却又不远离读者。
D.翻译作为文化密不可分的一部分,在翻译作品中必然会显现出译者自身的文化立场。
4.材料一的第二段介绍文学翻译标准的争论,这对于论述“译者的主体性”有什么作用?(4分)
5.材料一说“在译者的主体性和忠实性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许渊冲的翻译就是在寻找这一平衡点,请结合材料二进行简要分析。(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 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数星星的孩子
吕群芳
清晨,我打开窗,霎时,金色的阳光倾泻整个房间。与之结伴而来的是清脆的鸟鸣,扑棱棱,林间飞出一只橘色的黄眉姬鹟。对面的山谷传来几声长长的鸟鸣,似乎在呼唤着它。
我们南山林场绵延几十里,一片又一片的翠竹,一个又一个的苗圃,一坡又一坡的果树,还有一山又一山的天然次生林,在蔚蓝的天空下绵绵不绝地伸展开去。林场小学坐落在南边,有两排宽阔敞亮的木结构鱼鳞黑瓦屋,阴处的苔藓到处蔓延。学校并不大,一共只有五个班级、九位老师、六十七个学生,五个是林场职工子女,其余是附近几个村子的孩子,其中有五个住校生。
去年八月,我调到偏远的林场小学任教,朋友们担心山林里的生活寂寞乏味,我会不适应,过得不开心。其实,我很喜欢这桃源般安静的环境,山林的星空,树梢的微风,山顶的晨曦,花瓣上的露珠,都成了梦中或模糊或清晰的画面。风中摇曳的忘忧草更是让我想起了童年时读过的故事:“在苍茫的群山里,到处盛开着忘忧草红黄交杂的花朵,随风摇曳……”
冬季,山林的夜来得特别早。吃过晚饭,我们就在教室里亮起灯,房子成了一枚藤黄的浆果,暖暖的甜意充满周围。“夜如何其? 夜未央,庭燎之光。”这是《诗经·庭燎》开头的话,夜真深,真纯,真美啊!此刻,我正融入浓浓的夜色里。
浩渺深邃的夜空,亮晶晶的星子扑闪扑闪,写着过去、现在和未来的所有故事与秘密。即使是对天文学一无所知的人,也会被这深邃神秘又蔚为壮观的宇宙景色吸引。
“一颗、两颗、三颗……”我情不自禁地数起星星,数着数着,又想起了许多诗句:“昨夜星辰昨夜风”“一星如月看多时”……我们和古人看的是同一片星空,数的是同样的星辰,苍穹之下,我们都是数星星的孩子。以后,我要带孩子们数星星,和张衡、祖冲之、李白、杜甫、李商隐、苏东坡、辛弃疾……站在一起望星空,一起数星星,大声呼唤星星的名字——一个个古老却闪亮的名字。
这个念头一旦诞生,就像春日的草芽,毛茸茸的,时不时地从心田里钻出来,又像最轻盈的羽毛,滑过心头,心尖一阵麻酥酥的颤动。
住校的五个孩子,加上住在学校隔壁的张逗逗,一共六个孩子成了“星星小组”的第一批成员。林栋得知消息后,立刻找到我要求住校,加入星星小组,还说七个人正好是“北斗七星”。
看星星的地方选在学校后面的山坡上,坡度较缓,容易行走,而且那儿有三块大石头,我们无论是站着坐着,还是躺着卧着,都绰绰有余。安全起见,张逗逗的父亲不仅修整了石阶,还特意搭建了牢固的藤梯,方便孩子们夜间行走。
一切准备就绪,山林却迎来了雨雪季,雨下着下着成了雪,雪落着落着又化成了雨,林场的夜晚更冷了。
每天放学后,我让孩子们先完成家庭作业,等吃了晚饭,就领他们去我的宿舍。我们在炉边烤着各种食物:番薯、芋芳、橘子、年糕片……香气飘满整个屋子。炭火忽明忽暗,年糕片渐渐变柔软,表皮也慢慢鼓胀起来,长出许多焦黄的疙瘩。外皮酥脆、内里却香糯的年糕,在涂点儿酱或是蘸点儿红糖之后,成了孩子们都喜欢吃的美味。
好友托人捎来了《星空帝国——中国古代星宿揭秘》与几大张星空图,我把蓝色的星空图贴在宿舍的墙壁上,从左到右依次为东方七宿、北方七宿、西方七宿和南方七宿。恍惚间,我们好似置身在深蓝色的星空之下,无数星星幻化成苍龙、黑龟、白虎和展翅翱翔的朱雀,一缕缕星光在它们周围闪烁……
万籁俱寂,只有雪花簌簌往下落的声音。我翻开书本,挑选孩子们容易听懂的内容朗读:“一个秋高气爽的傍晚,辛劳了一天的老农终于可以坐在树下享受片刻的安逸。西边正缓缓落下的一颗红色亮星引起了他的注意,那是西方的星星‘大火’,是最先被人们认识的恒星……”
从春季到秋季,我们找到了大火星。暮春时节,它悄悄在东南方的天空升起;到了盛夏的傍晚,它就挂到正南方的夜空上;中秋之后,它则缓缓向西南落下,预示天气要凉了,燕子要飞往南方去了。
秋季的星空深邃明澈。星星有的地方繁密,有的地方稀疏;有的地方明亮,有的地方昏暗,半明半暗,闪闪烁烁,像在对我们眨眼——仿佛还能听见它们在小声说话。
我认不出星座,无法讲述翔实的星空知识,只是漫无边际地和孩子们聊天,一会儿说说牛郎织女的传说,一会儿讲讲往来于天河的木筏——星槎,一会儿讲讲《诗经》里的“三星在天”……
有时候,我们对着星空呼唤星星的名字:天枢、天璇、天玑、紫微、景星、文曲、禄存、毕月乌、房日兔、心月狐、海石三、北落师门、轩辕十四等。虽然我们不认识,但也算是打了招呼。
更多的时候,我们默默地,不说话,只是静静地仰望,悄悄地守护。星光流进了我们的心田,化作了鹊桥相会、天河星槎、白帝皇娥、轩辕星官……
记得一个夏夜,我们在观星台看星星,只见苍龙七宿横亘在银河西岸,昂着头,尾巴扬起来,几乎要在银河里溅出水花了……正看得入神,朋友打来电话问我在做什么,我没有回答,只是回头对孩子们说:“阿姨问我们在做什么,你们告诉她吧。”孩子们便开心地冲着手机屏幕喊道:
“阿姨,我们在看星星呀,看天上的龙!”
“阿姨好!我是张逗逗,我在数星星!”
“我们在守护星星!”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学校里的房屋是木制结构的,并且在阴处还会生出苔藓,这符合学校处于林场的环境特点。
B.朋友们认为“我”会不适应偏远的林场生活,其实“我”喜欢这里的宁静,正是为了逃避城市的喧嚣。
C.“我”想象着和孩子们一起,与古人仰望同一片星空,但古人却成为过往,写出了物是人非的沧桑感。
D.“我”并不认识星座,也没有翔实的星空知识,所以更多的时候只能默不说话,让孩子们自己观察。
7.关于文中在炉边烤食物到雪夜诵读的这一部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孩子们吃完饭后,要到“我”的宿舍里烤食物吃,写出林场生活的单调和物质的匮乏。
B.朋友从远方带来了星空图,这为“我”和孩子们打开了新的世界,营造出了观星氛围。
C.这一部分看似闲笔,实则写出了“我”和孩子们对天气转晴后能看到星星的满怀期待。
D.“我”给孩子们选读的内容既贴近劳动的场景,又引出了下文对星星“大火”的描写。
8.文章说“我们都是数星星的孩子”,“数星星”有哪些内涵? (4分)
9.散文化小说是用散文的形式创作的一种小说。本文被认为是一篇散文化小说,请结合文本分析。(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 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从者,合众弱以攻一强也;而衡者,事一强以攻众弱也:皆非所以持国也。今人臣之言衡者,皆曰:“不事大,则遇敌受祸矣。”事大未必有实,则举图而委,玺而请兵矣。献图则地削,效玺则名卑,地削则国削,名卑则政乱矣。事大为衡,未见其利也,而亡地乱政矣。人臣之言从者,皆曰:“不救小而伐大,则失天下,失天下则国危,国危而主卑。”救小未必有实,则起兵而敌大矣。救小未必能,而伐大未必不有疏,有疏则为强国制矣。出兵则军败,退守则城拔。救小为从,未见其利,而亡地败军矣。是故事强,则以外权市官于内;救小,则以内重求利于外。国利未立,封土厚禄至矣;主上虽卑,人臣尊矣;国地虽削,私家富矣。事成,则以权长重;事败,则以富退处。人主之听说于其臣,事未成则爵禄已尊矣;事败而弗诛,则游说之士孰不为用矰缴之说而侥幸其后? 故破国亡主以听言谈者之浮说。此其故何也是人君不明乎公私之利不察当否之言而诛罚不必其后也。皆曰:“外事,大可以王,小可以安。”夫王者,能攻人者也;而安,则不可攻也。强,则能攻人者也;治,则不可攻也。治强不可责于外,内政之有也。今不行法术于内,而事智于外,则不至于治强矣。
(节选自韩非子《五蠹》)
材料二:
臣光曰:从衡之说虽反覆百端,然大要合从者,六国之利也。昔先王建万国,亲诸侯,使之朝聘以相交,飨宴以相乐,会盟以相结者,无他,欲其同心戮力以保国家也。向使六国能以信义相亲,则秦虽强暴,安得而亡之哉!夫三晋者,齐、楚之藩蔽;齐、楚者,三晋之根柢;形势相资,表里相依。故以三晋而攻齐、楚,自绝其根柢也;以齐、楚而攻三晋,自撤其藩蔽也。安有撤其藩蔽媚盗,曰“盗将爱我而不攻”,岂不哉!
(节选自司马光《资治通鉴》)
10.材料一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此其故A何也是人君C不明乎公私之利E不察当否之言F而诛罚G不必其后也。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效,献出,与《谏太宗十思疏》中“信者效其忠”的“效”意思相同。
B.存,使……保存,使动用法,与《过秦论》中“却匈奴七百余里”的“却”用法不同。
C.以,来,用来,表目的,与《种树郭橐驼传》中“爪其肤以验其生枯”的“以”用法相同。
D.悖,荒谬,与成语“并行不悖”中“悖”的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采取连衡政策,侍奉大国不一定会取得实际效果,但要呈上本国地图,献出朝廷玺印,这样才能请求军事援助。
B.那些主张合纵的臣子认为,如果不救援小国却攻打大国,就不能占领天下了,国家就面临危险,君主地位也就降低了。
C.事情如能成功,纵横家们就会依仗权势长期受到重用;事情失败的话,纵横家们就会引退回家凭借财富享福。
D.先王建立大量封国,让他们通过拜会、探访来增进相互交往,用举行飨宴增进欢乐友好,是希望他们能同心协力共保国家。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今不行法术于内,而事智于外,则不至于治强矣。
(2)向使六国能以信义相亲,则秦虽强暴,安得而亡之哉!
14.韩非和司马光在合纵连衡上的看法有何不同? 请简要概括。(3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15~16题。
答 学 者
刘克庄
自古名家岂偶然,虽游于艺必精专。
经生各守单传旧,国弈常争一着先。
马老于行知向导,鹄腾而上睹方圆。
殷勤寄语同袍者,努力磨教铁砚穿。
【注】艺,指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经生,泛指研治经学的人。国弈,第一流棋手。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名家之所以成功,并不是偶然的,而是通过长期的积累与努力取得的。
B.做学问要有认真的态度,可以在“六艺”中探寻,但必须保持精纯专一。
C.作者批评一些做学问的人抱残守缺,在下棋方面却为一步棋斤斤计较。
D.磨穿铁砚夸张而形象,写出了诗人对自己的勉励和对学者的殷切期望。
16.颈联提到“马”和“鹄”,作者以此表达怎样的治学道理? 请简要分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我们常说“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和“玩物丧志”,这些道理在《五代史伶官传序》中所体现的语句是“ ”。
(2)诗人时常会回望自己的年轻岁月,陆游在《书愤》中回味了当年“ ”的豪情壮志,刘克庄在《贺新郎·国脉微如缕》中回忆了“ ”的军旅生活。
(3)在古代诗歌中提到的酒,有清浊之分。清酒质好价高,如“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浊酒因其质量一般,有时反映了文人生活上的艰辛和心情的低落,如“ ”;但有时也表达喜悦,如“一壶浊酒喜相逢”。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2 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19题。
深夜从宾馆到南天门时,眼前是黑暗的深潭,深潭的彼岸,是彻夜不熄的市区灯火,呈半月形环抱着黑黢黢的山影,也像一尊巨型的烧烤架,街衢的每一根线条都被炭火烤红,明明灭灭地闪烁。深潭之中光影游动,从最深的潭底,缓慢、艰难地上浮,经历过许多次的停顿,继续上浮,光点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明亮,然后听见,登山杖有力的撞击声,看见晃动的人影和手电光。
每个跨进南天门的人,都有种从黑暗之中泅渡上岸的欣喜感,即便光线昏暗,也忍不住与门楼合照留念。我有点失落,我是跟着团队坐缆车上来的,省去了十八盘上的艰难,也省去了登山者抵达南天门时的成就感。我跟着步行登山者粗重的喘息声,往上攀登,就像一个赝品混在真品当中,自己都觉得不自然。
18.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中的逗号,起到了增强表现力的作用,请简要说明。(4分)
19.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如果写成“我跟着喘息声粗重的步行登山者往上攀登,自己都觉得就像一个不自然的混在真品当中的赝品”,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 (5分)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3小题,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0~22题。
每年6—7月份,我国江淮流域会出现一段连阴雨天气,气象学家称之为“梅雨”。梅雨, A ,就是在梅子成熟的季节出现的连续降雨。梅雨也被人们称作“霉雨”,因为这一时期,降水量大且持续时间长,云雾多,日照时间少,致使空气湿度大,( ),故而得名。
东亚地区的季风气候是梅雨季节形成的主要原因,此外还有两个因素促成了梅雨的形成。( ),长江流域地势平坦、河流众多,当这些地形条件与季风气候相结合时,很容易形成持续较长时间的多雨天气。从大气环流来看,6月前后,副热带高压向北移动,致使雨带移动至长江流域。各个因素的影响程度可能因地理位置、季节和气候条件的不同而有所差异,由此造成各地的梅雨现象也 B
梅雨有利也有弊。长时间高强度的持续性降雨,可以为干旱地区提供必要的水分,增强植物生长;也会引发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不仅导致水稻、蔬菜等农作物受灾,人们的生命安全而且可能受到威胁。因此,我们要学会 C ,以便顺利度过梅雨季节。
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3分)
21.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
22.文中最后一段标序号的句子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进行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4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现代社会,我们不仅要面对生活中车水马龙带来的喧嚣,还要承受网络世界繁杂信息带来的冲击。有人认为,在喧嚣的世界中,我们更需要聆听。倘若人人都受情绪裹挟摇旗呐喊,无人驻足聆听,无人在乎什么是真实,那么社会就可能陷入混乱。也有人认为,我们更需要呐喊,历史上的社会进步和许多变革都是由那些敢于发声、敢于呐喊的人推动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 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山东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 9 月联考
高三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现代文阅读(35 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1.A(3 分)
2.D(3 分)
3.B(3 分)
4.介绍不同的文学翻译标准及争论,表明重视译者的主体性是其中观点之一,使论述不绝对化。争论向着统一的新趋势发展,与译者的主体性相吻合,突出其重要性。说明无论哪个标准,译者的主体性都是其中的重要方面,突出其在翻译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地位。
(4 分。每点 2 分,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5.许渊冲提出“三美论”,“原意美”强调译文的忠实性,“音韵美”和“形式美”追求主体性,三者相融合。在实践中,许渊冲的翻译不是为美而美,忠实性(“不逾矩”)仅仅是最低要求,发挥主体性(“从心所欲”)才能动人,两者不矛盾。许渊冲的翻译促进了对文学艺术的深度翻译和理解,受到许多大家的肯定,说明其忠实性和主体性结合得好。
(6 分。每点 2 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 4 小题,16 分)
6.A(3 分)
7.A(3 分)
8.和古人一起数星星,在历史的星空里接受文化濡染。根据古代星空知识数星星,学习古人智慧。
在露天中数星星,亲近自然。数星星没有什么功利心,体现了生命的纯粹。
(4 分。每点 1 分,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9.淡化情节,小说没有跌宕的故事情节,只是简单交代“我”所处的环境和看星星的过程。
虚化人物,文中没有明显的主要人物,“我”只是起到串连的作用。
着重营造氛围,小说中用了大量的描写,营造优美意境。
抒情性强,小说中许多直接的议论,具有很强的抒情性。
(6 分。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即可,意思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5 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20 分)
10.BEF(每涂对一处给 1 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11.B(3 分)
12.B(3 分)
13.(1)现在不在国内推行法术,却要在外交上动智慧,就达不到使国家安定富强的目的了。(4 分。“行”、状语后置、“治”各 1 分,语句通顺 1 分)
(2)假使当初六国能凭借信义相互亲善,那么秦国虽然强暴,(六国)又怎么能被灭掉呢!(4 分。“向使”“安”“亡”各 1 分,语句通顺 1 分)
14.韩非认为合纵连衡都不是保全国家的好做法,君王应该把精力放在在国内施行法治上。司马光认为合纵是符合弱国的利益的,但要求弱国之间必须团结一致。(3 分。一点 1 分,两点 3 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9 分)
15.C(3 分)
16.治学要像老马识途一样明确研究的方向,不要走弯路;也要像鹄腾空而上俯视四方一样,拓宽视野。运用比喻,形象地说明了在治学上,努力方向与宏观视野不可偏废的关系。
(6 分。“马”和“鹄”代表的意义阐释各 2 分,两者关系 2 分,意思对即可)
17.
(1)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2) 中原北望气如山 少时棋柝曾联句
(3) 艰难苦恨繁霜鬓 潦倒新停浊酒杯
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
一尊浊酒戍楼东 酒阑挥泪向悲风
(6 分。每空 1 分,有错字、别字、漏字、书写不规范均不得分)
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2 小题,9 分)
18.逗号让“最深的潭底”独立出来,写出山下距离南天门的遥远,强调起始艰难;逗号将声音的出现独立出来,突出对登山者的关心、期盼;逗号造成停顿,形成断续节奏,表现了前行的艰难。
(每点 1 分,第点 2 分,共 4 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19.原句“跟着”的宾语是“喘息声”,更符合在暗夜中登山,看不清人影只听见声音的情形;原文后两句的中心是“不自然”,与前文的心理陈述一致;原文是短句,更活泼自然,与材料整体表述一致。
(每点 2 分,答出三点得 5 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二)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 3 小题,11 分)
20.A.顾名思义 B.不尽相同 C.趋利避害(每空 1 分,共 3 分,其他答案符合成语条件,语义通顺也可)
21.甲:物品极易受潮发霉 乙:从地形条件上来看(4 分。每空 2 分)
22.促进植物生长;而且可能威胁人们的生命安全。(每处 2 分,共 4 分)
四、写作(60
23.建议按照 2024 年高考评分标准、以 44 分为基准分评阅。
【文言文参考译文】
材料一:
合纵,就是联合众多弱小国家来攻打一个强大国家;而连衡,就是侍奉于一个强国来攻打众多弱国。这都不是用来保全国家的好办法。现在那些主张连衡的臣子都说:“不侍奉大国,那么遇强敌就会遭遇祸患。”侍奉大国不一定有什么实际效应,但必须先呈上本国地图,献出朝廷玺印,才能请求军事援助。呈上地图本国的版域就缩小了,献出玺印君主的声望就降低了。版域缩小国家就削弱了,声望降低政事就混乱了。侍奉大国实行连衡,还没看到好处,就已丧失了国土搞乱了政治。那些主张合纵的臣子都说:“不救援小国去进攻大国,就失了各国的信任,失去了各国的信任,国家就面临危险,国家面临危险,君主地位就降低了。”援救小国不一定有实际效应,且要起兵与大国为敌。援救小国不一定能使它保存下来,进攻大国不一定就没有失误,一有失误就要被大国控制了。出兵军队就要吃败仗,退守城池就会被攻破。援救小国实行合纵,还没看到好处,就已使国土沦丧军队失败。所以侍奉强国,只能(使那些搞连衡的人)凭借外国势力在国内捞取高官;援救小国,只能(使那些搞合纵的人)凭借国内势力从国外得到好处。国家利益没有确立起来,而臣下先得到封地和厚禄;君主地位虽然降低了,臣下反而抬高了;国家土地虽然削减了,私家却变富了。齐鲁家校情怀公众号事情如能成功,纵横家们就会依仗权势长期受到重用;事情失败的话,纵横家们就会凭借富有引退回家享福。君主如果听信臣下的游说,事情还没办成就已经给了他们很高的爵位俸禄;事情失败得不到处罚,那么那些游说之士谁不愿意用猎取名利的言辞来谋取爵禄,而事败之后侥幸地免除祸害呢?所以国破君亡局面的出现都是因为听信了纵横家的花言巧语。这是什么缘故呢?这是因为君主分不清公私利益,不考察言论是否正确,事败之后也没有坚决地实行处罚。纵横家们都说:“进行外交活动,收效大的可以做天下的王,收效小的也可以保证安全。”所谓做天下的王,是要能够打败别国;所谓保证安全,指的是不被别国攻破。兵强就能打败别国,国安就不可能被人攻破。国家的强盛和安定并不能通过外交活动取得,只能靠搞好内政取得。现在不在国内推行法术,却要在外交上动智慧,就达不到使国家安定富强的目的了。
材料二:
司马光说:合纵、连横的说法虽然是反反复复头绪很多,然而大体说来,合纵符合六国的利益。从前,先王封立大量封国,亲近爱抚各国诸侯,使他们通过拜会、探访来增进相互交往,用举行飨宴增进欢乐友好,实行会盟而增进团结联合,不为别的,就是希望他们能同心协力共保国家。假使当初六国能凭借信义相互亲善,那么秦国虽然强暴,(六国)又怎么能被灭掉呢!韩、赵、魏三国是齐、楚两国的屏障,而齐、楚两国则是韩、赵、魏三国的基础,它们形势上相依托,表里间相依赖。所以韩、赵、魏三国进攻齐、楚,是自断根基;而齐、楚两国征伐韩、赵、魏三国则是自撤屏障。哪里有自己撤去屏障来讨好盗贼,还说“盗贼将会怜爱我而不攻击我”的,这难道不是荒谬吗!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