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山东省菏泽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2024-11-13 20:08阅读:
山东省菏泽市 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山东省菏泽市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解析
一、现代文阅读(37分)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自新诗诞生之始,诗歌语言问题便成为其先天不足的一个典型症结。由于取代文言的白话乃借用西方语法结构而成形,因而新诗一开始便在语言上埋下各种发展隐患。在新诗发展的百余年历程中,不断有诗人和学者意识到诗歌语言的问题,但由于他们长期囿于“语言工具论”的认知范畴,将诗歌语言视为新诗的工具或载体,因而未能发现汉语作为诗歌语言的本体特征。直至世纪之交,众多学者从语言哲学视角和语言本体层面进行探究,才重新发现了“汉语性”的重要性。
那么,何为“汉语性”?对此,不同的诗人和学者怀揣不同的阐释与认知。学者曹顺庆曾指出,所谓“汉语性”,“不是一个语言学概念,而是一个文化
学概念”,“不只是指表达层面的东西,而是指以语言为标志的民族文化的建构汉语”,他认为“汉语性”在语体层面上是指汉语传统所独有的直觉穿透性、直接呈象性、形态不确定性以及文体、表达的高度丰富性和灵活性等。诗人欧阳江河则指出:“如何界定‘汉语性’,不仅是工具理性问题、操作问题、表达或传播问题,同时也是一个心灵问题。”曹顺庆、欧阳江河都是从语言本体论而非“工具论”出发,对“汉语性”进行界定,虽然基本道明了“汉语性”的范畴界限,但内涵所指却并不明确。其他学者在使用“汉语性”的概念时亦大都模糊难定,其界限与内涵常与其他特点枝蔓纠缠,缺乏明晰的界定与指涉范畴。其实,“汉语性”是汉语区别于其他语种的典型特征,其核心内涵涵盖了诗性、直觉性、典雅性、意象性、含蓄性、简约性、音乐性等特征,新世纪以来的诗人和学者对“汉语性”的探讨与发掘均是围绕此核心内涵展开。值得注意的是,“汉语性”的内涵丰富博厚,因而诗人和学者们从古典诗传统中所再发现的“汉语性”表征不尽相同,各自的阐释与认知亦各有千秋。
在古典诗词向新诗的转变中,从“文言”到“白话”的诗歌语言变革是最显而易见的变化。在新诗发展的百余年历程中,诗歌语言依然处于不断的衍变中,“白话”“口语”对“现代汉语”的侵占导致新诗语言不断滑入“非诗”的质疑。究其根源,都可归结为“汉语性”的缺席。毋庸讳言,“汉语性”的缺席已成为百余年新诗发展历程中的一个“不良传统”。无论是从“文言”到“白话”的语言变革,还是“口语”对“现代汉语”的侵占,语言都被视为“工具”而非诗之本体,导致“汉语”本身的汉语性被解构、消弭而无法构建真正的诗语,从而导致新诗的发展一直陷入“汉语性”缺席的迷途。
毋庸置疑,“汉语性”是古代诗歌语言与现代诗歌语言之间共通的一脉重要诗学传统,新世纪以来的诗人和学者已经意识到其缺失所带来的困境,并从古典诗传统中重新发现了“汉语性”传统。那么,如何在新世纪新诗中重构“汉语性”?显然,新诗语言不可能沿袭、复制古代诗歌语言的“汉语性”,而应建构“新”的具有“现代性”的“汉语性”。
(摘编自罗小凤《新世纪新诗对“汉语性”传统的再发现与重构》)
材料二:
20世纪初,当汉语诗歌以汉语新诗的面目呈现在世人面前时,一如孱弱的初生婴儿,她曾经所拥有的大红大紫遭致了声声非议,无论是文体本身还是承载的主题,在读者那里,汉语新诗都显得孱弱不堪。其实,隐藏在这些非议背后的是人们对汉语诗歌的更大期待,按照人们能够接受和期望的情感逻辑,汉语新诗应该拥有古典汉语诗歌所难以企及的成就,因为在至今仍然信奉进化论的国人眼里,汉语新诗是“现代的”!
就情感取向来说,汉语新诗确如其他类型的社会文化形态一样积极投身于“现代化”身份建构的浪潮中,唯恐被遗忘,但也正是这种来自“除旧布新”的更迭恐惧造就了汉语新诗的茫然无措,在时间面前,汉语新诗成为“拔苗助长”的病弱小草,苍白而柔弱。无论如何,汉语新诗似乎不应该是这个样子!
就语言媒介而言,汉语诗歌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就语符而言,汉字是一种形意文字,符号的天生隐喻性,本身就可以被看作是大自然经过人类精神情感的浸入,被抽离掉无关诗意的琐碎后浮现在人们精神意识中的诗意表述,“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也许只有汉字的如画符号才能穷尽。西方的拼音文字除了借助于韵律、节奏等单纯的语符能指,尽管有所谓“视韵”,但并不能在视觉上给诗歌表达带来多大的帮助,和汉字的形意结合的状况更是不可同日而语。当西方诗歌在苦苦思索如何才能通达事关人生宇宙精髓的聪慧哲思、忙于构建理性认知的结构体系时,汉语诗歌已经在拈花微笑中寓含了一切。“落花人独立,微雨燕双飞”,文字本身已经寓含了一切,其情其景岂是可言说的?可以说,当现代意义上的诗歌摆脱了传统诗歌音韵铿锵的表象而走向对内在心灵的关注和析理时,视觉和自我想象为建构方式的现代诗性的完成要素中,相对于拼音文字,汉语新诗具备先天的语符优势。如此,按照理想的发展逻辑,汉语新诗百年之中应该呈现五彩缤纷的绚丽,而不是现在的以颇为难堪的表情面对冷嘲热讽的白眼。
另一方面,相对于传统汉语诗歌写作上的诗史传统,写诗务实老妪能解,沉浸于“车辑蟒,马萧萧,行人弓箭各在腰”的忠实记载,或者轻吟于勾栏瓦肆的妇孺皆知,诗歌早就在“唐诗三百首”的牙牙学语中奠定了基础。显然,汉语新诗的精英化和专业化,决定了它的读者是需要培养的,对读者的“诗教”是必要的。
(摘编自陈爱中《构建汉语新诗的“汉语性”》)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汉语新诗诞生之初借鉴西方的语法结构,因而新诗一开始便在语言上埋下了诸多隐患。
B.在汉语新诗发展中,众多学者对诗歌语言的认知一直没有摆脱“工具论”的影响,对“汉语性”缺少明确界定。
C.语言被视为“工具”而非诗之本体,导致“汉语”本身的汉语性被解构、消弭而无法构建真正的诗语,使新诗发展一直陷入“汉语性”缺席的迷途。
D.相较于西方的拼音文字,形意结合的汉字拥有独特的优势,凭借其天生的隐喻性,能轻松阐释许多哲学的命题。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正确认识“汉语性”的本体特征,对于汉语新诗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B.“汉语性”的内涵丰富,众多学者对它的阐释与认知出现了不同的理解。
C.新诗“汉语性”被解构消弭,说明“白话”能否取代“文言”是需要商榷的。
D.传统汉语诗歌具有诗史的传统,而这一点应是汉语新诗要学习和继承的。
3.下列选项属于材料一中汉语新诗“汉语性”缺席原因的一项是(3分)( )
A.人们对汉语新诗过高的期待远远超出了其发展的实际。
B.很多专家学者对汉语新诗“汉语性”的阐释缺少明确性。
C.在创作上有些汉语新诗的语言呈现大众化、口语化的特点。
D.缺少从哲学角度对汉语新诗进行理性认知的结构体系建构。
4.材料二在阐述20世纪初汉语新诗的状况时运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试举例并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
5.请根据材料谈谈如何使汉语新诗走出所面临的困境。(6分)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召唤
肖复兴
在我的印象中,父亲胆子很小,一直到他去世,都活得谨小慎微,树上掉片树叶都要躲着,生怕砸着自己的脑袋。长大以后,当我知道父亲的一些事情之后,对父亲的印象有所改变。
父亲很年轻的时候就独自一人离开家乡河北沧县,跑到天津去学织地毯。我的爷爷当过乡间的私塾先生,略有文化,他有两个孩子,一个是父亲,一个是父亲的哥哥。和一辈子守在乡下种田的哥哥不同,父亲在乡间读完初小,就想离开家乡。别个怎么劝都不行,他还是来到了天津。天津离沧县120里地,是离沧县最近的大城市。沧县很多人都曾经到天津跑码头,这个传统一直延续至今,在现在天津的街头还能碰到不少打工者,操着沧县口音。想想,父亲只身一人跑到天津学织地毯的情景,很像如今那些北漂。尽管时代相隔了近百年,年轻人躁动的梦想和盲目的行为方式基本相似。那时的父亲,胆子并不小,性格里有很不安分的成分。
我一直在想,父亲为什么曾经会有这样不安分的性格?后来,为什么又将这种性格磨平乃至变得如此谨小慎微呢?
受我爷爷当私塾先生的影响,父亲读书的时候,爱看一些杂书,特别是章回本的旧小说。我读小学的时候,在晚上我和弟弟睡觉前,他常常讲《三国演义》《聊斋志异》里的一些故事给我们听,也不管我们听懂听不懂,爱听不爱听。他也喜欢沧州地区有名的文人纪晓岚的《阅徽草堂笔记》,他常讲一些他小时候听到的关于纪晓岚的民间传说。一直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听他绘声绘色地说起纪晓岚小时候,有一位从南方来的大官,看见纪晓岚在田里放牛,大夏天的,还穿着一件破棉袄,摇着一把破芭蕉扇,觉得很可笑,就随口说了句:穿冬衣,拿夏扇,胡闹春秋。纪绕岚回了一句:到北地,说南语,不识东西。讲完这个故事,父亲呵呵地笑,他故意将“识”说成“是”,然后又对我们讲这里一语双关的意思,讲这个对子里的对仗,对得非常简单,又非常有趣。我和弟弟也觉得特别好玩。父亲去世之后,整理他的极其简单的几件遗物,其中有一本旧书,就是《阅微草堂笔记》。
父亲从来没有对我讲过这类文学书对他的影响,他只是说自己从小喜欢读书,以此来教育我和弟弟要好好读书。所以,只要是我买书,他从来都不反对,读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他为我买了第一本杂志——《小朋友》,那是一种很薄的画册。之后,我识字多了,他为我买《儿童时代》。再以后,他为我买《少年文艺》。这样三种杂志,成为我童年读书的三个台阶,应该说是父亲领着我一步步走上来的。
那时候,我家住的大院斜对门有一家邮局,那里卖这些杂志。跟着父亲到邮局里买这些杂志,成了我童年和少年时代最快乐的事情。我想,以后我能写一些东西,最初应该是父亲在我心里埋下的种子。
偶尔一次,父亲对我说,在部队行军的途中,要求轻装,必须得丢掉一些东西,他却还带着些旧书,舍不得扔掉。其实,说这番话的时候,父亲只是为了教育我要珍惜读书的机会,不小心说秃噜了嘴,无意中透露出他的秘密。当时我想,部队行军,这么说,他当过军人,什么军人?那时候,我也就刚读小学四五年级,一下子心里警惕了起来。我家那时有一个黄色的小牛皮箱,我知道,里面放着粮票、油票、布票等各种票据,还有父亲每月发下来的工资,都是我家的“金银细软”。有一天,我打开这个小牛皮箱,翻到了箱子底,发现了一本厚厚的相册和一张委任状的硬皮纸。委任状上,写着北京市政府任命父亲为北京市财务局科员,下面有市政府大印,还有当时北京市市长聂荣臻手写体签名的蓝色印章。这是北京和平解放之后,对于像我父亲这样的国民党政府留下的人员接收时的证明。应该说,没有任何问题,问题出在那本相册上。那是一本印刷品,当我打开相册,看见里面每一页都印着一排排穿着国民党军服的军官的蓝色照片,我一下子愣在了那里,小小的心,被万箭射穿。
读中学之后,我才渐渐弄清楚。父亲在天津学织地毯,并没有多长的时间,他是觉得这样一天天织下去,没有什么前途,就投奔了在冯玉祥部队当军需官的一位亲戚。父亲不安分的心,再一次蠢蠢欲动。因为他多少有一些文化,在部队里很快得到了提拔,最后当了一个少校军衔的军需官。抗日战争结束后,他从部队转业,集体到南京国民政府受训,然后转业到地方的财务局,从信阳到张家口再到北京。
父亲曾经拥有过的这样一个身份,犹如一块沉重的石头,一直压在父亲的心里,父亲的棱角就这样渐渐被磨平。
我长大了以后,要去北大荒插队之前,曾经和父亲当年一样,没有和父母商量就那样毅然决然地离开了家,当时父亲什么话也没有说,他知道说什么也没有用,眼瞅着我从小牛皮箱里拿走户口本,跑到派出所注销自己的户口。我离开家去东北的那天,父亲只是走出了家门,便止住脚步,连大院都没有走出来。他也没有对我说任何送别的话,只是默默地看着我离开了家。
后来,读北岛的《城门开》,书中最后一篇文章是《父亲》,文前有北岛题诗:“你召唤我成为儿子,我追随你成为父亲。”文中写道:“直到我成为父亲……回望父亲的人生道路,我辨认出自己的足迹,亦步亦趋,交错重合——这一发现让我震惊。”读完这篇文章,我想起了我的父亲,眼泪禁不住打湿了眼眶。
(有删改) 6.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将父亲早年去天津学织地毯的经历和今天的北漂联系起来,表明父亲骨子里就有一种不安分的思想,有着躁动的梦想。
B.文章写父亲常给“我”和弟弟讲一些名著里的小故事,也不顾及二人的感受,说明父亲在读书教育上有一定的盲目性。
C.文章写“我”长大离家去东北时,两次提到父亲什么话也没有说,但父亲的表现,却让读者感受到了父子之间的情感。
D.文章最后北岛的诗句“你召唤我成为儿子,我追随你成为父亲”,引发了“我”的共鸣,呼应了题目,凸显了主题。
7.关于文中发现父亲从军的秘密这个段落,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父亲在教育“我”读书时,不经意透露出他的秘密,说明父亲对这段从军经历还是很敏感的。
B.小牛皮箱是十分重要的“道具”,“我”正是通过它了解了父亲解放前后那段较为复杂的经历。
C.当看到相册内容时,作者用“万箭穿心”来描述当时的感受,以此表达对父亲的不解和痛恨之情。
D.这段文字通过“我”的视角揭示了父亲的秘密,也解释了文章开篇提到父亲活得谨小慎微的原因。
8.这篇回忆性的散文,包含了作者对父亲颇为复杂的情感。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4分)
9.肖复兴的散文在看似平淡的叙事中,总会加入一些适当的修辞和描写手段,让人眼前一亮。请结合文本,谈谈这一点在父亲身上是如何体现的。(6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
材料一:
安石得政,行新法,光逆疏其利害。迩英进读,至曹参代萧何事,帝曰:“汉常守萧何之法不变,可乎?”对曰:“宁独汉也,使三代之君常守禹、汤、文、武之法,虽至今存可也。汉武取高帝约束纷更,盗贼半天下;元帝改孝宣之政,汉业遂衰。由此言之,祖宗之法不可变也。”吕惠卿言:“先王之法,有一年一变者,‘正月始和,布法象魏’是也;有五年一变者,巡守考制度是也;有三十年一变者,‘刑罚世轻世重’是也。光言非是,其意以风朝廷耳。”帝问光,光曰:“布法象魏,布旧法也。诸侯变礼易乐者,王巡守则诛之,不自变也。刑新国用轻典,乱国用重典,是为世轻世重,非变也。且治天下譬如居室,敝则修之,非大坏不更造也。公卿侍从皆在此,愿陛下问之。三司使掌天下财,不才而黜可也,不可使执政侵其事。今为制置三司条例司,何也?宰相以道佐人主,安用例?苟用例,则胥吏矣。今为看详中书条例司,何也?”惠卿不能对,则以他语诋光。帝曰:“相与论是非耳,何至是。”光曰:“平民举钱出息,尚能蚕食下户,况县官督责之威乎!”惠卿曰:“青苗法,愿取则与之,不愿不强也。”光曰:“愚民知取债之利,不知还债之害,非独县官不强,富民亦不强也。昔太宗平河东,立籴法,时米斗十钱,民乐与官为市。其后物贵而和籴不解,遂为河东世世患。臣恐异日之青苗,亦犹是也。”
(节选自《宋史·司马光传》)
材料二:
今天下之人恶介甫之甚者,其诋毁无所不至。光独知其不然,介甫固大贤,其失在于用心太过,自信太厚而已。何以言之?自古圣贤所以治国者,不过使百官各称其职、委任而责其成功也。介甫以为此皆腐儒之常谈,思得古人所未尝为者而为之。于是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聚晓财利之人,使之讲利。使彼诚君子邪,则固不能言利;彼诚小人邪,则固民是尽。是知条例一司已不当置而置之又于其中不次用人往往暴得美官以变更祖宗旧法,徒欲别出新意,以自为功名耳,此其为害已甚矣。
(节选自司马光《与王介甫书》)
10.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3分)
是知条例一司A已不当B置而置之C又于其中不次D用人E往往暴得F美官G以变更祖宗旧法
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疏,上书分条陈述,与《促织》“细疏其能”的“疏”意思相同。
B.市,交易,与《木兰辞》“愿为市鞍马”的“市”意思不相同。
C.所以,与《鸿门宴》“所以遣将守关者”的“所以”用法相同。
D.徒,只是,与《孔雀东南飞》“徒留无所施”的“徒”意思不同。
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王安石主持政务,施行新法,司马光却认为不可改变祖宗之法,他以汉武帝和汉元帝改变祖制导致国家出现问题为例,佐证自己的观点。
B.针对吕惠卿的说法,司马光认为“刑罚世轻世重”说的并不是改变旧法,他还以修补房子为喻,说明旧法非不得已是不应改变的。
C.司马光从百姓的利益出发,提到太宗曾制定的和籴法,认为该法虽有一时之效,但最后却成祸患,并由此判定了青苗法的结局。
D.司马光在给王安石的书信中,表明自己反对那些对其毁谤、污蔑的做法,并指出王安石变法的主张是其用心过头和太过自信导致的。
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和课本中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三司使掌天下财,不才而黜可也,不可使执政侵其事。
(2)虽欲强聒,终必不蒙见察,故略上报。
14.两则材料都提到了司马光对设置三司条例司的看法,请简要概括。(5分)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上巳日越中与鲍侍郎泛舟耶溪
刘长卿
兰桡缦转傍汀沙,应接云峰到若耶。
旧浦满来移渡口,垂杨深处有人家。
永和春色千年在,曲水乡心万里赊。
君见渔船时借问,前洲几路入烟花。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首联写诗人与朋友在春日泛舟耶溪,但见山水相接相映,充满了诗情画意。
B.颔联写旧浦曾挤满了人群和眼前的幽居人家,视听结合,令人无限遐想。
C.颈联有对兰亭盛况的感慨,也有对故乡的无限眷念,意境高远,情真意切。
D.耶溪景色让人有悠然、超尘出世之感,与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有相似之处。
16.本诗尾联没有正面写耶溪美景,却令人回味无穷。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在清明来临之际,小强准备写一篇回忆祖父的文章,他想用苏洵《六国论》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明祖父早年创业的艰辛。
(2)昨天,李老师应约参加了在济南举办的名人画展,其中有一幅山水之作,令人震撼,其山峰之高与绝壁之险,不由让她想起李白《蜀道难》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代文人常用“泪”这一意象来表达情感,直击人心。比如唐诗宋词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共5小题,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2题。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类(甲)。其中最常见的是用自己的体温判别周围物体的冷热程度。当然,这个判别结果 A ,但由于正常人的体温基本相同,所以判别偏差不会很大。其实,在很早以前,古人已经意识到人体是最恒定的“温度计”,并用这种特殊的“温度计”感知气温、家人有没有发烧等,还把这种感知方式用在制作工艺中,比如制作奶酪、豆豉和茶叶加工工艺等。
除了用体温感知物体温度,古人还通过观察物体的冷热程度来判断火候,特别是在金属冶炼或陶瓷烧制过程中,古代工匠已经掌握根据火焰颜色来判别炉温的技巧。历代冶铸和陶瓷工匠沿用了火焰观察法,并且被炼丹术士与药物学家采用。
当然,人们感知温度的方法多种多样,数不胜数。比如先秦时期,人们还通过观察水是否结冰来推知环境温度的升降。具体来说,就是在瓶子里灌上水,如果瓶子里的水结冰了,则表明气温很低,进入寒冬;如果瓶子里的冰融化,则意味着气温回升。这种瓶子被称为“冰瓶”或“水瓶”,称得上是中国最原始的温度计,被视为现代温度计的雏形。
后来,一种被叫作“火照”的神秘物品出现在陶瓷烧制中,成为烧制陶器时的“神器”。它是一种上端打孔、通常为片状的烧制陶瓷时与坯料共同放入窑中的用来判断窑火温度的泥坯样品。在陶瓷烧制过程中,窑工熟练地用铁钩从观火孔中取出火照,以观察其烧结程度,这样就可以对窑内温度的变化情况做到 B 。
为什么叫“照子”呢?原来,在东汉末期和三国时期,火照被称为“铜镜”,据说到了宋代,为避宋太祖祖父赵敬的名讳,人们将“镜”字改为“照”或“鉴”,故称铜镜为“铜鉴”。后来,(乙)。自“照子”诞生的那一刻起,就伴随着中国陶瓷烧制工艺走到了今天。
18.请在文中括号内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4分)
19.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2分)
20.文中第二段有两处表述不当,请指出其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逻辑严密,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4分)
21.对于文中第三段加点的词语“称得上”,有人认为去掉更好,你是否同意?请简要说明理由。(3分)
2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在介绍“火照”时句子过长,理解起来较为困难。请按照句意改写成四个短句,做到逻辑清晰,合理有序;可以适当增删词语,但不能改变原意。(5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在《孟子·梁惠王下》中庄暴见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曰:“不若与人。”孟子是在借助音乐来谈“与民同乐”的治国道理,这一提法现在被各领域广泛引用。可在现实中,也有人认为可以“独乐乐”,不一定非要“与人乐乐”。
对于这一问题,你有着怎样的思考和感悟?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考答案及解析
1. B
【解析】“一直没有摆脱‘工具论’的影响,对‘汉语性’缺少明确界定”错误,材料为“曹顺庆、欧阳江河都是从语言本体论而非‘工具论’出发,对‘汉语性’进行界定,虽然基本道明了‘汉语性’的范畴界限”。
2. C
【解析】“说明‘白话’能否取代‘文言’是需要商榷的”错误,根据材料“语言都被视为‘工具’而非诗之本体,导致‘汉语’本身的汉语性被解构、消弭”可知,新诗“汉语性”被解构消弭,是在语言变革中将语言视为“工具”所致,而非语言变革本身的问题。
3.
C【解析】A.新诗的“汉语性”缺席与人们的期待无关。B.新诗的“汉语性”缺席与对其的阐释无关。C.体现了将语言视为“工具”而非诗之本体,属于“汉语性”缺席的原因。D.属于西方诗歌的做法,与新诗的“汉语性”缺席无关。
4.把汉语新诗比喻为孱弱的初生婴儿和病弱的小草,形象生动地说明了其创作上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积极投身”“茫然无措”,将汉语新诗拟人化,赋予其人的生命情感,生动地展示了汉语新诗求变的渴望和现实的尴尬处境。(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5.从新诗创作上,要充分认识汉语诗歌语言的本质特征,使汉语新诗创作回归“汉语性”。从新诗传统构建上,要挖掘古典诗歌“汉语性”的优秀传统,又要不断拓展“汉语性”的现代内涵,完成汉语新诗的现代性重构。从新诗普及上,要针对汉语新诗精英化和专业化的现实,对读者进行“诗教”,实现对新诗的大众认同。(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6. B【解析】“说明父亲在读书教育上有一定的盲目性”错解文意。
7. C 【解析】“痛恨之情”错,应是“痛心之情”。
8.不理解。对父亲一辈子谨小慎微行为的不理解。感恩。对父亲在文学上给“我”引领和支持的感恩。愧疚。对长时间未能读懂父亲,甚至误会父亲的愧疚。怀念。当“我”读懂父亲时,已经物是人非,只能怀念。(每点2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9.运用夸张的修辞。比如父亲胆子很小,“树上掉片树叶都要躲着,生怕砸着自己的脑袋”,生动地写出了父亲“胆小”、谨小慎微的特点。运用细节描写。在讲完纪晓岚的故事后,“父亲呵呵地笑”,突出了父亲的投入状态,以及对孩子的悉心培育。在“我”长大后要去北大荒插队时,父亲没有说话,而是“眼瞅着”“我”拿走户口本,包含了对“我”的不舍和无奈之情。(第一点2分,第二点4分,意思对即可)
10. C E G(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解析】句意:因此知道三司条例司这一官署是不当设置而设置了,又在官署中不按正常做法用人,有的人往往一下子得到好的官职,以改变祖宗旧有的法度。
11. C 【解析】材料中的“所以”表凭借;“所以遣将守关者”的“所以”表原因。
12.
C【解析】“判定了青苗法的结局”不合文意,司马光只是担心他日的青苗法也会像和籴法一样成为祸害。
13.(1)三司使掌管天下的财富,没有才能的人罢黜他们是可以的,但不能让掌管政事的人干预三司使的事务。(“不才”“黜”“侵”各1分,句意1分)
(2)即使想要勉强劝说几句,(但)最终必定也不会被您理解,所以只简单地给您回信。(“强”“见”“上报”各1分,句意1 分)
14.用规程、条例行事,不适合辅佐君王。对百姓大讲功利,会侵害百姓的财富利益。用人不当,扰乱了官吏升迁制度。有些人改变旧法,只是沽名钓誉。(每点2分,答出三点给5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参考译文】 材料一:
王安石开始主持政务,施行新法,司马光坚决反对,上书陈述施行新法的害处。迩英上书进献诵读,当读到曹参代替萧何的事时,皇帝说:“汉朝一直遵守萧何之法不变,行得通吗?”回答说:“岂止是汉朝,三代的君主也常常固守大禹、商汤、周文王、周武王的法则,这个法则即使保存到今日也没问题。汉武帝采取高祖改变成规的办法,结果盗贼布满了半个天下;元帝更改孝宣帝时候的政策,汉朝的王业从此衰落。这样说来,祖宗之法是不能改变的。”吕惠卿说:“先王的成法,有一年改变一次的,‘正月始和,布法象魏’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也有五年变更一次的,巡行境内的考绩制度就是这样;还有三十年变更一次的,‘刑法世轻世重’就是这个道理。司马光说的不对,他的用意在于讽刺朝廷罢了。”皇帝问司马光,司马光说:“布法象魏,是颁布原来的法规。诸侯国改变礼节和乐器的,国君在巡行时遇到就要诛杀诸侯王,这就是说这些不是可以随便改变的。关于刑法,刚建立的国家用轻法,混乱的国家用重法,这就是所谓世轻世重,但并不是变化。况且治理天下好比住房子,房子坏了就修补一下,没有严重损坏就不要另造新房。公卿侍从们都在这里,希望陛下询问他们。三司使掌管天下的财富,没有才能的人罢黜他们是可以的,但不能让掌管政事的人干预三司使的事务。现在设立三司条例司,为了什么?
宰相用德行辅佐君王,怎么能用规程、条例呢?
如果用规程、条例,那是低级官吏所为。现在看到的详见于中书条例司,为什么呢?”吕惠卿不能回答,就用别的话来诋毁司马光。皇帝说:“互相讨论事情的错对,何必这样。”司马光说:“百姓放债收取利息,还能够蚕食剥削下等的人家,何况有政府督责的威仪呢!”吕惠卿说:“青苗法,是愿意借就借,不愿借的也不强迫。”司马光说:“无知识的老百姓知道借债的利
益,但不知道还债的害处,不只是政府不强迫,那些富裕而放贷的百姓也不强迫。过去太宗平定河东,制定和籴法,当时一斗米十钱,百姓乐意和官府做交易。后来物价暴涨而和籴之法没有取消,终于成为河东的世代祸害。我恐怕他日的青苗法,也会像这样。”
材料二:
当今天下十分厌恶您的人,他们对您毁谤、污蔑,所有的坏话都用上了。我个人认为这样做是不恰当的,您本来是大贤人,您的失误在于用心过了头,自信心太强罢了。为什么这样说呢?
古来圣贤的治国之道,不过是使众官都能胜任所担任的职务、委派其任务而责令其取得成功。您认为这些都是迂腐儒生的老生常谈,而一心想做古人所不曾做过的事情。于是,又建立制置三司条例司,聚集通晓财利之人,让他们去大讲利。假使他们真的是君子,就本来不应该讲利;假使他们真的是小人,则本来要搜刮尽百姓的财富。因此知道三司条例司这一官署是不当设置而设置了,又在官署中不按正常做法用人,有的人往往一下子得到好的官职,以改变祖宗旧有的法度,只不过是另出一番新意,用来为自己求取功名罢了,这样它的危害已经够严重了。
15. B 【解析】“视听结合”错。
16.尾联以问句收束全篇,诗人借不断向渔人询问路途,表现追逐春日耶溪胜景的盎然意兴。引发联想和想象,让人想到繁花似锦、绚丽多彩的春天景象,对耶溪美好春景充满向往和期待。(每点3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17.(1)暴霜露 斩荆棘 (2)连峰去天不盈尺 枯松倒挂倚绝壁 (3)示例一:相顾无言 惟有泪千行 示例二:出师未捷身先死
长使英雄泪满襟 (每空1分)
18.甲:多靠触觉、视觉来感知温度 乙:人们多称之为“照子” (每处2分,意思对即可)
19.
A.因人而异 B.了如指掌(每词1 分,符合语境的成语均可)
20.句,修改为:古人还通过观察火候来判断物体的冷热程度。
句,修改为:并且这种方法被炼丹术士与药物学家采用。 (改对一处给2分)
【解析】句语序不当,应将“物体的冷热程度”与“火候”互换位置;句成分残缺,应加上主语“这种方法”。
21.观点一:不同意。“称得上”除了表达肯定之外,还有赞美之义,更能体现作者的情感态度。(3分)
观点二:同意。去掉“称得上”,对这种瓶子的属性判断更客观直接,语气更加肯定。(3分) 超然客公众号
(答出任意一种观点即可,理由可酌情给分)
22.“火照”是一种泥坯样品。这种泥坯样品上端打孔,通常为片状。在烧制陶瓷时把它与坯料共同放入窑中。这样通过它就能判断窑火的温度。(每点1分,答出四点给5分,意思对即可。如有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23.【写作指导】 这是一道思辨类的材料作文题。
材料分为两个层次,第一层引用了《孟子·梁惠王下》中“独乐乐”句,其意思是:“一个人欣赏音乐不如和他人一起欣赏音乐快乐。”孟子借此劝齐宣王“施行仁政,与民同乐”,强调了“与人乐乐”的意义。第二层是谈现实社会中,有人认为可以“独乐乐”,不一定非要“与人乐乐”,侧重了“独乐乐”的重要性。
“独乐乐”和“与人乐乐”均有其道理,写作时应具体论述何种情况下“独乐乐”,何种情况下与“与人乐乐”。但从长远的角度而言,只有融入社会、建设社会,才能真正让个人获得快乐。还可以从二者融合的角度讨论:既可以有与人同乐、融入社会的志趣,还可以享受独处的快乐,突出思考问题的辩证性。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