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常见的投资谬思---停损

2009-04-25 23:19阅读:
常见的投资谬思---停损
(The Fallacy of Selling at a Loss)

常见的投资谬思---停损


停损之所以为那么多人所推崇,在于它给投资人(或是投机人)一种对自己投资有所控制的感觉。下跌10%就卖出,损害不再扩大。Good Job!
问题是,启动停损动作的下跌10%是谁决定的?是投资人,你所能掌握的吗?不,下跌10%是市场决定的,是成千上万买卖这张证券,参与这个市场的投资人所共同决定的。
人说,市场常是不理性的。对好消息,高兴过头。坏消息,则悲伤过度。就像一个精神疾病患者,情绪常在两个极端漂荡。葛拉汉用市场先生来比喻,并说投资人应利用市场先生。当他把所有东西的价格都标得太低时,找他买东西。而停损的人,就是在东西价格变低时,把东西全都卖回给市场先生。奇怪,这是在比谁的精神疾病比较厉害吗?精神疾病愈厉害,投资也就愈行吗?
你去执行停损,下跌到某某%就卖出,你就是木偶,Puppet。拿着细线,牵着你的手按下卖出键的人,就是市场先生。
很多奉行停损哲学的人,可能还熟读价值投资理论,并以葛拉汉传人自居,岂会不知Mr. Market的比喻。其实,都是从书中撷取自己看的顺眼的资料罢了。
执行停损,卖掉手中的持股,代表的是你买进过,你曾觉得这是个值得买进的标地。
有天,你在橱窗中看到一颗钻石,耀眼夺目,你觉得很心动,但要价20万,让你买不下手。
过了一个礼拜,你走过同一条街道,这家珠宝店开始特价活动,原本要价20万的钻石,现在只要15万,少了25%,你会觉得怎样?
在金融市场,原本值得买的东西,假如价格下跌,就该卖掉了,而不是买更多。这就是停损的哲学。
追根究底,成因在于心态。会执行停损的人,他们不是拥有证券,而是在租借证券。证券在他们眼中,只是一张纸,一张价格可能涨也可能跌的纸,而不代表持有企业的一小部分。假如这张纸在市场上变得不值钱了,他们就开始担心没有人要来接手了,所以要快快转手出去。这种心态,可称作投资吗?以为自己能抓高低点,以为别人都会笨笨的以高价从你手中买走那张纸,出低价卖纸给你的人,其实就是市场上最天真的傻子。
有种推崇停损的说法是这样的:我设-10%为停损点,所以我的资金损失永远不会超过10%。这也算是种心理帐吧。
这次亏10%退出,你的钱就永远离开市场,去定存了吗?假如是的话,那么的确10%的停损,会让你资金损失永远不超过10%。假如你的钱还要投入市场,请问,亏损逃离出来的钱,在下一笔就会赚吗?还是你一样面临-10%的可能。-10%连续三次,你离-30%也没多远了。停损,损失只在你脑中停住,只在这次停住。可惜的是,你的金钱只要在市场内,就面临不断损失的可能。
还有种可爱的说法是这样的。停利设20%,停损设10%。这样赚钱的机会比较大,只要看对一次就可以抵销两次看错。呵,真是如此的话。停利设30%,停损设5%,会不会赚钱的机会更大?看对一次可以抵销看错六次。还是停利设20%,停损设2%,比较会赚?
事实是,这些数字不论你怎么设,和你看对看错的机率,一点关系也没有。
设定这些条件的人常说,因为会看错,所以停损控制了损害的范围。可惜的是,停损只能控制单次损害的范围,它不能防止你一直看错。你只要多看错几次,多执行几次-10%停损,你的资金一样是遭受到负几十趴的重大打击。
当然了,这些”投资人”会说,我那有那么笨,当然是看对的时候比较多。我想每个人都会觉得自己看对的时候比较多,不然怎么会有Overconfidence这个词。可是为什么市场上就是有人买到地雷股、买到亏钱,为什么会有有一半的人,报酬率连市场平均都不到,他们都比较笨吗?我想,许多人对这题的答案,很可能也是Yes。等到自己落到平均之下时,再答一次看看吧。
不是承担风险就应有报酬。报酬只对应于正确的风险。假如有风险就有报酬,你去拉斯维加斯,豪迈的把100万的筹码一次放到桌上。请问这样的风险,你应该获得怎样的报酬?答案是,只要你玩得够多够久,这100万就会转到庄家手上。你只会得到豪赌的快感。
许多人在金融市场内追逐相同的感觉。
资金重压个股、不够刺激,还有权证可玩。这些人以为自己承担了巨幅波动的风险,就应有对应的报酬。那他真应该去拉斯维加斯玩一把。假如输钱,还可以大声嚷嚷:”这家店怎么那么黑?”
事实上,金融市场中可藉由分散而解除的风险,都是不会获得报酬的风险。很多投资人承担这种风险,为的不是金钱,而是期待时的肾上腺素,和赌对后的脑内啡。赌与毒,真是哥俩好。为了避免在名叫交易所的赌场内太快输光身家,无法继续享乐,所以停损成为必需,于是歌颂停损,倡导停损,奉行停损。
停损是投机策略,不是投资策略。
漫天的胡说八道,人人都是可以指点别人的投资大师,造成今天市面上许许多多似是而非的理论。
投资人,你是金融市场里的Puppet还是Master?还是自以为是Master的puppet?

文章出处:本文由程竹收集整理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