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行两载,火力依旧——《让子弹飞》北美扬威背后的深思
2012-03-16 14:27阅读:10,295
还记得曾经有媒体做过调查,那些在国内掷地有声的大片登陆北美所获得的成就,简而言之就是国片西行之后的票房甚至民间评论,其结果却是一片悲悲戚戚之声。自从《卧虎藏龙》、《霍元甲》这些电影在美国大受欢迎狂收票房之后,不少北美片商包括米拉麦克斯、索尼经典等发行商看准了华语电影这块商机之后曾经以极低的价格购买北美发行权,但发现华语热潮褪去之后,诸位厂商纷纷不再涉足华语电影在北美的发行,这样一来就导致很多国内打着“全球同步上映”的华语电影在丢在美国只落得个姥姥不疼舅舅不爱的尴尬境地,票房成绩自然拿不出手。
而时至今日,两年前在国内可称惊天动地的娱乐大作《让子弹飞》也未能免俗,该片已于3月2日在北美地区开始点映,这点光景倒是有些怪异,以往多数华语电影一定会大张旗鼓的将“北美上映”当成往自己脸上贴金的噱头,却不管其本身在北美的境遇如何。而《让子弹飞》在国内早已过了大张旗鼓的日子,而在北美上映也是悄然无息。不过这个“悄然无息”指的是在国内,在北美呢,请看如下媒体信息。
《让子弹飞》此次在北美采取了长线放映的策略,首周只选择了4座城市的5家影城小规模点映,纽约和洛杉矶两地影院,《让子弹飞》均为2号当天影院所有放映影片中的票房冠军。在各家重要媒体的评论中,《华尔街日报》用“不可思议”来形容本片,表示电影是一部节奏明快,轻松愉悦的佳作。《洛杉矶时报》则表示影片将“独具个性的戏剧情节、卡通化的暴力场面、
加载中...
内容加载失败,点击此处重试
对于哲理的研究以及心爱人离去后的感伤熔于一炉”。《洛杉矶周报》则称赞姜文“导演功力机敏灵活,收放自如”。而在多位来自民间的影评人口中,纷纷用“个性”、“潇洒”、“令人着迷”等词汇形容本片。看来如此口碑证明《让子弹飞》在北美并非“悄然无息”,作为一部在国内声名显赫的电影,在美国亦获得不菲的赞誉之声,让人霎时感觉意料之外,但细想之后又会发现乃是情理之中。
“让子弹飞一会”!本片这段个性标榜又充满超现实蒙太奇手法的台词让人记忆犹新。子弹飞了两年之久,从内地到香港,提名香港金像奖,扬威香港评委会奖,再到北美,享受一片赞誉之声,这其中自然大有文章。
想当年,一部《卧虎藏龙》让北美观众见识到了飞天遁地、神采飞扬的中国武侠,至此算是打开大华语武侠电影扬威国际的大门。而时隔多年之后,同类题材的电影《刀见笑》以“全球同步上映”的声势,却最终在北美收获了令人咋舌的5万美元票房,堪称一次破纪录的“壮举”,从世界扬名到无人问津,几年之久天地有别,其内部原因较为驳杂,无外乎阵容不给力,宣传未能造势,档期杯具等客观原因,而论其主要原因则逃不出“千篇一律”的范畴。
华语电影靠的是武侠打天下,而侠客功夫这些词汇在西方世界终究趋于小众,几部电影的卖座乃是西方观众抱着“尝鲜”态度而观之,而当大量同类电影一股脑的纷纷面世之后,新鲜感不在,也就没有必要去“尝”了。而《让子弹飞》则不存在这样的趋势。本片乃是华语电影的一个近年新生的类型尝试——中国西部片。
电影讲述的是发生在中国南部的故事,诚然大可把本片与目前正火热的中国西部题材电影结合在一起,二者都带有强烈的地域色彩。除了能展示秀丽的南部风土人情外,更有一种中华五千年文化的积累和沉淀。悠久的历史孕育着中国川西土地,给了电影很好的展示舞台。《让子弹飞》从内到位都渗透着在自由中寻求秩序的浪漫主义情调,兼顾贯穿始终的人文主义,这一点来说,对于看惯西方电影的观众来说,则又是一次崭新的概念摆在面前。
其次,《让子弹飞》的发行方,影片投资方不亦乐乎公司表示关注到《让子弹飞》在美国获得的好评,这说明好的电影可以超越文化隔阂,这句话只说对了一半。文化隔阂依然存在,《金陵十三钗》铩羽奥斯卡就是文化差异的最直观表示。《让子弹飞》在北美地区,拿东西方文化的差异依旧存在,作为一部西部片,本片在风格方面具有美式西部片的符号化印象,但在骨子里面却与后者对自由的向往和对社会约束的摆脱的个人英雄主义背道而驰,而是
在自由之中遵循制度,在个人英雄中也兼顾集体思想。不过东西文化的差异并非阻碍电影的在北美的气势,因为本片有着一种全球通杀的语言,就是“黑色幽默风格”。
早些时期,美国发行发为影片发行也特地剪辑制作了一版重口味预告片,充满cult风格和血腥场面,被很多美国观众认定是一部动作片。而真正看完电影之后,观众却发现“虽然激烈动作场面没有想象中那么多,但喜剧元素和对忠义之情的杰出表现,不仅仅是弥补,更是意外之喜”。由此可见,影片的黑色幽默风格则让他们“大感意外”。电影并非挠人脚心的插科打诨,而是运用突如其来的戏剧冲突和令人神往的个性化细节来打动观众,黑色幽默味道十足。
由此可见,《让子弹飞》在美国地区受到追捧并非偶然,题材的新颖,宣传的有效,还有东西方通吃的黑色幽默,归根结底,《让子弹飞》以佳片的本质为电影在东西方畅通无阻铺平了道路。
回想中国电影进入新世纪以来这十多年,电影工业发展进入快车道,中国电影在大片时代不亦乐乎。但是在这些大片中,却遭遇到了质量与口碑的考验,没有成熟的产业机制,题材的单一性,更是催发了市场上的“双胞胎”乃至“多胞胎”的诞生。中国武侠电影火爆,众多热钱和资本察觉商机疯狂注入,导致众多题材直接撞车,口碑不一。这些题材单一的电影尚无经得起国内观众的考验,又如何能打动西方观众呢。
诚然,《让子弹飞》是一部好电影,在国内狂收7亿票房,在香港也屡次获奖,如果说本片在东方占据了“天时、地利”,在美国的扬威,则在于“人和”。在国内电影市场蓬勃发展的今天,题材的多元化、制作的复杂化,可以造就佳作,也可以打造烂片。电影是一门创意的艺术,没有创意,就没有前途。可想国内恰好欠缺《让子弹飞》这样兼顾创意与题材多元、制作精良的电影。
假如有一天,在成熟的市场支持下,在健全的电影工业体制中,中国电影可以会有更精益的制作,更强的质量,打动国内观众,创立品牌,让中国观众重燃对国产电影的热情。届时,华语电影不仅会走向世界,与全球电影分庭抗礼也不是梦想。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