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原台湾艺人凌峰青大披露与邓丽君往事

2007-01-03 20:15阅读:6,740
  1月3日14:00至16:28,曾经的著名艺人凌峰在青岛大学国际学术交流中心进行演讲,与同学们做了真诚的交流,讲述了他的一些鲜为人知的经历。与邓丽君的交往只是其演讲中并非核心的一小部分,这里先把这些真实的故事记录下来。
  这段故事是由一位同学的提问引发的,“听说您曾经在邓丽君的一次重要演唱会担任嘉宾,请问邓丽君生前有没有到大陆来演出的心愿和计划。”给人感觉直率坦诚的凌峰笑言“你这回算是问到专家了”,接着便发挥其曾为电视主持人的特长,洋洋洒洒细述与“邓家妹子”的前事。
  凌峰生在青岛,4岁到台湾,43岁又回到青岛定居。凌峰年少时与邓丽君在“夜巴黎”歌厅共事,邓丽君的母亲是山东人,由于这层半个老乡的关系,两人更有共同语言。凌峰也是歌手出身,曾拿过台湾“金钟奖”的最佳男歌手奖。邓在华语歌坛逐步走红,回到台湾举办“十一演唱会”,邀请凌峰作为惟一的嘉宾。后来凌峰与张帝等艺人发生一些事业上的冲突,凌峰遭受排挤。台湾一家电视台为凌峰开辟一档栏目《郁金香》,展示一些当红艺人的台前幕后,邓丽君每次回到台湾,都只去凌峰的节目做客,坚定地支持这位年少时的伙伴。这样使凌峰有能力和信心与张帝等人唱对台戏。
  邓丽君曾经有过两次可能来大陆演出的机会。凌峰跟电视台老总谈了要拍摄《八千里路云和月》的设想,这部系列纪录片将镜头对准海内外华人中的特别人物,从文化的角度进行深度访谈。这其中有祖籍山东的丁肇中这样的诺贝尔级物理学家,也有更多文化名流。其中国画家黄胄本已打算接受访谈,一听他们这个节目名字,就警觉起来:“八千里路云和月,后面不就是‘待从头,收拾旧山河’嘛,你是从国民党那边来的。”于是拒绝了。这种过于敏感的政治嗅觉把凌峰这样一生不谈政治的人当成了特务似的。
  由于拍摄这部片子的原因,凌峰得以与大陆有关部门沟通。有人提出让邓丽君来大陆演出的想法。回到台湾,凌峰问了“老五”(即邓丽君)的经纪人也是邓的弟弟,正在酝酿之际,邓的身为国民党某军上校的二哥,以及一个军衔更高的军官,来到凌峰家里,表明对此事动向的关注,最终也使这次演出未能成行。
  上世纪90年代中期,国台办成立一个下属公司,负责人找到凌峰,提到想找一个最具影响力的港台艺人来大陆演唱,“能不能
找一个来了就一定有人爱听,保证不会赔钱的演员。”凌峰问:“谁这么了不起啊。”还是邓丽君。凌峰还是很感兴趣,想再做努力促成此事。这一次几乎就要成功了。邓丽君已经确定了来大陆的计划,先是探亲,到上海然后北京再至西安,看望她的姑母。邓丽君和她的法国小男朋友去办签证,商量办完后去哪儿以及中午吃西餐还是中餐,男友要吃西餐,两人发生一点争执,“老五”甩手离去,签证也就没有办,这次回大陆的计划泡汤。
  1995年5月8日,身在青岛的凌峰感叹这天早晨的黑云急雨,打落庭院满地樱花。回到屋里便接到台湾中央新闻社的电话,“很不幸,你的邓家妹子已经不在了。”
  今天凌峰特别感谢了提这个问题的同学,“这让我又找到了感恩的机缘。虽然小妹英年早逝,这么多年我并没有忘记她对我事业的帮助。”
  演讲现场,凌峰给同学们放了一小段影像资料,有他拍摄纪录片的一点花絮,还有他与邓丽君的一次通话。影像当中的邓丽君的确妩媚动人,颇具东方美感,凌峰谓之传统与现代的最佳结合。身着红色旗袍的邓丽君拿起了电话,“喂,你是谁?(灿然一笑)哦,凌峰啊。”凌峰在电话中说:“怎么我回台湾,你就到了新加坡,我来到了新加坡,你却又回了台湾,你故意躲着我是不是。”影像资料可能由于年代稍久而有些卡壳,中间一些对话未能播放,然后凌峰又说了句:“我现在知道你为什么嫁不出去了。”邓问为什么,凌说:“因为你老是胡说八道。”邓又现纯真笑容。
  接着又放了当年《郁金香》节目为邓丽君制作的一段。邓轻摇团扇,慢启歌喉,一对白色鸟儿都听得这情歌入迷,不由开始卿卿我我了。
  凌峰今天的演讲可谓比较精彩,虽然没有太过深刻的东西,但毕竟他的阅历还是丰厚的,阅历会提升人的境界,有了境界人的心灵和话语自然就与众不同。凌峰常常以自己山东人的禀性为骄傲,提到老母曾经在他小时就教导他:“冻死迎风站,饿死不求人!”这种禀性使得他不会向对立面妥协,最后在台湾演艺界被封杀,也不能再进摄影棚了。
  凌峰自言在穿着和生活上是个粗人,今天穿得也很随意,光头上戴了个圆宽的礼帽,桔色套头衫,搭条暗咖啡色与细长白条相间的围巾,淡蓝色的裤子跟睡裤差不多,一双稍显肥大的暗色皮鞋。凌峰说:“今天我穿的衣服都是朋友送的。我的最便宜的衣服都是自己买的。我吃穿上都粗枝大叶,因为充分自信的男人是不需要包装的!”
  他今年已经六十开外了。刚入场时,他曾脱帽向同学们挥动致意,演讲结束后,他摘下礼帽,用毛巾把圆鼓脑袋和脸擦了一圈,引得底下有些善意笑声。同他放的影像资料上的形象相比,今天的凌峰已经显出老态了,尤其脱下帽子的时候。脸盘下端显得有些宽,有点肌肉的松驰坠感。然而他是个真男人,演讲当中备显英气逼人,他的苍凉略涩的声音依然魅力不减,在放影碟关掉灯光时他的解说更容易打动人。更可佩服的是,两个半小时的演讲他始终是站在台前的。本来是准备好座位的,但他特意要了无线话筒,走上前几步说:“我相信两岸的距离没有那么遥远。”
  凌峰幼年时算不上个好孩子,常挨父亲的鞭抽,母亲便拼力护着他。他少年时曾被学校开除,是个边缘化的孩子,但是老师没有放弃孩子的权利。所以现在凌峰捐助希望工程,关注很多孩子的成长。我们青大的和凌峰交往的学长都钦佩于凌的人品。好人即使历经打压与磨难,依然品质不改,待人热诚,关心社会,侠肝义胆。就像演讲尾声,他所说的一个人得有抗压能力,还得惯于漂泊,哪位名家说过漂泊是成功先导是生命原态之类的话,《圣经》上也说主对漂泊者是祝福的,对滞留者是诅咒的。他自谓“少年狂,青年闯”。
  在凌峰的讲述中,他称故乡为“元乡”,视为自己生命和血性的根基,流露出深切的对于家乡和祖国的热情和责任感,并身体力行参与城市传统文化的保护,比如买下一些崂山条石,进行一些旧街区的保护。他称道上海的新天地,将传统街区腾空换鸟,把原住居民迁到更好住处,而将原街区打造成新经济增长点的旅游景区。凌峰还流露出对于母亲的孝道,对于妻子贺顺顺的赞扬。贺并未上台,坐在第一排,开场在凌介绍下起身致意时,一袭黑衣圆脸束发像个文雅淑女。
  两个半小时的演讲和交流,容量是很大的。这里不能一一尽述了,希望前面的记录能够留住一些有价值的生活影像。(潘凤亮)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