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与读者交流:法布尔《蟋蟀的住宅》的一段中文翻译

2008-09-27 18:03阅读:5,030
“欢歌笑语”网友来信,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课本四年级上册的第7课的一篇《蟋蟀的住宅》一课中这段话提出了疑问:“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一是“九寸深,一指宽”,到底指多少?法国人是习惯这样来计量的吗?;二是“倾斜的隧道”到底是指什么?就是洞穴吗?是洞穴倾斜才易排水吗?

我查了一下Jean-Henri Fabre的原文:

C'est parmi les gramens, sur quelque pente ensoleillée, propice au prompt écoulement des pluies, une galerie oblique, à peine du calibre du doigt, infléchie ou droite, suivant les exigences du terrain. Un pan au plus mesure sa longueur.

我把我的理解发给了这位网友,他把我们之间的交流整理出来《蟋蟀的住宅》——就一翻译问题请教翟华老师以为题贴在了自己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cyy8088)上,转载如下:

备课笔记的开篇是《蟋蟀的住宅》,这篇短文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课本四年级上册的第7课。因为儿子刚要上这一课,所以我就从这儿开始了,前几课以
后再补吧。

先把课文附在下面(以后我尽量都这样,而且网上找来的课文老是有很多差错,只要我发现的都会改正过来):

居住在草地上的蟋蟀,差不多和蝉一样有名。它的出名不光由于它的唱歌,还由于它的住宅。

别的昆虫大多在临时的隐蔽所藏身。它们的隐蔽所得来不费工夫,弃去毫不可惜。蟋蟀和它们不同,不肯随遇而安。它常常慎重地选择住址,一定要排水优良,并且有温和的阳光。它不利用现成的洞穴,它的舒服的住宅是自己一点一点挖掘的,从大厅一直到卧室。

蟋蟀怎么会有建筑住宅的才能呢?它有特别好的工具吗?没有。蟋蟀并不是挖掘技术的专家。它的工具是那样柔弱,所以人们对它的劳动成果感到惊奇。

在儿童时代,我到草地上去捉蟋蟀,把它们养在笼子里,用菜叶喂它们。现在为了研究蟋蟀,我又搜索起它们的巢穴来。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出口的地方总有一丛草半掩着,就像一座门。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那微斜的门口,经过仔细耙扫,收拾得很平坦。这就是蟋蟀的平台。当四周很安静的时候,蟋蟀就在这平台上弹琴。

屋子的内部没什么布置,但是墙壁很光滑。主人有的是时间,把粗糙的地方修理平整。大体上讲,住所是很简朴的,清洁、干燥,很卫生。假使我们想到蟋蟀用来挖掘的工具是那样简单,这座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到土底下,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用钳子和耙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蟋蟀,就是著名的促织,俗称蛐蛐。对了,蛐蛐和蝈蝈到底是怎么回事?待我先问一下欢歌同学。“哎呀,”欢歌同学不耐烦的时候老是这样说话,“这都不知道!蛐蛐就是蟋蟀,蝈蝈就是螽斯啦!”具体有什么区别,估计他说了我也不太搞得明白。欢歌同学自幼儿园起就“主攻”动物专业,尤其是昆虫,在这方面的确是“他吃过的盐比我吃过的饭还多”。算了,还是看课文吧。

“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青草丛中隐藏着一条倾斜的隧道,即使有骤雨,这里也立刻就会干的。隧道顺着地势弯弯曲曲,最多不过九寸深,一指宽,这便是蟋蟀的住宅。”

这儿有两个地方让我产生了疑问:一是“九寸深,一指宽”,到底指多少?法国人是习惯这样来计量的吗?;二是“倾斜的隧道”到底是指什么?就是洞穴吗?是洞穴倾斜才易排水吗?

《蟋蟀的住宅》一文,应该是选自法布尔的《昆虫记》第6卷《蟋蟀的洞穴和卵》。家中有《昆虫记》,于是马上查了一下。What bad luck! 家中的选本竟然只选了与我不相干的另一半:《蟋蟀的卵》!好在是网络时代。上网搜索了一下,找到一篇《蟋蟀的住所和卵》,看它内容觉得应该是另一个翻译版本。仔细对照了一下,发觉意思相去甚远,不变的是“九寸深”:

“蟋蟀的洞穴一般都挖在朝阳的斜坡上的草丛中。这样做的好处是洞穴外面的雨水可以迅速从斜坡流掉而不致直接灌进洞穴里去。洞穴的通道约一个手指头宽,整个深度至多有九寸。它的走向有时曲折有时笔直,尽量与地势的变化相适应。蟋蟀的洞穴口留有一簇草,这一是为洞穴挡雨,再者是为隐蔽洞口,以保护整个洞穴。每当四周静谧时,它们会在洞口的草丛中嬉戏。”

这多清楚!有利于排水的是“朝阳的斜坡”,和隧道没有关系——看来有些人翻译的作品实在不太让人放心,其译作也许和原文的本意相去甚远。“一指宽”这里也解释为“一个手指头宽”,明白了。剩下的问题就是“九寸”到底是多长?难道法布尔给出了一个数字恰好可以换算成中国的九寸?

因为每天都看翟华先生的博客《东方文化西方语》,知道他精通法文,所以马上就想到了去信请教。不知先生是否会帮助我解开这一疑惑?令人惊喜的是,翟华先生当天就回复了电邮:

陈老师,

您好!

谢谢来信和信任,想必您是老师吧。看了两段翻译,对比原文,觉得把两者结合翻译一下为好:

“蟋蟀的洞穴一般都挖在朝阳的斜坡上的草丛中,斜坡上的雨水可以迅速流走。洞穴是一条倾斜的隧道,其直径约一根手指头宽,整个深度至多有24厘米(约7.2寸)。它的走向有时曲折有时笔直,尽量与地势的变化相适应。蟋蟀的洞穴口留有一簇草,这一是为洞穴挡雨,再者是为隐蔽洞口。蟋蟀出来吃周围的嫩草,决不去碰这一丛草。隧道的入口是平缓的坡,经仔细收拾清扫,成为蟋蟀的活动平台。每当四周静谧时,它们会在在洞口的这个平台上嘶鸣。”

关于尺寸,一指宽没有问题,深度在原文中使用了一个法语旧制pan,翻译成寸也不错,相当于24cm, 相当于中国的7.2寸。关于雨水,在斜坡上易于流去,而不是在倾斜的洞穴内。

过两天有时间把这段整理一下写一段小文,请告前者小学课本的具体出版年份、出版社、页码,若能扫描该页更好。

不知有否帮助,匆匆

祝好!

翟华上

答案清晰明了,问题得到了解决:蟋蟀的“隧道”和排水没有任何关系;宽度明确为“约一根手指头宽”;长度是九法寸而不是九寸,折合约24厘米,相当于中国的7.2寸。OK了!

翟华先生:

非常感谢您的回复!

《蟋蟀的住宅》一文出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语文课本四年级上册的第7课,这里有电子课本的链接:
http://www.pep.com.cn/xiaoyu/jiaoshi/tbjxzy/kbjiaocai/xy4s/

“一根手指头宽”也许是法布尔的原意吧?不过我怀疑这和我们汉语中的“一指宽”是不是一个意思。在我的印象中,“一指”是指食指的一个指节的长度,大约2厘米多、不到一寸——很有可能这是我记忆有误。如果“一指宽”在汉语中意思很明确,那这儿就没有问题了。

看来“九寸深”显然是指法国的“寸”,那么这两篇译文都译错了。

我在一些论坛上见到许多老师在争论“倾斜的隧道”是怎么样有利于排水的,而且还有探讨倾斜方向的。现在我清楚了,有利于排水的是“朝阳的斜坡”——这很好理解也无需争论。也许原文中根本没有出现“倾斜的隧道”一词吧?

也许,许多关于国外作品的争论,只要找来原文一看,便会发觉原来根本就没问题?

都是翻译惹的祸?不见得。课文的编者显然脱不了干系。你编者怎么没有想到?你大人不弄懂还指望小学生弄懂?

哈哈,先生你猜错了,我可不是老师,而且也不是学文的。小儿辛苦,背课文时结结巴巴。于是我想从根源上帮助他一下——我帮你把课文讲解清楚、弄懂弄透,你再背起来总要容易些了吧?没想到这课文编写得我也看不懂!而且这种情况似乎还很严重,不是一篇两篇的事情。得,我管不了课本我还管不了自家的孩子?自己动手,丰衣足食。花点时间把语文课本上的毛病、差错找些出来,再设法查明原因,弄明白了再让小孩学。不然,从小就被“三聚氰胺”毒害了,长大还有指望?

啰嗦了一大通,让您见笑了。等我哪天把这些“备课笔记”整理好了放在博客上,再请先生来看看——对,就叫“非专业教师的备课笔记”好了。

再次感谢您的帮助!

欢歌笑语

(翟华老师的回复:)

原来您是一位认真的家长,您写好了备课笔记贴出后,到时我在博客转贴一下,我就不专门再写了。关于“一指宽”,我理解原文指的是洞穴的直径如食指,与指节长度概念无关。关于倾斜的隧道,我理解原文中有三个不同的倾斜概念,一是草地斜坡本身,二是蟋蟀隧道整体走向的倾斜,三是指隧道本身有时弯弯曲曲的斜。关于“寸”,我觉得翻译成“寸”,对应原文法语度量长度的旧制,未尝不可,只是这里的寸是中国寸,长度不到9寸,而是7寸多一点。

祝好!


于是,我明白了法布尔在这篇作品中表达的真正意思。
于是,我下了决心开始整理、写作自己的“一个非专业教师的备课笔记”。
谢谢翟华老师!

点击此处查看原文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