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今日感慨:向日本呈现平常的中国

2014-12-09 09:00阅读:4,434
很多日本朋友所知道的中国是传统文化意义上的中国,很多人所阅读到的中国是日本媒体上的中国,甚至很多人所以为的中国是很多“厌华”书籍里面的中国,很有一些人感受的中国是一个对于日本构成经济与军事压力的中国,当然也有很多日本人知道中国是一个在历史观上与日本人有很大距离的中国。这些了解都是有一定意义的,但是又是有一定偏见的。而本书(日文版的《日子里的中国》)则着眼于向大家呈现一个过去20年零点民意测验与社会调查数据中,由普通老百姓的日常观察、日常生活、日常感受与日常变动数据所构成的中国图景:普通中国民众如何看待政策、社区与人际关系、环境与生态、消费与媒体、家庭婚姻与情感、教育与医疗、世界上的国家形象与全世界的旅行经历。

在日常生活意义上的中国,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有很多与日本不一样的地方:中国的经济变化更快、年轻人的社会影响力更大、创业与网络是更有影响力的事物、政府管更多的事情并对公众生活构成更大的影响、考公务员与去国有企业工作更有吸引力、留学的年龄更小、一般人更早买房、父母对孩子的很多方面更有施加压力的可能。因为中国的社会发展特色,因此环境问题引起的重视度更大,社会保障与养老问题引起更大的担忧、教育与社会需要匹配的问题引起的批评更多、对于腐败问题的不满也更高。尽管如此,中国人对于生活未来的乐观度也更高,而年轻人为实现这样的预期而进行创新奋斗的动力也更强。

在某种程度上,中国人的这种生活场景表明他们与日本人有很多的一致性:非常努力地获得更好的生活,对于政府有期望但更多地依赖
个人的奋斗;同时,中国人的生活场景与日本人有很大的不同:个人创业与创造的空间感更大,个人生活历练的半径也更大,很多中国人思考问题的半径会更大。那些与日本人没有交集的中国人,对于日本人有一种本能的基于历史情感的不安,而那些与日本人有交往的中国人,对于日本人的敬业精神、精细态度与诚信表现给予很高的评价。这种一般刻板印象与个人直接认识中的差别也存在于很多日本人对中国人的认识中,因此我们需要给予彼此更多的日常信息与基于日常信息的观察与分享,这样我们才会较少妖魔化彼此的可能。这是本书的最大的价值所在,也是我们希望带给日本读者的一种诚意,一种普通中国人的坦诚的表露,同时也带去我们对于普通日本人友好的祝愿与邀约。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