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沈阳地区地质概况

2008-05-18 19:53阅读:1,921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地震了,偶然得到一篇介绍沈阳的地质概况和历史地震情况的文章,现将部分内容摘录。
------------------------------------------------------------
阳地区
属于阴山复杂构造带的东延部分,为新华夏系的一个Ⅰ级隆起带(辽东半岛)与一个Ⅰ级沉降带(松辽平原)的交接地带。在沈阳市区东南,大致与浑河河谷方向相一致,有一较大的浑河断裂,将本区分成东部的辽东台背斜与西部的下辽河断陷两个构造单元。
沈阳地震台
位于沈阳地区更次一级构造单元——沈阳块状隆起上,浑河断裂北6.5km处。浑河断裂在沈阳地区横切沈阳块状古隆起,其西端于沈阳市苏家屯区西南与营口-佟二堡断裂相接;向东沿浑河谷经抚顺、清原一直往北东至北东东方向延伸。浑河断裂是一个具有长期活动历史而且具有多旋回构造运动特征的活动性深大断裂。该断裂实际上是由几条平行延展的以压为主兼具扭性断裂组成的断裂带。在沈阳,其两侧垂直差异性运动明显,东部相对西部上升了120m。沈阳地区地震活动大部份发生在浑河断裂附近。浑河断裂影响和控制沈阳地区的构造格局。沈阳西北侧发育的新城子—王纲堡断裂和永乐—清水台断裂,向北与铁岭—开原断裂相连,为郯庐断裂北延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沿断裂发生多次5级左右地震,为沈阳地区的主要地震构造。
在沈阳地震台台址0.25km2范围内,小断层与节理裂隙还是比较发育的,不过规模小,等级、序次低。从露头素描
及节理裂隙统计可知,小断层及节理裂隙的走向以北东和北西两组方向最发育。从节理裂隙走向玫瑰花图分析,台站局部上受南北挤压应力场作用。

沈阳地区出露地层,东部为前震旦系片麻岩与震旦系石英岩、灰岩、板岩等。同时有火成岩侵入体,西部主要为第四系沉积,其下覆有第三系地层。第四系沉积沿断裂两侧有明显差异。表层一般厚度0.2m~6.5m,为人工填土和粘土类,其下为砂卵砾石层。从十万分之一《沈阳地区基岩地质图》上看,前震旦系、震旦亚界和上侏罗统主要分布在区域的北部和东部,古生界分布于浑河断裂东南和西南局部地区,第三系在区域上广泛分布。
据历史文献记载,1765年3月15日在距台站15km的沈阳市故宫附近,发生过一次5级地震。20世纪70年代以来,台站每年可记录到本市境内发生的3级以下地震10余次。

台址情况
沈阳地震台台址北依天柱山,海拔高80.41m,南坡地势陡峭,坡度大于50°,台址院内基本平坦,从山脚向南缓慢倾斜。台基为前震旦系(AnZ)鞍山群混合花岗岩,在该地区大面积出露,比较完整。在台址南6.5km处有活动性深大断裂-浑河断裂通过。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