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存:《陈锦:老当益壮奋战在技术研发一线》刊发于《重庆科技报》2022年8月4日

2022-08-05 21:30阅读:34
存:《陈锦:老当益壮奋战在技术研发一线》刊发于《重庆科技报》2022年8月4日X

陈锦的科技情结
文/石子
2019年,已经63岁的陈锦,功成名就,应该颐养天年享受晚年幸福生活了,但是,他的人生再一次做了重要选择。这一年,他应邀到璧山创业,组建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担任董事长。
这次选择的重要,在于他选择了一个难题——科技成果转化,稍不留意,就会给灿烂人生带来灰暗的结局。公开资料显示,我国大学的科技成果转化成功率极低。而他却要直面这个难题了。人生经验告诉他,面对困难,需要大胆尝试,大胆闯。通过反复调研和分析,他总结了大学科技成果转化的两个共性问题:一是科技项目成果转化成功率太低,很少人愿意拿自己的前途去换这个不确定的项目;二是大学老师对企业和市场缺乏研究与了解,在市场对接方面有很大问题。担任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董事长后,他针对这两个问题,确定了研究院公司“金蛋孵金鸡、老树发新枝、真经真修炼”的定位,依靠价值链、利益链、科技链、金融链、人才链“五大链条”有机耦合,着力打通科技产业化最后一公里,将研究院公司办成生成一群高新技术企业的企业。
三年时间下来,研究院公司通过建立“筛选引入、论证评估、组建模拟公司、成立新企业、中试制造、产品推向市场”的流程管道,在国内率先探索科技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的“直通车”模式。研究院与20多所高校,30多个实验室,50多家单位组织达成合作关系,基本建成科技成果上游供应链。已孵化落地半
导体、新材料、先进制造等领域的15家高技术企业。孵化公司中1家获批建设重庆市新型研发机构,4家获批重庆博士后工作站。已打造电子类综合性共享中试平台,填补了国内电子产品领域缺乏小批量中间性共享试验生产线的空白。包含2条中试共享生产线,6个专业中试平台,9个研发实验室。各孵化公司处于立项研发产品数10项,样机开发产品数27项,中试熟化产品数15项,3家企业产品产值超过1000万。其中“纳米银柔性显示”项目的生产线还没有建设,就已经签订了上亿订单。
陈锦是四川广安人,读大学选择的是航空专业。他说,人生的每一次选择,他都选择了国家最需要和最难的科技行业。他一直就有一种不服输、不畏困难的精神。他小学只读了3年就顺利过渡到初中,而且成绩排名前茅。1977年,作为恢复高考的第一届考生,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西北工业大学材料科学专业。其实那个时候,21岁的他已经是乡镇的党委副书记。领导同意他参加高考时,离高考开考只有几天的时间。填报志愿的时候,他就只填了一个航空专业,因为航空在当时是青年向往的工作领域,他觉得应该挑战一下。毕业后,他放弃留校任教的机会,到420厂也就是现在的中航成发集团做基层技术员,一做就是五年。他最先接触的就是最先进的离子注入技术。那时,国内离子注入技术还处于初步阶段,离子注入设备只能靠自主研发、生产,条件非常艰苦,在研发最紧张的半年时间里,他甚至把家搬到办公室,每天吃住都在那里。1987年,在离子注入技术第一阶段研发结束后,他发现自己在专业方面知识还有些欠缺,于是就去报考了北京航空学院也就是现在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研究生,继续学习。他原先学的是材料科学专业,但是在当时,通过大量调研分析,我国首次提出,飞机发动机轴承的损坏,主要原因并不是磨损,而是材料表面和氯离子化学作用造成的腐蚀。这属于电化学范畴,不是他学的材料科学。于是,在研究生期间,他不得不又开始学习大学本科化学的课程。增加了新的学习范畴,他学习的压力很大,几乎天天泡在实验室、教室和图书馆里。1990年,他毕业回到了成发集团,多次破格评职称,1993年被中航工业总公司授予“突出贡献专家称号”,并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
从事技术研发,是他一直的心愿。所以,虽然他本科一毕业就分到单位的组织部,但他多次提出要搞技术工作,最终夙愿得尝。上世纪90年代末期,四川省要选择懂技术的人才到各个市当副市长,分管科技。当时组织就找到他。经过深思熟虑,他毅然放弃了这个机会。他觉得,自己更热爱技术,攻克一个个技术难关更让他很兴奋。在成发集团工作期间,他曾担任国家大型飞机多种型号航空发动机现场总指挥,完成发动机零部件研制、试验、装配、地面试车、试飞。他还带队组织攻关国际航空发动机及燃气轮机零部件制造技术,让成发集团2012年获评英国罗罗公司全球最佳供应商,2012-2014美国GE最佳供应商,2012-2015连续四年成为霍尼韦尔全球最佳供应商。他也在2016年获得了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陈锦说,决定来璧山不是一时兴起,璧山对人才的呵护和关心,让他工作起来没有后顾之忧,这坚定了他在璧山干一番事业的决心。他的妻子患有糖尿病,需要长期吃药维持,区委组织部得知这一情况后,为她配备了专业的医疗团队,专家全程一对一指导怎么控糖,具体到下一顿吃些什么,不能吃什么……他选择璧山,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璧山是一座充满活力的城市,产业基础雄厚、营商环境优越,有一流的自然环境、生活环境和工作环境,是一片干事创业的沃土。因此,年过6旬的陈锦,在单位总是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开;总是第一个投入到工作中,最后一个吃饭;人生时刻充满激情,老当益壮。这三年,重庆高新技术产业研究院打造了科研、实验、生产条件优越的产业生态环境,风景如画的自然生态环境,生活配套便利的民生生态环境,让人才“近者悦、远者来”。同时,还建设了科技成果的“蓄水池”,为科技成果产业化提供优质的“科研+孵化+推广+迭代”全生命周期培育服务,一些优质科技专利成果落地璧山,实现人才集聚、技术集聚和企业集聚。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