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大安法师:为什么诸大菩萨发愿求生极乐世界?

2025-04-10 17:13阅读:6,099
大安法师:为什么诸大菩萨发愿求生极乐世界?
——入正定聚,速疾成佛!


“入正定聚,速疾成佛”。这是指往生到极乐世界得到的利益,这个利益也是惊心动魄的。一往生到西方极乐世界就入到大乘正定聚,这种利益是源自于阿弥陀佛的第十一愿——入正定,直趣大乘的涅槃。






入正定聚,在通途的佛法当中的名称是阿鞞跋致菩萨,有的翻译叫阿惟越致,不退转的意思。不退转是什么样的阶位呢?在大乘佛法当中,不退转属于圆教初住位。十信位都是有进有退的,都是轻毛菩萨,轻毛,就内凡、外凡都有退转。圆教初住菩萨的水平就相当于善财童子在德云比丘座下所证到的那个位次。圆教初住,我们从《华严经》看到,圆教初住就有能力在一百个三千大千世界示现作佛。所以,“初发心时即成正觉。”“初发心住”就是圆教初住,就是成佛,即成无上正等正觉。所以,阿惟越致,如果靠自力在这个世间修行,动经无量劫,我们都难以达到这个位次。




所以,龙树菩萨很直接说,阿惟越致的这种地位和德能,想获得这个是甚难——“久乃可得”,动经无量劫才能得到这个。所以他在《十住毗婆沙论》里面,专门就是在第九品谈两种道——难行道和易行道问题。难行道和易行道,就是对一代时教的这种法门作了一个判释。难行道是靠自力,靠自力去证得阿惟越致。自力就像陆路步行则苦,就是到达那个目标,要靠行走——步行,这里是千山万水,荆棘沙漠。这是靠自力,就很辛苦。还有一种就是易行道。易行道就是靠佛力,比喻为“水道乘船则乐”。是有水道,有一条船,挂起风帆,而且顺风扬帆,快速地到达目的地,很快乐。






易行道,从哪里下手?以信方便,称念佛名。十方
诸佛建立名号都有甚深的功德。一个行人,想得阿惟越致,就通过称念佛的名号,证入阿惟越致。当然在《十住毗婆沙论》里面,《易行品》是列出了十方诸佛的一些名号,但里面是特别标举了阿弥陀佛的名号。但这里,我们看到,昙鸾大师对龙树菩萨的易行道的一个发挥。龙树菩萨只是说,是在这个世间称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得名号功德的加持,得阿惟越致。但昙鸾大师在《往生论注》里面谈到在这个世间得阿惟越致的五种困难之后,对易行道有一个创造性的,但是非常符合阿弥陀佛愿力的发挥,就是“易行道者,但以信佛因缘,愿生净土,乘佛愿力,便得往生彼清净土。佛力住持,即入大乘正定聚”。






从这段来看,它就不一样了。不是在此娑婆世界得阿惟越致,而是说,由于一个净业行人相信阿弥陀佛的愿力,发愿求生西方净土,乘托阿弥陀佛愿力,就往生到极乐莲邦。到了极乐世界,是由于阿弥陀佛的大愿力量的住持,进入大乘正定聚,成为阿惟越致菩萨。所以,是在彼土——极乐净土成为阿惟越致菩萨,这个是非常符合阿弥陀佛的愿力的。所以这就是“入正定聚”。






入到正定聚,哪怕是业力凡夫往生,横超往生到极乐世界的凡圣同居土,都能够跟诸上善人俱会一处。与诸上善人俱会一处,说明是圆证三不退。有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尤其是念不退,就是每个念头都跟一切种智——萨婆若海相应,一切念头随智慧行。这个境界,是不可思议的。你想想,我们这个世间的自己的念头是跟什么相应?






就在这个念不退当中顿然可以超越四十一位阶位,得一生补处位,乃至快速地圆成佛果。所以极乐世界的那种成佛的圆顿,不是说非得要经过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到等觉这个位次,它可以超越。一超直入如来地,速疾成佛。所以,净土法门是大乘行人快速成就佛果的法门,比喻为捷径,有时称为径中之又径。






知道顿然成佛的这么一个不可思议的顿法,我们才会理解,为什么善财童子以等觉菩萨的身分,要求生西方极乐世界。文殊、普贤这两位大菩萨示现也是求生极乐世界。善财童子示现一生成佛的这个历程,乃至于华藏海会四十一位的法身大士,都一起地以听从普贤菩萨的劝导,以十大愿王导归极乐,最重要的就是能够快速成佛。如果他不导归极乐世界,以他们的修行最终也能成佛,但是时间漫长。












从通途的佛法来看,就是最后金刚慧断了最后一品微细的生相无明之后,还得要修相好。但是到了极乐世界,相好不需要你修了,你从莲华出来就是佛的样子了——三十二相、八十随形好。从莲华出来,就有佛的六种神通。以后在四十八愿来看,那个神通绝对不是声闻、缘觉和登地菩萨的神通,那都是无量的神通啊。他的天眼通可不是观察一个三千大千世界了,那是观察无量无边的三千大千世界;他要到他方世界去,马上分身散影,可以到无量无际的刹土去。那都是佛的境界能力,一切都给了往生者。






所以,“入正定聚,速疾成佛”,对于一切大乘行人是非常重要,有吸引力的。如果我们在此土来修行,这个修因证果的过程险象环生,很难快速成佛,中间会有很多的弯路,甚至退转。就是《华严经》所表达的,七地菩萨都有风险,都有可能契证偏真涅槃,还要十方诸佛来护念,摩顶加持,提醒他不要忘记自己因地的愿力,还要向前走。












因为到了七地,他已经觉得“上无诸佛可证,下无众生可度”的境界了。但虽然上无诸佛,还得要去求佛道;虽然无众生可度,还要炽然地去度众生,这就是大乘的中道的智慧在里面。就到了八地菩萨,无作妙用的时候,才能够任运地契入佛的果觉大海。到了佛的果觉大海,那才证到了海印三昧,一切的智慧、神通、善巧、相好光明,那都是一切无量。所以,我们要快速地成佛,以及成佛的过程当中不要有弯曲,就一定要至诚地求生西方极乐世界。






净土法门就是令九法界众生快速成佛的法门,非常不可思议!


善导大师观照轮回真相,便悲愍劝勉大众:幸得人身,幸闻佛法,尤其得闻稀有奇特之念佛法门,便当以如金刚般坚固的志愿,一心称名,求愿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此念佛法门乃横超三界生死之圆顿妙法,只要往生到极乐彼土,便能截断四种瀑流。


一者欲流,即吾人五根对五尘产生的五种欲望,像漩涡一样的湍急。二者有流,指上面色界与无色界的有漏烦恼。三者见流,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的见惑。四者无明流,即众生愚痴暗冥,有根本无明与枝末无明。信愿念佛,感通佛力,带业横超到极乐世界,任运伏断三界的见思惑、尘沙惑与无明惑。是故当至诚归命,合掌礼拜,求佛加被,圆满往生西方净土之愿。


——节选自《佛说无量寿经》述义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