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荆江:“九曲回肠”与“九穴十三口”|在古老的大河边寻觅

2020-08-20 20:12阅读:
荆江“九曲回肠”与“九穴十三口”|在古老的大河边寻觅 长江“九曲回肠”段之古老荆江
人们习惯称谓之荆江,其区段为湖北枝城至湖南岳阳城陵矶。
因江汉平原地势比较低,历史上荆江段河床的摆动幅度大,河道弯曲异常,洪水期江水常常冲毁河堤酿成灾害,故素有“万里长江,险在荆江”之说。
每年汛期,长江和汉江洪水进入云梦泽,大量泥沙也被带到了云梦泽,水流流速减缓,泥沙淤积。随着时间的推移,先淤出小的洲滩,再逐渐淤出大的洲滩。
荆江“九曲回肠”与“九穴十三口”|在古老的大河边寻觅 荆江河段
自春秋战国以来,开始逐步垦殖开发。东晋永和年间,人们为了保护已开垦出的土地不被洪水淹没,在今江陵县城南开始修筑堤防。到南朝时期,洲滩围垦日多,使得云梦泽的水面面积锐减,逼使荆江河段水位抬升,江水自城陵矶开始倒灌入洞庭湖,从此,洞庭湖进入了发展与扩大阶段。
荆江“九曲回肠”与“九穴十三口”|在古老的大河边寻觅
荆江与荆州古城
宋代,荆江两岸赖有“九穴十三口”分泄江流。“北岸凡五穴六口,南岸凡四穴七口',通江的大小湖群的水面总面积仍在1万平方公里以上。《湖北通志》记载:“荆江九穴十三口分泄江流,宋以前诸穴皆通,故江患甚少”。
荆江九穴即采穴、杨林穴、宋穴、调弦穴、獐卜穴、郝穴、小岳穴、里社穴、赤剥穴;十三口为虎渡口、油河口、柳子口、罗堰口、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调弦口等。
荆江“九曲回肠”与“九穴十三口”|在古老的大河边寻觅 荆江河段
至元、明之后,江北穴口相继堵塞,荆北大堤上下连接,南岸仅有太平口和调弦口分泄于洞庭湖。清咸丰十年(1860年)藕池决口成河。清同治九年(1870年)松滋决口成河,分流入洞庭湖,从此形成近代荆江南岸通过四口(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向洞庭湖分流的格局。
1958年,调弦口筑坝断流。现只剩下松滋、太平、藕池三口分流。
荆江“九曲回肠”,形成年代久远。若从河流学角度论,荆江是历史时期长江河床演变最为典型的河段。其中,上荆江由于河床构造运动与流向一致,河流的纵向流速增强,河岸沉积物胶结程度也较紧密,故相对比较稳定。
下荆江呢,河水流向与河床构造运动呈垂直相交,横向环流的冲刷作用显著,河岸沉积物也比较松散,易被流水掏空,因而在历史时期逐渐发育成为典型的“自由河曲”,即蜿蜒性河道。其曲折系数达到2一3.57,便弯弯曲曲了。该河段曲折率在我国蜿蜒性河道中居首位。而其中的孙良洲弯道河道长度为20余里,直线距离不到1里,曲折率却高达25度。
这个位置极特殊也挺有趣:若在孙良洲河弯最窄处的一侧作个对比,一是人步行,一是乘轮船同时向另一侧迸发,步行者到达后可从容吃一顿饭,轮船才姗姗来到。
荆江“九曲回肠”与“九穴十三口”|在古老的大河边寻觅 荆江:九曲回肠
尚在九穴十三口分流洪水的年代,九穴十三口因泥沙淤塞,眼见分流作用越来越小,人们索性先后堵口筑堤,进一步扩大了耕地面积。明嘉靖年间,最后一个位于北岸的'郝穴'被封堵,至此,形成了连成一线的荆江大堤,也形成了单一的荆江河槽和广阔富庶的江汉平原,云梦泽彻底消亡。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