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生活中的财商:职业规划与管理/事业发展的“四个药方”

2024-11-13 15:27阅读:12
十一、职业规划与管理
职业规划是指:个人根据自身的兴趣和特点,将自己定位在一个最能发挥自己长处的位置,选择最适合自己能力的事业。即针对个人职业选择的主观和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和测定,确定个人的奋斗目标并努力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其中职业定位是决定事业成败最关键的一步,同时也是事业发展的起点。
那么,什么又是事业呢?官场上的成功是否是一种事业?但很多人因贪污腐败,结果弄的身败名裂。成为名星是否是一种事业?但很多名星连自己的一点点隐私都没有,将自己的亲朋好友都卷进无休的绯闻中。办企业是否是一种事业,但有人愿意放弃所得退出商海。路边水果摊的小贩算不算有了事业?一个捡废品的老人收养几十个孤儿,算不算是一种事业?一个人游遍世界,写写游记算不算事业?小偷终生偷窃,如果不曾东窗事发,他有百万家资,能否也算一种事业?稳定的收入及退休后的丰厚福利就是否就是事业?钱越多的人事业是否就越大?
《易经》有云,举而措之天下之民,谓之事业。由此看来,事业是人们所从事的,具有一定目标、规模和系统的对社会发展有影响的经常活动。像现在随便开个公司赚点钱,那只能算作职业。真正的事业,是为'天下之民’的利益干的,否则都是职业而已。简单地说,就是做了自己喜欢的事情,却又帮助了他人,这就是事业。具体表现就是,最大限度发挥自己的特长,同时为大家服务为社会谋福利
,履行了社会责任,具有奉献精神。不一定是赚钱但一定是乐趣。
事业实现的条件:一是专注、坚持、勤奋、毅力、恒心是做事业的基本。二是成就多大的事业依赖于立下多大的志向;视野的高度与长度,决定事业的大小。三是宽大、正直、宽容、包容是事业成败的最主要因素 。四是事业则具有目标性、经常性、持续性和长期性,需要积极主动的去做,要坚持下去,其前提自然是对这项活动要很有兴趣,感觉到它非常有意义和有价值,其成就感主要体现于精神层面。
目前毕业生求职的种种困惑有:我找什么工作呢? 我是女生,没有单位喜欢招聘,怎么办? 浙江工商大学非“985”、“211”!!! 我的本科专业不是会计学专业,好尴尬! 我的本科是三本,好无奈! 招聘单位喜欢本科生,我咋办? 招聘单位喜欢“985”“211”研究生,我咋办? 工资待遇低,自己心里不平衡! 同学找的单位比我好,我好难受!
目前青年人工作的种种困惑有:跳槽还是不跳槽? 现在单位给我的未来希望在哪里? 更换什么行业?更换什么岗位? 不喜欢现在的工作,却又不知道找什么工作好? 不知道是否值得为某个培训或文凭付出高昂的金钱和时间的代价?想继续现在的职业方向,却不知道怎样突破职业发展的瓶颈?想创业,但不知道自己是否适合创业,创业做什么成功的可能性大?
有目标的人才能抗拒短期的诱惑,有目标的人坚定朝着自己的方向前进,有目标的人才会感觉充实。每个人只有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才能取得最大的成功,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做到极致,最容易成功。很多时候,失败的人不代表没有能力,而是角色定位的失败。个人生涯规划正是对个人角色的有效定位的方式。
确立目标需要考虑的因素:个人自身因素(性格、特长、技能);所在组织所提供的发展条件的因素;社会环境所给与的支持和制约因素。我能做什么?社会需要什么?
影响工资高低的决定因素:行业利润率 ;地理位置(地域);所在公司的盈利能力及竞争水平 ;岗位贡献度与稀缺性;个人竞争力。
职业生涯管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每个人的自我职业生涯管理,二是企事业单位对职员的职业生涯管理。职业生涯管理不仅仅只是自己的管理,单位对人员的职业生涯管理举足轻重,必不可少。两者之间,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职业生涯自我管理,自己要明确三个基本问题:我是谁?我想做什么?我能做什么?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职业成功观;客观剖析自我状况,正确认识自身优劣势。明确自己要想往哪个方向发展,根据自己的理想、价值和兴趣,确立目标取向;明确自己能往哪个方向发展,根据自己的学历、技能、性格、情商等优势,确立能力取向;明确自己可以往哪个方向发展,根据单位环境、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确立机会取向。实现“一专多能”,成为“复合型人才”职业生涯自我管理的基本方向。
职业道路与路径的选择,体现在不同行业之间的选择;同一行业内不同单位的选择;同一单位内不同层级的递增;同一单位内不同岗位的选择;不同地域的选择;不同年龄发展阶段的选择。
1、不同行业之间的选择
在机关、事业单位、学校、会计师事务所、银行、国有企业、民营企业之间进行比较选择,形成各自的跳槽轨迹。这类选择,跨度较大,需要有极强的适应能力,而且每次选择后,都是要从新开始。
2、同一行业内不同单位的选择
分别在房地产、制药、商业、酒店饭店、农业、机械、汽车、电子、网络等行业内,选择不同的单位,从事专一的内部审计工作。由于对该行业越来越熟悉,并能随时跟进该行业环境变化,审计人的专业水平会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
3、同一单位内不同层级的递增
在同一个单位内部,从审计员、项目经理、部门经理到首席审计官(总审计师) ,职位不断变化,在技术能力不断提升的同时,管理能力也在不断提高。
4、同一单位内不同岗位的选择
在同一个单位内部,由于轮岗制度的需要,不得不在会计、财务、管理和审计岗位之间,交替更换。
5、不同地域的选择
首先考虑是在国内工作还是在国外工作;其次考虑在“北上广”工作,还是在省会城市工作,还是在地级市或者县级市工作;是在我国的东部地区工作,还是在中部地区或者西部地区工作。这里面要考虑的因素有:工资高低、福利待遇、发展空间、空气质量、水质优劣、工作节奏、生活成本以及个人自由度等等方面。
6、不同年龄发展阶段的选择
20岁—30岁之间属于而立之年,注重角色定位30岁—40岁之间属于不惑之年,注重打好事业基础 40岁—50岁之间属于天命之年,真正事业发展的辉煌时期;50岁—60岁之间属于耳顺之年,事业发展可能呈现出或上升或平滑或下降的趋势。在每个年龄段,明确自己的定位,做每个年龄段应该做的事情。
十二、事业发展的“四个药方”
胡适先生在谈到大学生毕业之后的两个堕落危险:1、求知欲冷容易抛弃学生时代求知识的欲望,到了实际社会里,往往所用非所学,所学全无用处,往往可以完全用不着学问,而一样可以胡乱混饭吃,混官做。在这种环境里,即使向来抱有求知识求学问的决心的人,也不免心灰意冷,把求知的欲望渐渐冷淡下去。2、理想破灭容易抛弃学生时代理想的人生追求。少年人初次与冷酷的社会接触,容易感觉理想与事实相去太远,容易发生悲观和失望。多年怀抱的人生理想、改造的热诚、奋斗的勇气,到此时侯,好像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渺小的个人在那强烈的社会炉火里,往往经不起长时期的烤练就融化了,一点高尚的理想不久就幻灭了。
怎么办呢?胡适先生给出了四个药方:
1、“问题丹”。就是说,每个人离开学校,总得带着一两个麻烦而有趣味的问题在身边做伴,这是入世的第一要紧的救命宝丹。问题是一切知识学问的来源,活的学问、活的知识,都是为了解答实际上的困难或理论上的困难而得来的。年轻入世的时候,总得有一个两个不大容易解决的问题在脑子里,时时向你挑战,时时笑你不能对付它,不能奈何它,时时引诱你去想它。只要你有问题跟着你,你就不会懒惰了,你就会继续有知识上的长进了。
2、“兴趣散”。就是说,每个人进入社会,总得多发展一点专门职业以外的兴趣——“业余”的兴趣。一个人应该有他的职业,又应该有他的非职业的玩意儿,不是为吃饭而是心里喜欢做的,用闲暇时间做的——这种非职业的玩意儿,可以使他的生活更有趣、更快乐、更有意思。有时候,一个人的业余活动也许比他的职业还更重要。
3、“信心汤”。人在任何时候,总得有一点信心。我们生存的这个年头,看见的、听见的,往往都是可以叫我们悲观、失望的——有时候竟可以叫我们伤心,叫我们发疯。这个时代,正是我们要培养我们的信心的时候,没有信心,我们真要发狂自杀了。我们的信心只有一句话“努力不会白费”,没有一点儿努力是没有结果的。古人说“信心可以移山”,又说“功不唐捐”(唐是空的意思),还说“只要工夫深,生铁磨成绣花针”。
4、“责己丸”。后来有的学生找不到工作就质疑胡适的三个药方不管用,胡适又提出了第四个药方。他说,拿了文凭而找不着工作的人们,应该要自己反省,不可专责备别人,更不必责备社会。社会需要的是人才,是本事,是学问,而我自己究竟是不是人才,有没有本领?“毕了业就失业”的人们怎样才可以救援自己呢?没有别的法子,只有格外努力自己多学一点可靠的本事。二十多岁的青年,若能自己勉力,没有不能长进的。这个社会是最缺乏人才又是需要人才的。一点点的努力往往就有十倍百倍的奖励,一分的成绩往往可以得着十分百分的虚声。没有工作机会的人,只有格外努力训练自己可以希望得着工作,有工作机会的人而嫌待遇太薄、地位太低的人,也只有格外努力工作可以靠成绩来抬高他的地位。只有责己是生路,因为只有自己的努力最靠得住。
学,非所用;用,非所学。学以致用,学无常师。边干边学、边学边干。在干中学、在学中干。活到老,干到老,学到老。生命不息,战斗不止。人不是具备了这种能力才干这项工作,而是做了这项工作才实现了这种能力。不断追求自己的事业增长点,这才是硬道理。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
打开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