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博客

记录:《重庆科技报》2025年4月15日刊发散文《绿色吴滩春意浓》收藏存谢。

2025-04-21 17:14阅读:12
记录:《重庆科技报》2025年4月15日刊发散文《绿色吴滩春意浓》收藏存谢。

绿色吴滩春意浓



本文字数:1293
  施迎合
  吴滩,地处江津区西北边缘,与永川区和璧山区接壤,是津、永、璧三边的贸易中心。据史料记载:东汉时期,吴滩境内的梅江河、箭梁河和清溪河一带,人口聚居,逐渐形成村落,距今已有上千年历史。建场前方圆几里内一片荒芜,人称“芜滩”,明代建场后,以“芜滩”谐音为吴滩,故得此名。
  吴滩的绿色田园是绝对值得一看的。这缘于吴滩雨量充沛,夏长冬短,四季分明,无霜期长,是适宜各种作物生长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然而以前的吴滩却没有田畴绿野、花团锦簇、瓜果飘香的自然景致。据民国本《江津县志》载:“明末清初,乡境迭遭匪乱、兵祸、天灾,加上疫病流行,几至人烟断绝,田园荒芜,有可耕之田,而无耕田之人。”康熙初年,始从湖广等地移民于此,从事农耕,迄今已有三百余年。经过百余年发展和变化,现吴滩经济已颇具规模,尤以绿色蔬菜产业引人瞩目。
  近年来,吴滩以“公司+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发展模式,高起点、高标准建设蔬菜基地,积极引进天罡星农业、帝朗农业、圣垦农业等龙头企业和28家种植大户,组建成7个蔬菜专业合作社,以发展大棚蔬菜、特色蔬菜和农副产品深加工项目,推进全镇蔬菜产业向特色效益型发展,带动当地农民增收致富,成为重庆市无公害蔬菜产业发展重点镇,并取得生姜等9个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认证,现全镇无公害优质蔬菜种植面积达23000亩。除此之外,吴滩的畜禽养殖也独具一格。“绿色养殖”“生态养殖”和“种养结合”的新型生态立体农业模式,形成了“猪(禽)—沼—菜(果)”种养结合的生态循环养殖模式,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是津北片区优质生猪繁殖选育和供精基地,
被江津区政府批准为“现代畜牧业示范区”和“富硒畜禽养殖示范园”。
  饱览着绿油油的田园春色,呼吸着新鲜的乡野气息悠然自得地走着。蓦然间,一片碧翠的桑树摇曳而来。枝条上挂满一颗颗桑葚,透着一抹抹紫红,让我想起五月乡村酿制的女儿红,脚步也随之踉踉跄跄。问随行的当地农人,方知蚕桑产业也为吴滩一绝,有着悠久的历史。栽桑养蚕,在我国已有5000多年历史,鼎盛时期的唐朝“丝绸之路”横贯亚欧。吴滩地区的养蚕业源自东汉,如《诗经·七月》中写道“蚕月条桑”。自1985年江津区蚕种场入驻以来,现今桑园面积达6000多亩,一年四季养蚕,年蚕种发放量最高达7000多张,产茧15万千克上下,年产值3500万元左右,蚕农人均养蚕收入1500元以上,是江津区最大的蚕桑基地,其中邢村和花厅村被评为重庆市“千担村”。
  吴滩的乡村生态美景远不止这些,沐着暖人的春风走在沁绿的沃野,一幅幅彩釉般的景致如同铺开的油画斑斓呈现。延绵起伏的山岗上、田地里,绿油油的蔬菜、花椒长势喜人;一棵棵、一行行经过改良嫁接的柑橘树像一柄柄撑开的绿色小伞,又像一朵朵飘逸的墨云;鱼塘里碧波清亮如镜,偶有欢快的鱼儿跳出水面,飞溅起一片片银色的浪花;排列整齐的生猪养殖场掩映在桃红李白的花海中,空气里竟然闻不到一点臭气,迎风飘散的是山村田园特有的清鲜气息,花朵袭人的芳香。吴滩盎然的春意就这样欢喜地呈现在我面前,让我如一只采花的蜂蝶,驻守在那绿波荡漾的花海里,淡忘了回家的路。
  (作者为重庆市散文学会理事)

留言板

下载客户端体验更佳,还能发布图片和表情~

亿万博主正在被热评!
999+

给此博文留言吧! 有机会上热评榜! 攒金币兑换礼品!

好的评论会让人崇拜发布评论

我的更多文章

下载客户端阅读体验更佳

APP专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