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特别困,仿佛总也睡不醒似的,除了爱睡觉,倒也没有其他不适,暂时不去管它。昨晚22:20就瞌睡了,躺床上听了一会手机,就用头巾盖住眼睛睡觉了,LG进卧室时我大概已经睡了一小觉,今天早上7点起床,前后也得有8小时的睡眠时间,是不是睡眠时间比青少年还长?今天中午1:15开始睡,睡到2:30,大中午的又睡了1个多小时,满打满算。睡醒了神清气爽,能睡也是福吧,看这种状态持续多久,就当春乏秋困,我落在秋困里吧。
下午起来看了毛利的《江南人的胃,至少两盘蔬菜打底》。自从拖推荐了这个公众号,我经常看,大概与我家的组合类似,女的江南人(上海郊区),男的福建人。不同的是人家女的码字为生,男的是家庭主男,在家带一儿一女。
毛利说到坡县的生活总是缺少两盘蔬菜,一盘是节气蔬菜,一盘是营养蔬菜,特别写到在坡县生活一个半月回到父母身边时,父亲炒的茭白炒三丝和草菇毛豆。也勾起我的乡愁。茭白没啥味,但江浙人都喜欢吃这个菜,与榨菜与肉丝一起炒就有了味道,白白的茭白仿佛江南人的皮肤白皙如脂。在我老家毛豆经常和雪里红一起炒,放点肉丝,毛豆的清香和雪里红的香咸相得益彰。夏天常见的豇豆我也特别有记忆,小时候夏天对爸爸的印象就是他从田里干完农活回来,肩上总是背着一把锄头,一只手抓着一大把豇豆,我和妹妹总会发出嫌弃的感慨:吃不完的豇豆啊。如今爸爸见不着了,新鲜的豇豆也见不着了。倒是妹妹她们一家,还能经常吃到大舅或村里亲朋送的自家种的无公害有机蔬菜。哪天我回去,我也几顿吃个饱,稀罕啊。
所以江南人的胃,不只是两盘蔬菜。上了50,我也得了这种上年纪才会有的病:思乡情,故土难离,没走的时候不觉得,走远点知道,故土一辈子都离不开。
下午起来看了毛利的《江南人的胃,至少两盘蔬菜打底》。自从拖推荐了这个公众号,我经常看,大概与我家的组合类似,女的江南人(上海郊区),男的福建人。不同的是人家女的码字为生,男的是家庭主男,在家带一儿一女。
毛利说到坡县的生活总是缺少两盘蔬菜,一盘是节气蔬菜,一盘是营养蔬菜,特别写到在坡县生活一个半月回到父母身边时,父亲炒的茭白炒三丝和草菇毛豆。也勾起我的乡愁。茭白没啥味,但江浙人都喜欢吃这个菜,与榨菜与肉丝一起炒就有了味道,白白的茭白仿佛江南人的皮肤白皙如脂。在我老家毛豆经常和雪里红一起炒,放点肉丝,毛豆的清香和雪里红的香咸相得益彰。夏天常见的豇豆我也特别有记忆,小时候夏天对爸爸的印象就是他从田里干完农活回来,肩上总是背着一把锄头,一只手抓着一大把豇豆,我和妹妹总会发出嫌弃的感慨:吃不完的豇豆啊。如今爸爸见不着了,新鲜的豇豆也见不着了。倒是妹妹她们一家,还能经常吃到大舅或村里亲朋送的自家种的无公害有机蔬菜。哪天我回去,我也几顿吃个饱,稀罕啊。
所以江南人的胃,不只是两盘蔬菜。上了50,我也得了这种上年纪才会有的病:思乡情,故土难离,没走的时候不觉得,走远点知道,故土一辈子都离不开。